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七年級生被不知名人士冠上「草莓族」一封號。也因為這樣,所有的主管人士都特別擔心自己的員工是否也是其中一員,每每安排這一年齡層的面試,都特別瞪大眼睛,戴上放大鏡,檢視其是否有這樣的跡象。
媒體對這樣族群的人大肆批評與讚美,通常是前者多於後者,也不忘強調每一個年代的差異性。
毎個人的出生都是獨特的,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同一年代出生的人都變得如此相似,有著類似的想法與行為。
我自己知道我不屬於「草莓族」一群。但是,我不禁想:這是時代傾向嗎?是時代造就了我們,亦或是我們造就時代呢?這答案應該就和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吧!
我自己知道我不屬於「草莓族」一群。但是,我不禁想:這是時代傾向嗎?是時代造就了我們,亦或是我們造就時代呢?這答案應該就和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吧!
但是,社會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又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期待?
這一切就好像蝴蝶效應般,我們彼此互相影響著。
在鼓吹努力上明星高中、上明星大學的教育底下,我們學會的是競爭,不管你是誰,唸的是什麼,只要努力在成績上殺出一條血路來,你就贏了。尤其如果是眾所期望的「多金系」,例如醫學系,那就更應該好好炫耀、膜拜一番。
在這同時,媒體也慢慢地滲透我們的生活,很多生活,很多新鮮的事物,目不暇給地開始灌入我們眼中,我們開始有很多的期待和夢想,也突然發現我們並不期望成為別人眼中的某某大學的好學生了。
我們期待突破現狀,對現在總是要學很多有的沒的,之後就忘光光,而且八輩子用不到的東西,感到很反感。在教育部來不及想出對策時,我們的人生又緩緩地前進了好幾年。同時,多數的我們也徬徨,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因為我們的過去都只是被教科書驅策著,要努力升學,拿好成績,卻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進了莫名奇妙的學校,還不一定是自己愛的科系,渾渾噩噩地唸了好幾年,覺得就是該這麼唸下去,或者一直轉校,覺得每個都不太對。這時,老師和家長可能都會說決定一個想唸的,就唸下去吧!可是,事實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最愛的是什麼,也或許根本每個感覺都差不多,反正有學校念就好了。
- 2樓. 天使小聖2008/02/21 12:09..
至於媒體有沒有過度渲染。我只能說媒體跟一般公司一樣,組成的一定是人。為了讓標題更聳動更吸引人,乃至於吸引到觀眾注目,因此許多細節被小題大作了。
只是到底要不要隨著些標語起伏,終究也是每個人的選擇,選擇相信,選擇不相信。這些事情很多時候會隨著年紀增長有變動,也許當你成為職場老手時,也會悠悠嘆息:「草莓族......」
當然草莓族還是有優點,比如新時代的語言,會是靈感的運用,其實辦公室裡有七年級生,反而會有長足成長。許多資深前輩也許也能接收到新的想法,至於接收到多少,這又是個人的選擇了。至於媒體有沒有過度渲染。我只能說媒體跟一般公司一樣,組成的一定是人。為了讓標題更聳動更吸引人,乃至於吸引到觀眾注目,因此許多細節被小題大作了。
半隻飛鳥半隻魚--Gwenyth 於 2008/02/22 02:36回覆
--->這個我明白
也許當你成為職場老手時,也會悠悠嘆息:「草莓族......」
--->我還真的非常不希望自己以後會是這樣的人...
毎一個人都有他值得欣賞的特質
所以 我比較不希望自己去幫別人設 "族群" - 1樓. 天使小聖2008/02/21 12:04..
事實上,草莓族不單指7年級生,而是五年級前段班有感於新時代的來臨,數位化影音化,而稱呼享受這樣豐碩成果的五年級後段班,以及六、七年級生,為草莓族群。
只是人都有劣根性,自己有點小成就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只是大家使用這個名詞時,卻忽略了自己也是草莓族群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