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想像的窗口 北橋散記 2009/01/02
年歲交接之際,有兩段經文浮上心頭,鮮明無比。
箴言17章1節: 平靜相安地吃一塊乾餅,勝過筵席滿屋,吵鬧相爭。
Proverbs 17:1 Better is a dry morsel and quietness with it
Than a house full of feasting with strife.
馬太福音5章9節: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Matthews 5:9 Blessed are the peacemakers, for they shall be called sons of God.
世界總在爭競不已。一個朋友描述的痛切:我們在一臺絞肉機裡討生活。這臺機器似乎有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盤算,沒人能讓它停止,沒人能改變它的計劃。人們眼睜睜的看著它切割生活、嘲弄意義,而無能為力。更糟糕的是,在這種光景中,人們卻仍使勁的互相傾軋、彼此折磨。
我想像著卡夫卡式的一幕。一群乘客莫名其妙的出現在一輛無人駕駛的巴士上;他們不怎麼清楚自己是如何搭上巴士的,但是每個人剛上車的時候都趕緊找個位置坐下,挺把這旅程當一回事。不久,他們為了打發時間開始玩紙牌;他們愈玩愈當真,為了計較輸贏而爭得面紅耳赤、甚至互相咒罵;牌局的輸贏仿佛成了此行的目的。不時有人忽然自牌局中消失,眾人短暫錯愕之後,馬上有人補上加入牌局,似乎維持牌局的熱鬧比人的來去更重要。另有一群人激烈的爭辯巴士的去向,予人一種錯覺,好像巴士的路線會因為他們爭辯的結果而改變。還有一群人打得頭破血流搶駕駛座,然後把持著方向盤空轉一番,以為得志。
如果我在這臺巴士上,今年我要離開牌局,離開爭辯的口,離開空轉的手。就算不能改變巴士的走向,我也要尋找一個窗口,靠在窗口上靜默的想像。想像溫柔,想像和睦,想像在下一個巴士站與些許嚮往安靜風景的同好下車,開始不疾不徐的行走。其實這輛巴士並沒有禁止人下車。
如果在巴士上是人的一生,每個人必須上車,時間到了,也必須下台,能離開爭辯的牌局,找個想像的窗口,自己靜靜地想像,是一種福氣。
看清楚自己也必須下台的事實,以服務車上其他人的心態,不生氣平靜地言所當言,為所當為,不求目的,只求問心無愧的過程,最後自己也下車...這也是另一種福氣。
信仰的人有福了,心中無徬徨,因為知道下車後會到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