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聖經裏的一場經典戰爭。一隊遊牧驍騎從大漠中現身,勢如破竹攻破固若金湯的城市。靠的不是武力,是信心。約書亞吹著羊角攻陷耶利哥城的這場戰事是最值得紀念,也是爭議最大的曆史事跡。這不僅是約書亞個人的勝利。根據聖經記載,他的以色列軍隊,進而征服迦南,進而在應許之地上安居樂業。從前的以色列人確實占據了現在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等地區。事實上,他們宣稱自己擁有這片土地,而且當地至今仍然沖突不斷。但是耶利哥之役真是這一切的開端嗎?
希伯來聖經專家蕾秋哈佛洛克的說明。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國家的起源。它是怎麼來的。就各個方面來說這是古以列的誕生史,而耶利哥之役只是一個開端。這場聖戰開始了。
聖經把約書亞描述成一位優秀的軍事將領。一名卓越的大將。
根據聖經所言,約書亞派以色列探子進入這座城市,他的士兵成功地滲透進入耶利哥。
從古耶利哥城的大小看來,裏面大概有1200位居民,這些男女老少,都是故事裏所謂的迦南人,考古學的發現再次證實聖經的內容。在挖掘耶利哥城的外圍時,考古學家有了一項重大的發現,這些墳墓裏的骨骸有3500年曆史。迦南人的遺體與葬禮用口埋在一起。耶利哥城與更廣大的世界有了連接。也就是真正的迦南文明。他們的領土曾經一度遍及現代的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與約旦。但是曆史裏描述的迦南文化,比聖經裏的內容還要豐富。
根據聖經的記載,約書亞用的第一個戰略是越過約旦河。然後在河的西岸建一座橋頭堡。眼看目標就在1英裏內,他接下來的行動一定讓所有人都大為震驚。他並沒有率軍向耶利哥前進,只是要軍隊繞著城牆步行。一連6天都這麼做。而且前面還有祭司吹著羊角。這種戰略確實有些詭異。
這個部分可能是虛構的。她可能是真的。曆史紀錄裏,可以找到其它使用相同策略的軍隊。我們知道羅馬軍隊有時會向一座城市前進。然後又退了回來。他們前進又後退,一再的重複。這種作法是要欺騙當地的居民,讓他們以為不會有事。然後再趁他們失去警覺的時候,再出奇不意地攻進去。那麼繞著耶利哥行軍也是合理的。
但是一邊行軍一邊吹羊角一直是不解之謎。除非這裏有個線索,在這座猶太教堂裏,猶太人的信仰根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以色列時代。
在現代的儀式中,仍然會使用羊角,卻和我們所知的現代號角不同。音樂家亞倫富利曼的解說如下,當時進攻耶利哥的祭司吹的羊角就是這一種,這是山羊的角,就是公羊角。聲學顧問大衛盧門對這個公羊角特別感興趣。他鑽研聲音在古代宗教裏扮演的角色.
約書亞有可能把這些羊角當作武器使用。而不是樂器。我認為聲音在約書亞記裏,確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具有震懾人心的效果。不過根據聖經所言,約書亞用來震懾人心的武器不只有羊角,像這樣的圍城戰事,可能拖上好幾年,但是約書亞進攻不到一個星期,戰爭就進入了最高潮。以色列人繞城行軍到了第七天,當時一共繞了七次。然後所有四萬名士兵,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吼聲.
聖經裏出現了驚天動地的事件。噪音越來越大聲。最後終於將耶利哥的泥磚城牆給震垮了。於是約書亞的軍隊就可以越過斷垣殘壁入城。進去攻擊迦南的士兵。
根據聖經記載,他們屠殺城裏的每一個人,除了喇合和她的家人以外,耶利哥的居民被屠殺殆盡。那座強大的城市也被燒了個精光。就算嗓音有驚嚇和混淆,耶利哥居民的效果,卻沒有辦法摧毀這些城牆。真的不能嗎?
在1930年挖掘中發現的。加斯坦認為這些城牆,也就是約書亞攻陷的城牆,有著明顯被破壞與毀損的跡象。在他的部分照片中看得出來,考古學的發現也印證了,聖經上提到有關耶利哥遭遇大火的描述。或許他發現,其中最令人發指的是,大火毀城。連整個城牆,城門,包括城裏的商店,所有住家,這真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毀滅。
如今地震學家相信,當時也發生大地震。這才是摧毀耶利哥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耶利哥城牆兩面倒塌由於耶利哥城兩重城牆分向內外兩面倒塌,與聖經所描述的神跡吻合,
在敘利亞的沿岸,更多有關以色列與迦南文化類似的遺跡出土,在鳥加列挖掘的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記載資料的泥板裏頭描述迦南人的信仰細節。其中一塊泥板上寫著一名叫做凱瑞的國王,率軍征戰的故事。他攻打城市的戰略之一,就是圍著城牆行軍,同時吹響號角。然後小心了這座城牆倒了下來。
人類文化學家尤西納嘉一直在研究古迦南人的骨骸,他將這些骨骸的DNA與此地現在的居民做比較,最後得到的結論是現在的猶太人,以色列人,阿拉伯人與巴勒斯坦人,祖先都是同一種族。??
1907至1909年,考古學家Sellin與Watzinger在耶利哥發掘出兩重古城牆,外城六呎厚,內城十二呎厚。1930年考古學家Garstang詳細考察,發現兩城牆之間充滿碎磚石,且有大火燒毀的痕跡,更發現外城牆向外倒塌,而內城牆卻向內倒塌,那是奇異的事,若因著地震,城牆應向外倒,若是攻城,城牆應往內倒,何以城牆一向外,一向內倒呢?有點不可思議,而他鑒定年代為西元前1400年,與早出埃及年代吻合,似真為猶太人著玼}之耶利哥城,但之後在五十年代,考古學家Kenyon再考察後,認為找不到證據證明此城倒塌於西元前1400年,卻將其年代定為西元前1550年,於是又反對了前說,認為此城之倒毀與猶太人入迦南無關。
耶利哥的城門因以色列人就關
得嚴緊,無人出入。
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看
哪!我已經把耶利哥和耶利哥
的王並大能的勇士,都交在你
手中。
你們的一切兵丁要圍繞這城,
一日圍繞一次,六日都要這樣
行。七個祭司要拿七個羊角走
在約櫃前。到第七日,你們要
繞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
他們吹的角聲拖長,你們聽見
角聲,眾百姓要大聲呼喊,城
牆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 《舊約聖經 約書亞記》
考古證據與聖經吻合 根據胡特的考察與研究,他指出考古學所挖掘出的耶利哥城,全部與聖經所描述的一致,可綜合為八點:
一、此城有的強大城牆,及其被毀年代均與約書亞記載一致。
二、此城全被火所燒毀,符合約書亞記六章24節。
三、其城堡圍牆同時倒塌,符合約書亞記七章12節。
四、城中找到大量榖物,顯明其在春天收穫期被毀符合約書亞記二章6節,三章15節及五章10節。
五、大量榖物存在顯示其在很短期內被攻破,符合約書亞記六章15、20節。
六、榖物沒有被搶掠,符合約書亞記七章16、17節。
七、居民無機會帶食物逃亡,符合約書亞記六章1節。
八、耶利哥城被毀後,被遺棄一段長時間,符合約書亞記六章26節。
似乎這一切證據,均與聖經記載一致,而最奇怪的,是其內外城牆分向兩面倒塌,內牆向內倒,外牆向外倒,此屬不可思議之處。
這也成為一謎,兩牆分向內外兩面倒塌,難道是因猶太人吹號的聲波所毀?抑或真是一神跡?
胡特博士雲:「多年來考古學者們認為耶利哥的故事不外為神話傳說,然而當考古證據得到恰當的解釋後,我們發覺事實正奇異地與聖經故事吻合。」
耶利哥古城距離今日的新城約一英哩,二十世紀以來,考古學家曾在此三度挖掘。1908年,澳洲的 Sellin 博士及 Watzinger 首先在耶利哥城北邊約1.5英哩處發現兩重古城牆,外牆厚6英呎,內牆厚12英呎。1929至1936年間,英國考古學院院長 Garstang 博士在耶利哥城舊址挖掘出陶器和聖蟲,證明耶利哥城約毀於西元前1400年,同時還發現兩座城牆之間充滿碎磚石,有大火燒毀的痕跡,而且外城牆向外倒塌,內城牆卻向內倒塌。
一般咸認為耶利哥古城牆應該是毀於地震,果真如此,城牆應該是向外倒,如果是攻城的時候倒塌,那應該向內倒,何以會一向外,一向內倒呢?
耶利哥一字是源自希伯來語「yerah」,意為「月亮」或「新月」,這可能和古代月亮崇拜有關,進入市區第一個映入眼瞼的地標就用英文寫著「月亮之城」。
自古耶利哥就以棕櫚泉水之鄉聞名,城內泉水洶湧每小時出水量達1000加侖,因此棕櫚繁茂,盛產香膏樹、橘子、香蕉、椰棗,風景秀麗,聖經申命記中稱之為「棕櫚城」。
歷史上有三個耶利哥 ─耶利哥古城(靠近以利沙泉)、新約的耶利哥(靠近希律王的冬宮)、以及現今的耶利哥新城。
從耶利哥古城遺址出土的廢墟中,可以看到一萬年前人類從游牧生活轉成定居的社區型態。當時這塊沙漠中的綠洲即已形成二至三千人的聚落,以石塊修築城牆,牆外有寬二十五英呎、深六英呎的護城河。居民住在泥磚築成有多個房間的屋裡,屋頂用蘆葦和粘土覆蓋,牆壁和地面塗抹灰泥,屋內還鋪有草蓆。
西元前3000年時,迦南人在此以圍牆建立城市。舊約聖經中,摩西率以色列人從東邊約旦尼波山遠眺應許之地時,見到的就是耶利哥。
JOS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