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大地精靈系列 51 –愛情守護者‧丹頂鶴
2015/06/27 02:35
瀏覽1,45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大地精靈系列 51 –愛情守護者‧丹頂鶴

愛情守護者-丹頂鶴

看著雪地上狂舞的我們

 無論是獨舞還是群舞

舞姿曼妙輕盈

但我們堅信一生守護伴侶

永不離棄

丹頂鶴 (仙鶴、白鶴)

學  名:Grus japonensis

英文俗名:Red-crowned crane

科  別:鶴科 (Gruidae)

成鳥約長:約120-152公分

特徵: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徵,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成體的

丹頂鶴頭裸露呈朱紅色,似肉冠狀。身體和初級飛羽潔白色,次級飛

羽內側和三級飛羽黑色,收翅時長而彎曲地覆蓋在短而白色的尾羽上

故常被誤認是黑色尾羽。幼鳥體羽棕黃,喙黃色。亞成體羽色黯淡,

2歲後頭頂裸區紅色越發鮮艷

成鳥除頸部和飛羽後端爲黑色外,全身潔白,頭頂皮膚裸露,呈鮮

紅色。傳說中的劇毒鶴頂紅 (也有成鶴頂血)正是此處,但純屬謠

傳,鶴血是沒有毒的,古人所說的鶴頂紅其實是砒霜,即不純

的三氧化二砷,鶴頂紅是古時候對砒霜隱晦的說法。丹頂鶴的尾脂

腺被粉(冉羽)。

習性:能利用氣流進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飛行,時速可達40公里

左右,飛行高度可達5400米以上,並能邊飛邊鳴。丹頂鶴每年要在

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進行遷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當地的留鳥,

不進行遷徙,這可能與冬季當地人有群群組織的投餵食物,食物來

源充足有關。丹頂鶴的棲息地是沼澤和沼澤化的草甸。丹頂鶴成鳥

每年換羽兩次,春季換成夏羽,秋季換成冬羽,屬於完全換羽,會

暫時失去飛行能力。丹頂鶴的鳴聲非常嘹亮,作爲明確領地的信號

,也是發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丹頂鶴屬於單配制鳥,若無特殊情況可維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從

3月開始,持續6個月,到9月結束。丹頂鶴每年產一窩卵,產卵一般

2~4枚。孵卵由雌雄鳥輪流進行,孵化期31~32天。雛鳥屬早成雛。

 

全世界現生15種鶴都有跳舞的習性,這種特性似乎是很古老且複雜

的天生行為,而且是身體發育成長的一部分。一般而言,丹頂鶴的

跳舞包含日常生活的舉動(獨舞)和個體與個體間的社會行為(對

舞或群舞)。鶴舞並不限定在某時、某季節或某地。白天的任何時

刻,甚至冬天最冷的舞夜都有可能跳舞。無論在春天的繁殖地、棲

息處,或冬天的越冬地、投食地、農田,甚至飼養籠內都行,但不

在深水中跳舞。跳舞與性別和群體的數量無關,它不限定獨舞、對

舞或群舞,而跳舞的行為可老幼同場,或雌雄共舞,但未配對的青

少年鶴活動力最強,跳舞的頻率比高齡者高。亞成鶴的跳舞被認為

是在評審未來配偶的一種伎倆,或一個機會。

綜合丹頂鶴的生活習性:

住:棲息於開闊的平原、沼澤、湖泊、草地、海灘、蘆葦叢、河岸

    等地帶,有時也出現在農田和耕地中。
行:白天活動。善於飛行和涉水行走。
食:雜食性。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

    、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物。
性格:生性機警,成對或成群活動。
繁殖:在開闊的蘆葦沼澤地上或水草叢中築簡陋的浮巢,巢主要由

      蘆葦、烏拉草、三楞草和蘆花等構成,高出水面約1020

      米。每窩產卵2枚,由親鳥輪流孵化,孵化期3033天。
成長:雛鳥出殼不久能蹣跚行走,45天後隨親鳥離巢,游泳於淺

      水中。雛鳥出生時有黃褐色的絨羽,嘴和腿都是肉紅色。到

      34個月後,體羽漸變白,頭頂裸露部分則要到10個月後才

      現紅色。9月末至10月初隨親鳥遷徙至南方越冬地。

休息:常單腿站立,頭轉向後插於背後的羽毛間。

參考資料

玉山國家公園鳥類資訊系統

環境資訊中心

雪霸國家公園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