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贏得七億人矚目
2012年2月19日,林書豪再度震驚紐約,他率領球隊對決上季NBA總冠軍小牛隊,送出14次助攻,創下生涯新高紀錄,雪洗了前一場輸給全NBA戰績倒數第二名黃蜂隊的恥辱。
這一場比賽,連臉書創辦人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好萊塢影星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知名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都到場觀看。
顛覆美國價值觀
美國ESPN體育主播在賽後分析中大叫:「林書豪究竟是從哪冒出來的?為什麼以前大家都不知道NBA有這號人物?」
現在全美國,上至總統歐巴馬,下至路邊小販,每個人都對林書豪的故事津津樂道。統計國際各大媒體收視人口與閱覽量,林書豪更等於受到全球七億人的關注。
林來瘋現象的背後,來自於林書豪「扭轉」了整個美國社會的價值觀:亞洲人竟然能把籃球打得這麼好?哈佛畢業生為什麼不去華爾街,而跑來打籃球?
改寫自己命運
林書豪進入尼克隊前,尼克隊因為兩位明星球員球風不同,彼此難以合一,隊友越來越不快樂,團隊戰績每下愈況,甚至造成內訌,這卻給了林書豪扭轉命運的機會。
2012年2月4日,一個平常的週末夜,意興闌珊的球迷們走進麥迪遜廣場花園,他們所支援的尼克隊,2011年大張旗鼓地找來三個年薪上千萬美元的一級球星,滿心期望能打進總冠軍,沒想到迎接他們的,竟然是八勝十五敗的墊底戰績。而且,球季還不到一半,三大球星就鬧內訌,誰也不服誰,再這樣下去,就連總教練都得準備卷鋪蓋走人。
這天尼克隊的對手是戰績平平的新澤西籃網隊,第一節打了10分鐘就落後6分,還是老問題!進攻節奏紊亂,球員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再這樣下去,尼克隊又準備輸球了。眼看這樣不是辦法,總教練戴東尼(Mike D』Antoni)牙一咬,把手指向板凳上的林書豪:「Lin,準備熱身上場。」
傳奇,從這一刻開始
過去兩年的磨難,讓林書豪早就準備好了自己。他以三線板凳隊員身分替補上場,在這場比賽中拿下25分,締造7次助攻,使球隊取得了久違的勝利。
沒沒無聞的林書豪,扭轉了自己在球隊的地位與角色。主跑尼克隊新聞近26年的WCBS電視臺製作人陶德(Todd Ehrlich)分析,林書豪成功的三大特質是用腦袋打球、努力、謙虛,特別是謙虛,是林書豪在尼克隊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最佳「助攻牧師」,因盼望生出力量
「在美國文化裏,所有人從小就被教育,你要成為最好、最好、最好(the best of the best of the best)的人,從來不講求謙虛,也就不會在乎別人。」陶德說,因此尼克隊千萬身價的球星,他們只懂得為自己打球,而忘記了別人。
「如果我不打球,那我會去念神學院,當牧師宣教。」林書豪2011年接受《Good TV》專訪時說:「我不會進華爾街,我的計劃是,把社會學、經濟學以及籃球結合在一起,進貧困社區服務,那才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他在籃球場上扮演的「控球後衛」角色,就像是一個助攻牧師,把球傳給最適合的人出手,把尼克隊最缺乏的團隊精神結合起來。他的盼望,透過一次次的傳球,傳遞給每一個隊員,形成了整個球隊的盼望。
因此,每當賽後記者會時,他總不忘把連勝的功勞,歸功給他的隊友,他扭轉了尼克隊的命運,也扭轉了自己的命運。
「這時候,你希望尼克的粉絲們對你說什麼?」《紐約郵報》問林書豪。林書豪說:「我希望他們說,這並不是僅僅只是因為我(笑)。我希望他們理解這只隊伍有好多因素——團隊共鳴、團隊內的化學反應,這都不僅僅是一個人能夠帶來的。」對林書豪來說,籃球「絕不是一場個人展示」,而是一場集眾人盼望、合力奮鬥的過程。
當榮耀來到面前,24歲的林書豪,不復當年迷惘,他更成熟、更有自信,「2012年,我下定決心要拿出我所有的本事,而且必須確實打出自己的球風跟節奏,最後即便結果不盡如人意,那我也會接受。」
「就算我倒下了,起碼也要像個奮鬥過的戰士。」林書豪這句話,正是以他的人生故事,為「盼望不至於羞愧」,做出最好的詮釋。
這就是林書豪,一個走過患難,如今扭轉七億人眼光,不再為過去感到羞愧的傳奇小子。
【小資料】自林書豪首次遞補上場,狂得25分後……
1. 尼克隊轉播收視率暴增70%,讓時代華納集團也不得不求和,解決轉播權糾紛。
2. 在二手市場中,尼克主場票價漲幅高達111.3%,創下主場票價新高,成為聯盟內最貴票。
3. 林書豪球衣銷售量全聯盟第一,帶動尼克隊相關商品熱賣,銷售量比去年同期飆升近200%。
4. 林書豪拼音(www.linshuhao.com)網域在大陸被搶先註冊,競標價格約合新台幣122萬元。
5. 簽名球員卡從原本新台幣200元,競標到8,000元。
引用網址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taiw/60029-20120227.html?ref=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