.
當盧女士表態“做為政府的後盾”,如果這是在另外的一個時空,這一說就是幫自己的姿態做高,是在高位說話。
但是向外退一步看,徒勞?或許!但卻反向的標識了另外一個事實。
咱們無需在意這個事件所凸顯的“個人”風範適格與否,而是要看清所潛藏的,那就是一盤散沙下“各自為政”的表彰。
關稅,天災,這都不是個人的因果,而是國家所面對的變動。
而輿論所討論的,則是面對這個變動時,執政黨的對策行為是否適切?
在這個大前提下,對口所要拿出來的,就不是個人的姿態,而是政黨的姿態,這意思就是說,國民黨要拿出在野應對的姿態。
偏巧,這也就是事實,國民黨在今天只有“山頭”,沒有“領頭”!
既然是在這個情況下,國民黨理應經由山頭們的互相協商,決定一個共同的行動方案來應對執政黨的行為。
是在這句話之下,盧女士的行徑,恰好就標識出了“山頭各自為政”的事實。
或許,是因為盧女士一心一意的嚮往“主席”大位,進兒可以展望2028,所以積極的以行動來展示自己的“格調”和“優勢”,寄望藉由外部的“認同”來擴大自己的基本盤。
可笑的是,這個展望竟然將它放在了“42”的“堅若磐石”上面!
如果“武曌”的腦袋也是這麼“慈祥”,想來上陽宮就不是她終了之地!
而更要說葉赫那拉氏的話,咋說呢?
反正就是那句:“這是政黨,不是個人秀。”
川普可以個人秀橫著來,因為選舉制度和“金主”的遊戲規則不同,但別人不適合。
而盧女士如果無望整合國民黨,首先就沒條件坐上主席位子,而如果不能鞏固已經少於40的基本盤,就別去先指望擊破42的磐石。
名嘴可以另外解讀2028,但是國民黨的山頭必須自己先解讀“一盤散沙”,而如果“各自為政”就是必然之勢,那麼2024 也就可能是來日的經典!
至於42的代表人將是誰?
不論是誰,他都擁有42,因為那已經是在2024 驗證過的史實,是今天的磐石!
而即使是天災,天災的應對說的是“人”,而不是黨,但“磐石”,說的卻是黨,是國民黨正好已經日漸瓦解而缺失的部分,是盧女士今天正在幫忙貼上標籤的部分!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