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草蟬與蟪蛄並列,並非說兩者有什麼關係,而是這兩種蟬是我目前比較容易用相機捕捉到的蟬科。
草蟬與蟪蛄都有很好的保護色,也本能地選擇跟體色相近的棲身之地。草蟬喜歡在綠色的樹葉與草葉上;而蟪蛄則偏愛樹幹或其它容易隱蔽的位置。
草蟬與蟪蛄還有一個相似點,它們的鳴聲,頻率都滿高的,特別是蟪蛄,鳴聲尖細,略感刺耳。雖同為蟬科,但草蟬與蟪蛄的鳴唱方式不同,草蟬是拱起尾部,蟪蛄則是縮緊腹部。
先看我新認識的朋友:蟪蛄(Platypleura kaempferi)。《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講的就是它。
蟪蛄移動的方式很有趣。有一回我在一棵楓香樹幹上找到一隻鳴唱的雄蟲,後來才看到旁側另有兩隻被吸引過來的雌蟲。雄蟲唱完一段落,便維持頭部向上的姿勢,橫著走,當牠靠近一隻雌蟲時,那雌蟲不領情,瞬間飛走,但雄蟲竟沒有發現還有一隻雌蟲,於是往左、往右、往下,繞著樹幹繞行,頭部向上的姿勢始終沒變。我看了半天,不禁為這隻遲鈍的雄蟲著急,但牠不斷地移動後,離雌蟲卻是愈來愈遠。我拍照片時,因為雄蟲鳴唱而雌蟲安靜,可以輕易分辨雌雄,但等我回家看拍得的相片,卻已無從分辨了。
蟪蛄有很好的保護色,掛於樹上的蟪蛄,很難察覺。必須集中精神,聽音辨位,才能發現。
為了要看得更清楚,就得側拍才行。
草蟬(Mogannia hebes)是我的老友了,從小就很喜歡它。小時候常抓來放在火柴盒裏。每年夏天走在野外時,都會循聲去找。跟蟪蛄一樣,由於它的保護色絕佳,所以只能依靠聲音定位,從而發現所在位置。我會以拳握的方式捉住草蟬,然後輕輕地張開手掌,有時草蟬會立即飛走,有時則會留在手上,我就舉著一隻手繼續往前走,而這手上的蟬一灑到陽光,就會恢復鳴唱,渾然不以為意,實在是很有趣的小蟲。
拱起尾部的草蟬,正在鳴唱。
在山櫻樹葉上
- 5樓. 胡說八道2009/12/09 21:19老師好
做學問的是不一樣
一隻蟬有這樣多學問
照片拍得好
- 4樓. Frances2009/07/08 04:53抱歉,我不敢看這篇~
很怕所有這些昆蟲~唉!可惜了。草蟬很可愛的。牠不咬人、不傷人、不害人。古士塔夫 於 2009/07/08 09:45回覆
- 3樓. nothing special2009/07/02 07:51that's it.
正是每17年一見的紅眼蟬
(紅眼是因為美洲其它每年出現的蟬都是黑眼黑色的蟬 所以特殊)
2007夏年所拍
下次2024年時 再相會嘍~
古士塔夫屆時可要準備好相機呦~十五年後,那得好好活著才行。古士塔夫 於 2009/07/02 11:28回覆
- 2樓. nothing special2009/06/30 10:26我也有蟬
這裡也有張美洲特有的紅眼蟬
紅眼蟬 每17年出土
長大爬上樹枝 蟬鳴大唱 (車開在hwy上都可聽到遠方林裡的蟬鳴)
交配完
蛻殼
就完成這短暫的一生.
卵就落地 深埋於地下
等17年後 破土而出.
有意思吧!這紅眼蟬殼是金色
夏尾滿地的金蟬脫下的殼
不知該傷感 還是該無動於衷 (因為太多了滿地都是)這就是鼎鼎有名的「十七年蟬」吧。無緣親見,多謝分享。 古士塔夫 於 2009/06/30 12:46回覆 - 1樓. nothing special2009/06/29 09:20怎麼
怎麼20090430那隻草蟬
看起來眼睛不只兩個?古士塔夫的草蟬拍得不只有趣
還都是帥哥倩女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