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舞鶴、羅山……拼盤
2007/03/23 00:33
瀏覽1,243
迴響2
推薦24
引用0
馬太鞍生態園區在光復鄉馬錫山下的沼澤濕地,面積近百公頃,是全台灣阿美族最大的社區部落;當地阿美族人特有的生態捕魚法「巴拉告」Palakaw也充分展現生態與人文的深層風貌,成為各縣市政府休閒農業區觀摩的重要據點。馬太鞍生態園區有濃濃的阿美族文化,農民多栽種荷花、菱角、水稻,多年來,經光復地區農會以生態工法興建休憩設施,已成為中區花蓮賞鳥、賞蛙、觀察蛇、蝶等昆蟲、動物生態的景點。
舞鶴台地位在瑞穗鄉、玉里鎮交界,與東海岸山脈隔著花蓮溪相望,台地上有古蹟掃叭石柱及北回歸線地標。日治時,生產咖啡;終戰後,以種茶為主,在富源茶園旁有水土保持教室。近年,經瑞穗鄉農會輔導,舞鶴咖啡漸成新特產,這是一處充滿茶香、咖啡鄉的農村。瑞穗鄉舞鶴村早年種植咖啡、陸稻、香茅草、木薯及鳳梨,在六十二年改種茶樹。近年,縣府輔導當地自日治時即存的咖啡產業重新以無毒有機方式栽培,樹立舞鶴咖啡特色,使產業多元化。水保局六工程所正在當地進行舞鶴傳奇風華再現及人力培訓計畫。
富里鄉羅山有機村位於花東縱谷的南端,緊靠海岸山脈,北以九岸溪床與鄰村竹田村分界,南以螺仔溪南岸石牌村接壤,西與秀姑巒河床與明里村分界;因有天然的屏障,又有海岸山脈提供充沛、純淨的水源,且屬海岸山脈火成岩土系,土壤質地優良且肥沃。羅山有機村是外銷日本的富麗出口米產地,有羅山瀑布、泥火山等景致,當地應推動有機村,生機蓬勃,生態多樣、豐富、熱鬧,不輸馬太鞍生態園區,是新興的農村旅遊景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