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焚香拜拜禮儀..原義
2010/03/01 18:17
瀏覽705
迴響2
推薦0
引用0

焚香是傳統舊俗中敬拜天地神祇之重要儀式。現存文獻《詩經》《尚書》已有記載,周人升煙以祭天,稱作「禋」或「禋祀」。《詩·周頌·維清》則表示: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箋: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說,這種祭制始于周文王。其具體祭法為:將犧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煙,表示告天。《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疏注稱言:「禋之言煙。三祀皆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陽也。疏:禋,芬芳之祭。」

道教在宗教軌儀,供奉神靈時,要求有香、花、燈、火、果五種供奉。五種供物,以表示天地造化,萬物相生相剋之理,以合神明之道。五行:金:用銅鐵成錠,貼金箔代替。 木:即香,用香刻成假山。 水:即淨水,用淨盂盛火:即燈。 土:取香灰一撮。所謂禋祀有以下幾項意義:

 

..供養諸神。點火升煙,香雲繚繞,騰空而上,供養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諸神。東漢明帝以前,祀神祭祖,只燒艾條,不焚香。所以祭祀禮器中沒有香爐。漢明帝以後為了焚香,才開始製作香爐從芳香植物或動物獸角提取香料,用於驅蟲、熏燒、敬神等諸般現象,是遠古先人在掌握火的使用後,燃燒柴木時,發現了天然香木、香脂有散香清神作用。從此人們有意識地將香木、香脂直接焚燒,升煙祭天。

.. 傳誠達信。繚煙香氣,乃傳誠達信。《尚書》言:「至至馨香,感于神明香以降。」故《祝香咒》稱謂:「香自誠心起,煙從信裏來。一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當香焚玉爐,人們心意也借香煙飄至白玉階前,奏達九天雲宵。唐杜甫 《冬到金華山觀》詩辭有云:「焚香玉女跪,霧裏仙人來。」

《高功祝告》裡常言:「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焚玉爐,心存神前,真靈下盼,仙監臨軒,香雲達信,逕達九天。」另有一首步虛詞,頭兩句也稱到︰「燒香皈太上,稽首禮虛皇。」祭祀重燒香,神明高在上,寶座臨金殿,霞光照玉軒,萬真朝帝所,飛煙躡雲端。火炎隨氣騰,香是表道德馨香。道德者,乃利己謂之道,利人謂之德,利己利人謂道德。焚香主要讓神明享受到香煙虔信之意。

..召亡返魂。做幽事道場時,通過焚香攝召亡魂。據《禮記.郊特牲》:「周人尚嗅,灌用鬯嗅,鬱合鬯嗅,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注:「祭必先求諸陰,故牲之未殺,先酌鬯酒灌地以求神,以鬯之有芳氣也。」又言,「搗鬱金香草之汁,和合鬯酒,使香氣滋甚;灌地之後,蕭合黍稷,嗅陽達於墻屋。注:蕭,香蒿也。」故有,「一炷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引魂歸。」之說。全真儀範中就有〔一炷返魂香〕之辭。

. .清靜身心。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遂令設席焚香,端笏立於其上。古時的諸葛孔明,彈琴時不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致香煙繚繞,香氣四溢,使人精神振奮。古代文士淑女操琴時焚香,也是為了創造一種幽靜風雅氛圍。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在觀書時,齋中常要焚香。他在詩中寫道: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閑看玉溪詩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更十分青睞焚香靜坐和修身養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購買十多斤檀香,並建〈息軒〉,常在軒中焚香靜坐。他題詩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見焚香靜坐養生健體之功。

國畫大師齊白石也十分尊崇焚香作畫神奇作用。他說:觀畫,在香霧飄動中可以達到入神境界;作畫,我也於香霧中做到似與不似之間,寫意而能傳神。在家中經常焚香,可以醒腦清神,去濁存清,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且有延年益壽之功。故《受持諸品咒》中有「上香時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靜。」的說法。

. .辟穢除邪。由於香煙有芳香空氣,能辟瘟驅邪、消滅病菌作用,所以宮室、朝堂、議事廳必焚香。到漢代,宮室發展到用香熏衣、驅蟲、防腐蛀,後來士大夫家以至平民,都有焚香的習慣。民俗五月端午,要在房中燒芸香,以驅蟲,要給小孩掛香囊,以驅邪惡。《漢武帝內傳》記載:「帝迺盛以黃金之箱……安著 柏梁臺 上,數自齋戒,整衣服,親詣朝拜,燒香盥漱,然後執省之焉。」 廣東有地方至今仍保留著每年舞〈火龍〉習俗據推測,此辟除驅邪儀式是,道人用乾草紮成長長草龍,上面插滿香,點燃後圍繞整個村子幾圈,香中含有硫磺能滅空氣中病毒,因此對遏制瘟疫蔓延具有神效。

..與人祈福。《玄門朝科》中都有:願以此燒香功德,歸設醮信人家,觀頤自樂,禦履相歡……的諸多說法,可見燒香功德,于己於人,善莫大矣。焚香膜拜起源於道教,然現今佛道不分,固有許多佛教膜拜時亦有用香。一般視廟中香爐數而定,每一香爐焚一至三炷香。焚香燒三炷香表示「尊三清」、三陽開泰之意。

恭請《天師真人 祈福祝壽科儀》程序分別有。鐘鼓琳琅響徹天,十方肅清得安然,道長左右排班,揖讓畢,將講道長昇壇就位,請禮《臣香文》就有讚頌:「日吉時良、天地開張、祈福消災、萬事吉昌。」拈香供養時,表白道:「伏以,蘭林上品,海窟靈根。具立本也,則至大至剛,其為用也,則有情有性。一炷才拈,群真共鑑。藉此靈,端伸供養。」《臣香文》另有表白:「臣聞,大羅天上,萬聖朝元始之尊﹔黍米宮中,眾真禮虛皇之座。悉蒙恩佑,俯賜降臨。茲當朝奏,心假香傳。夫香者,鐘靈海島,植本壺丘,根株堅秀,歷歲月以維長﹔氣味芬芳,超桂蘭而擅美。炷向爐中,端伸供養。」香的種類繁多,最著名當屬太真天香之八種:道香、德香、無為香、清靜香、自然香、妙洞真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

道教在齋醮儀式中,將焚香禮神都規定了名相﹕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神也。無為者,意也。清淨者,身也。兆以心神意身,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達上清也。洗身無塵,他慮澄清。曰自然者,神不散亂,以意役神。心專精事,穹 蒼如近 君,凡身不犯諱。四香和合,以歸圓象,何慮祈福不應。妙洞者,運神朝奏三天金闕也。靈寶慧者,心定神全,存念感格三界,萬靈臨軒,即是超三界外,存神玉京,運神會道,不可闕一,即招八方正真生氣,靈寶慧光,即此道也。以應前四福應於一身,以香焚火者,道德無為之純誠也。以火焚香者,誠發於心也。故廟宇聖誕良辰之日,高功設立瑤壇,跪誦太上諸品仙經,拜禮高真弘名寶號,稱云:

上祝聖壽,下祈清泰。祈恩默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萬民樂業。宮廟香火綿遠,教法興隆,道眾修真有分,進道無魔。三業六根之過咎,道前咸滅﹔九玄七祖之先靈,悉超仙界。本廟道俗人等,各家道泰,逐戶清平。臣等下情無任,不勝懇禱之至,誠惶誠恐,稽首頓首,爐焚真香,廣誠上啟。

虛無自然,玉清聖境,說經教主,大羅元始天尊。虛無自然,上清真境,捧送玉帝,大羅靈寶天尊。虛無自然,太清仙境,流演聖教,大羅道德天尊。萬天之主,玉皇上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北極星主,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除災利物天尊,六經天鈸帝君。南極朱陵,度命天尊。太一九天,採訪使者。聖師東極慈父,黃籙教主。太慈仁者,尋聲赴感,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恭望靈聰,俯垂恩光。

諸天上帝。瓊闕高真。五老上帝,十極天君,十方救苦。靈寶天尊。南斗六司,銅魂星君。北斗七元, 解厄星 君。月府太陰皇后,日宮太 陽帝 君,普天星斗,河漢群真。南方丹界天尊。清微靈寶,歷代師真。九天回骸,起死真君。九天玉女,清律官君。天地水府,三官大帝。東嶽仁元聖帝。五嶽四瀆,四天上帝。五嶽五官夫人。嶽府諸司,官班聖眾。天下名山洞府,古今得道祖師。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是日雲空過往,糾察真宰,臨庭兵馬,助道神員,法筵有感,合座威靈,悉仗真香,普同供養。

燒香注意事項:

進廟燒香,乃是點燃自己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心燈,獻花是使自己得到智慧;進廟前儘量不要走中間,進門時儘量不要走正門,不要踩在門檻上,(據說門檻是神明肩膀,踩了較不禮貌),廟堂裡不可大聲喧嘩,不要用手指點神佛金身,以及說無關或不敬之「嘮叨話」。

焚香除表達敬意外,亦被視為與神明直接溝通方式和方法。故焚香之前務必洗淨雙手、擺好供品。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最好自己燃香三支香敬在一爐中不需要大把焚香到處拜,滾燙香灰濃煙熏人,不僅破壞臭氧層、污染環境造成罪過,故以香花禮敬,福報最速。不可用口吹滅香火:需用左手將火焰搧小。焚香時,以雙手舉香膜拜神靈(不得底於下身),口念弟子或信女之名、生辰、所祈之事,而後不分男女皆用左手插香,因右手多處理萬事,為不潔象徵,插香順序為中、右、左,如此即完成焚香動作。

道教廟宇焚香插香順序,以天公爐為先,次之為廟宇主神,如有其他左右副神、則先右後左神位香爐。佛寺焚香插香順序,以佛祖香爐為先,因是佛教中的最高神尊,次之為天公爐。女人大姨媽來時,或家有喪事不要去上香,只需在殿外合十鞠躬祈禱就可。不要跨過蒲團、跪墊,莫站立在正在上香之香客前面,因為這是不莊重行為。若有經過廟宇佛堂時,鞠躬禮敬就可。除了法事科儀,神道沒有講究諸多〈架勢排場〉,最注重仍是信眾為人處世品德修養,有無清淨自在心。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往功德箱中放點香火錢,如果不便,莫在乎與旁人比較,放心神仙菩薩都不會怪罪你的,你拜了神佛也一樣有功德。許願一定要還願,如果沒把握做到,就千萬別許願承諾什麼供養,然後又拋到腦後。別求發意外橫財,橫財往往是禍根。求存款累積、求健康平安順遂,比求偏財重要。

未經寺廟同意,莫採摘廟宇管理範圍之花果,私自拿走供品等物。廟宇常有經書贈送,請回家經書護身符不可隨意放置,因為護身法物有靈感,勿隨意視之,這才是要切記。如果是因為被邪魅債主纏身,拜完做迴向時,將念完經懺回向給冤親債主,乃不可思議功德。

綜上所述,人們稱曰:香火旺盛;即是與神靈結下善緣。敬神之表現形式;乃通過禋祀之外在形式,攝受其內在層面之真諦,以表達心聲,完成內心希求祈願。因此說:九天之上,惟道獨尊,萬法之中,焚香為先。道理即是如此。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快樂的肥妞@guest
2010/06/23 12:48
Re: 焚香拜拜禮儀..原義

引用整篇文章教學

※ 記得要先登入您奇摩部落格的帳號喔!!

1.複製 →【整篇文章】。  

2.點文章右下角的【我要引用】。

3.點了【我要引用】之後就直接連結到您要【發表文章】的地方 。

4.貼上剛才複製的 →【整篇文章】。

5.【寫好文章標題】按【立即發表】→ 完成。

1樓. 快樂的肥妞@guest
2010/04/20 23:28
Re: 焚香拜拜禮儀..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