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尼尼微(Nineveh),
2013/07/17 13:19
瀏覽1,907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尼尼微於前8世紀至前7世紀的亞述王辛那赫裏布(Sennacherib)最為繁榮,特別是亞述的國家圖書館的數千泥板文書,為古美索不達米亞史中極珍貴的資料。但于前612年伊朗高原強國米底和新崛起的新巴比倫王國聯合圍攻尼尼微,並成功攻陷尼尼微,前605年強盛一時的亞述帝國正式滅亡,尼尼微隨之沒落。

尼尼微(

Nineveh),西亞古城,新亞述帝國都城。位於底格裏斯河上游東岸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意為“上帝面前最偉大的城市”。其址位於伊拉克的北部,底格裏斯河的東岸,隔河與今天的摩蘇爾城相望。《聖經》中曾提到尼尼微城名:“耶和華必伸手攻擊北方,毀滅亞述,使尼尼微荒蕪,乾旱如曠野。”

 

 

尼尼微

尼尼微是古亞述帝國的都城和文化中心,以巨大的建築著稱。神廟和王宮規模雄偉。西元前606年被迦勒底人、波斯人和米堤亞聯軍攻陷時,化為廢墟。考古學家曾掘獲其巨大的王宮廢墟和亞述巴尼拔王統治時(西元前七世紀)的圖書館。薩爾貢王宮建在高約130的台基上,有二百十一間大廳和三十個庭院,飾以異獸巨石雕刻。圖書館保存有大量楔形文泥版文書,包括宗教銘文、文學作品和科學文獻

 

 

 

尼尼微周圍有周長 12 公里的城牆圍繞,城牆有些地方寬達 45 。古城共有 15 個城門,東部城牆最長,約 5 公里,有 6 門;南牆長 800 ,只有 1門;西牆長 4 公里,有 5 門;北牆長 2 公里,有 3 門。發掘後重建了北牆的冥王之門、月亮女神之門、富饒神之門;西牆的運水人之門;東牆的太陽神之門等。並在冥王之門旁建立了亞述博物館,陳列著許多出土文物和說明圖表,反映了近 4000 年前亞述帝國興衰的歷史。在庫雲吉克發掘出的森納謝裏卜的王宮,宮門前有兩尊帶翼公牛石像,猶如兩個威武的門衛。

 

門殿門廳等地裝飾有大理石浮雕,描繪了古亞述人征戰、狩獵、宴飲以及建築勞動等情景,造型生動、逼真。在庫雲吉克還發掘出土了西元前 7 世紀巴尼拔國王時期的圖書館和宮殿。圖書館內保存有 2 萬多片楔形文字泥版,包括宗教銘文、文學作品、科學文獻、歷史記載和法令文書等。宮殿宮牆浮雕中的受傷牡獅和獵獅的場面也是亞述藝術的傑出代表。

 

 

   

西元前2500年左右,尼尼微就形成了一座真正的城市,並成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文化中心之一。西元前8世紀,亞述王辛赫那裏布將都城由薩爾貢城遷到底格裏斯河左岸的尼尼微。作為帝國的首都,尼尼微一度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之一。

雖然繁花似錦,但在歷史文獻中,這座都城名聲一直都不怎麼好。亞述國王對在戰爭中不肯投降的戰敗國極其殘酷,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破城之後,亞述士兵殘酷地對待城裏的人們,火燒他們的房屋,搶走他們的財產,還擄走他們的妻子和兒女……所以在猶太人和其他民族的書籍典故中,尼尼微被稱為“血腥的獅穴”。

 

亞述的殘暴沒把人民嚇倒,反而激起了猛烈的反抗浪潮。首先是埃及獨立,緊跟著是腓尼基、敘利亞和新巴比倫。西元前612年,新巴比倫和米底聯軍攻入尼尼微。最後一代亞述帝王為不被生擒,縱身躍入火海。尼尼微在被洗劫一空後,又被付之一炬。就這樣,一代名城尼尼微和顯赫一時的軍事帝國亞述一起,從世界上消失了。

 

1843年,法國考古學家保羅-埃米爾·博塔發現了一座皇宮的遺跡,後來證實是亞述城市的一部分。艾倫·米勒德在他所著的《聖經時代的珍寶》一書中解釋說:“這座皇宮證實屬於亞述王薩爾貢所有之後,大眾對這件事興趣大增。除了以賽亞書201提過這個國王的名字之外,我們對他便一無所知,故此他的存在一度是個疑問。”

與此同時,另一位考古學家奧斯丁·亨利·萊亞德在科薩巴西南約42公里,一處稱為尼姆魯德的地方著手發掘廢墟。這個廢墟後來證實是迦拉,即創世記1011論及的四個亞述城市中的一個。其後,萊亞德於1849年在迦拉與科薩巴之間,一處名叫庫揚積的地方掘出一座宏偉宮殿的遺跡。這座宮殿證實是尼尼微城的一部分。此外,在迦拉和科薩巴之間還有其他建築物的殘跡,這包括卡蘭裏斯土丘。萊亞德評論說:“若將尼姆魯德[迦拉]、庫揚積[尼尼微]、科薩巴和卡蘭裏斯四大土丘視作一個正方形的四角,我們會發現四邊的長度恰巧相等於地理學家所說的480斯達地或96公里,這就是[約拿]先知說要走三天才走得完的路程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