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推羅、腓尼基及其祂
2014/07/24 22:09
瀏覽64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以西結書26:2 “人子啊,因推羅向耶路撒冷說:‘阿哈,那作眾民之門的已經破壞,向我開放;他既變為荒場,我必豐盛。’

 

  推羅。推羅是一座強大的商業城市,包括位於大陸的推羅舊城,和建在離岸約半英里石島上的推羅新城。該島面積約有140英畝。推羅新城有兩個港口,一個在北面,一個在南面。推羅人從這裡派出船隊,遠至大西洋,非洲西部,甚至可能到英國。

    推羅在西班牙和非洲北部建立了殖民地,如著名的迦太基,加迪斯(Gades)和阿夫季拉(Abdera)。推羅又人因工匠而聞名於世。推羅的產品,如銅器,紡織品(特別是紫色布匹),玻璃器皿和陶器,在世界各處都享有盛名。

  腓尼基人使用一種閃族人語言。他們的宗教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一種重要角色。他們的主神是麥爾卡特[Melkarth](有時被叫做巴力-麥爾卡特),推羅人的庇護神。這明顯是以色列受到耶洗別影響之後敬拜的巴力。他們也用最墮落的狂歡儀式敬拜亞斯她錄[西頓人的女神]和其他的神。

  對於遠古的腓尼基的歷史,見創106151718的注釋。

  阿哈。見結253的注釋。推羅對耶路撒冷的傾覆而高興,完全處於自私的動機。在所羅門的年代裡,耶路撒冷已經是極大的內陸商業中心,來自阿拉伯,甚至是印度的貿易都要經過她。耶路撒冷無疑是藉著與腓尼基人的貿易而致富。即使在她衰落的時候,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她無疑仍然是推羅人希望壟斷的許多交易的中心。

 

附註:

1106 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

  含的兒子,古實。希伯來人與含族人要比與雅弗的後代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繫。古實或庫實就是古衣索比亞,在古典時代被稱為努比亞。

    它不是阿比西尼亞,而是包括埃及和蘇丹的部分地區,從位於阿斯旺之尼羅河的第一處大瀑布,一直向南延伸到喀土穆的遼闊疆域。在埃及碑文中,此地被稱為卡什(Kash),在楔形文字的亞述文獻中被稱為庫蘇(Kusu)。

    但古實不僅包括非洲的努比亞,而且包括阿拉伯半島以紅海為邊界的西部地區。古實的一些子孫在那裡居住的事實,是為人所知的。

    代下149中的古實人謝拉,和賽4514中與身材高大的西巴人一同被提的古實人,被認為是西部的阿拉伯人。到了西希家的時代,猶大才與非洲的古實或衣索比亞建立聯繫,從而在以後寫成的舊約書卷中經常被提到(見王下199;斯118:;詩6831等)。

  麥西。埃及人是含的二兒子的後代。希伯來語的麥西一詞來歷不明。儘管此詞在亞述語、巴比倫語、阿拉伯語以及土耳其語中,是完全相同的,但類似的原始名稱,卻從未在埃及文的碑文中發現過。

    埃及人自稱他們的國家為“黑國”,代表尼羅河兩岸的肥沃地帶,與被稱為“紅國”的沙漠相對立,或者自稱他們的國家為“兩國”,反映早期歷史中南北兩國對峙的狀態。

    麥西一詞在希伯來文中帶有雙數的尾碼,但至於此詞是否是對“兩國”說法的反映,在學術界仍有爭議。現代的埃及人使用名詞Misr(米斯爾)和形容詞Misri(米斯爾的)來指埃及。

  弗。弗被傳統地認為是利比亞人的祖先。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的時代。此譯本將弗譯為“利比亞”。這種認識很可能是錯誤的。

    古埃及碑文提到一個非洲國家叫做蓬特(Punt),在文獻中叫做普塔(Puta)。埃及人在早期曾經派遣遠征隊到那裡去,獲取沒藥樹、豹子皮、烏木、象牙和其他稀有產物。因此蓬特很可能是索馬利亞和厄立特里亞的非洲沿海地區,也就是本節經文中所說的弗。

  迦南。西元前第二千年期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碑文,將迦南的地理位置定於西靠地中海、北靠黎巴嫩、南靠埃及的地域。而且,迦南是對於巴勒斯坦人、腓尼基人、以及敘利亞北部赫梯人之城邦的統稱。

    腓尼基人和他們的殖民者,即北非的迦太基人,在他們的錢幣上一直自稱為迦南人,直到羅馬時代(見第15節)。儘管迦南是含的兒子,但迦南語卻是閃族語──正如迦南人的文字所顯明的那樣。他們似乎從其歷史的初期就接受了閃族語。這一點正如埃及人的做法,因為他們的語言具有濃郁的閃族語特點。

    事實上,古埃及人的含族血緣關係,在學術界是毫無爭議的,但他們的語言卻採用了大量的閃族語成分,以致於有些學者將古埃及語歸結為閃族語。

    迦南人與居住在近東的閃族國家,在地理上的鄰近,可能是他們接受閃族語的主要原因。巴比倫人的文化、語言和文字,幾乎被所有生活在從幼發拉底河到埃及之間的各民族所採用,正如西元前十四世紀的亞瑪拿書信所暗示的那樣。

  一個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並不總是其宗族根源的明顯標誌。這一事實可以從許多的古今實例所證明。阿拉伯人對整個地中海地區的征服,使得阿拉伯語成為閃族與非閃族人的口頭和書面語言,從大西洋沿岸一直到印度洋沿岸。

 

21015 迦南生長子西頓,又生赫

  迦南。由於某些不可知的原因,摩西忽略了對含的三兒子弗的後代的列舉,直接轉移到了四兄弟中最小的迦南。迦南地位於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是連接亞非大陸,和發祥於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的兩大古代河流文化的“橋樑”。聖經中所說的迦南地,是位於約但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向北延伸至現在的黎巴嫩和敘利亞。

  長子西頓。港口城市西頓,在希伯來人征服迦南的時代,被人們稱為“西頓大城”(書118),在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的文獻中均有提及,是從最早期以來最強大的腓尼基城邦。因此許多的腓尼基人,即使是鄰近城邦的公民,也自稱為西頓人。

  西頓人佔據了賽普勒斯,並在小亞細亞的基利家和卡利亞、許多的希臘海島、克里特島和黑海沿岸地區,建立了殖民地。

  腓尼基城邦之間的領導權,約於西元前1100年從西頓轉移到了推羅。腓尼基人與大衛和所羅門,以及對北方的以色列國都十分友善,但他們對以色列國卻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宗教影響。

    以撒哈頓聲稱他曾經征服了海島城市推羅,但尼布甲尼撒王在攻取了推羅大陸之後,在持續圍攻了十三年後卻未能攻取其海島城市。結果西頓在波斯帝國時期,再次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但卻被亞達薛西三世於西元前351年徹底毀滅了。

    當亞歷山大王於西元前332年攻取推羅的時候,相同的命運,幾年後也落在了該城的身上。從此腓尼基城邦漫長而輝煌的歷史便徹底告終。

  赫。赫人的祖先,被埃及人稱為凱塔(Kheta),在楔形文字的文獻中被稱為哈提(Hatti)。赫人的首都在小亞細亞中部,於西元前十七世紀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他們統治了小亞細亞和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並且在向南擴張的過程中,與埃及的城市發生了衝突。

    這一中央集權的赫梯帝國,後來被“海上民族”所毀滅,並解體為許多的敘利亞城邦。亞述人稱敘利亞為赫人的國度。赫梯文的文獻,是用一種既包括象形文字又包括楔形文字的印歐語言寫成的。這些文獻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此國家之歷史、法律、文化的大量資訊。但赫的後代很可能是較早期的“原始赫人”,其語言被稱為哈提利語。

 

31017 希未人、亞基人、西尼人、

  希未人。希未人儘管在舊約的許多經文中一共被提到過25次,但他們卻只是一個來歷不明的迦南部族。有些人認為希未人一詞應讀作“何利人”(戶利人),在希伯來文中只需要改變一個字母即可,正如希臘文七十士譯本兩次所做的。

  亞基人。此民族居住在腓尼基的港口城市伊爾卡他,位於黎巴嫩山腳下的特里波利城東北部約25公里。法老圖特摩斯三世,於西元前十五世紀征服了整個地區。它在埃及人的統治之下至少有一百年之久,正如西元前十四世紀的亞瑪拿書信所表明的。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三世,於西元前八世紀提到該城是一個向他進貢的民族。

  西尼人。該民族生活在西亞努城和附近的地區。提革拉毗尼色三世於西元前八世紀,提到過該民族和其他腓尼基諸侯一起被列為屬國。其具體位置尚不為人知。

 

41018 亞瓦底人、洗瑪利人、哈馬人,後來迦南的諸族分散了。

  亞瓦底人。亞瓦底人居住在古亞發城。這是在腓尼基北岸的一個海島上修建的城邑。該城在巴比倫、巴勒斯坦、和埃及的古代文獻中經常出現。

    西元前約1100年的碑文記載,說提革拉毗尼色一世乘著亞發的船隻,進行了一次捕鯨活動。在西元前第二千年期提到,在地中海裡有鯨魚的記載,對約拿的故事和詩10426所提到的大海怪(譯者注:中文聖經譯為鱷魚),有著重要的意義。結27811提到亞瓦底人,說他們是水手和勇士。

  洗瑪利人。也是腓尼基人的一個部族。洗米拉人(Simirra)在亞述、巴勒斯坦、和埃及文獻中均有出現,他們被描述為一個由商人組成的富有城市。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和塞提一世,分別於西元前十五和十四世紀征服了該城,但在亞述帝國稱霸的時期,洗米拉和其他的腓尼基城邑一樣,成為了提革拉毗尼色三世和其繼承者的屬國。

  哈馬人。哈馬是一個著名的古城,位於敘利亞的主要河流俄隆提斯河上。此民族在埃及和亞述的文獻中均被提及。提革拉毗尼色三世征服了該民族,但他們很快又重新獲得了獨立,並與亞述的其他敵國相聯合,與亞述帝國展開了一場漫長而失敗的鬥爭。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聖經研究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