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求父平反為母正名元配女出書 寫任顯群一生 大房打破沉默 奪回歷史詮釋權 任、顧背德之戀 柏楊:滲著血和淚
2011/09/15 12:08
瀏覽6,848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求父平反為母正名元配女出書 寫任顯群一生

  • 2011-09-15
  • 中國時報
  • 【蘇瑋璇、黃樹德/台北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585/112011091500132.html

前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任顯群與二房顧正秋的感情故事傳誦一時,元配章筠倩選擇終生隱忍,但她的小女兒任治平最近打破大房半世紀的沉默,口述出版《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顛覆一代青衣顧正秋過去給人的印象。她說:「我對她已經算很客氣了,我寫出來的都是事實。」

     

「我父親做了很多事,現在人們卻只記得他是紅伶的丈夫。」任治平感慨說,父親發明統一發票、愛國獎券,扭轉國家財政頹勢,現在幾乎沒人知道。

     

任治平說,當別人介紹她是「任顯群的女兒」,有人問:「那你是任祥的大姐囉?」她解釋是大房女兒,反被問「妳母親是不是死在大陸?」

     

任顯群的遺產絕大多數留給二房,大房僅繼承二分之一的特留分四百萬。任治平說,爸也許把他們兄弟姊妹四人想得太有能力了,才沒留什麼給他們。

     

任治平說,母親一輩子為「顧全大局」,百般忍讓,每當子女心生不平,章總說:「鬧得滿城風雨對你父親有何好處?」終生選擇以沉默守護丈夫。

     

任治平說,父親財產生前大多已過戶給二房,「我看到並不難過,反而很同情我爸。」顧正秋曾說她並不知遺囑內容,任治平反駁,遺囑中寫著,台北地方法院持一份、顧正秋持一份,「她怎麼可能不知情?」

     

隨時光流逝,任治平對顧正秋「已沒感覺」,反倒是當年視顧正秋為知己的大姊景文受傷最重。顧正秋的小孩稱章筠倩「阿姨」非「大媽」,任顯群曾問任景文怎麼稱呼顧,景文理直氣壯答:「我就叫她顧正秋呀!」

     

建國百年,恰巧是任顯群百歲冥誕,任家子女為半世紀前捲入白色恐怖入獄的父親申請平反。民國四十四年,任顯群因包庇匪諜、知情不報的罪名入獄,判刑七年,蹲了兩年九個月苦牢才假釋出獄。

     

任治平今年從香港返台,為父親申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補償,以任顯群坐牢時間換算,約可得二百多萬元賠償金,卻被告知已過申請期限。任家子女願意放棄賠償金,就盼取得一紙證書,讓父親得以昭雪沈冤。


採訪側記 大房打破沉默 奪回歷史詮釋權

  • 2011-09-15
  • 中國時報
  • 【黃樹德、蘇瑋璇】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585/112011091500133.html

上了年紀的台灣人對任顯群與顧正秋的愛情故事,多略有所聞,也知道他們有一個會唱歌的女兒任祥,卻鮮少人知道,顧其實是二房,正宮大房另有其人。任治平出書目的就是「宣告主權」,點醒大家誰才是任顯群的元配髮妻。

     

顧正秋被譽為一代青衣,藝術成就倍受肯定,達官顯要的戲迷不少,與藝文界往來久遠且密切,兒女又在台灣發展。加上任顯群當年被關,外傳是太子蔣經國追不到顧正秋所致。種種緣故,讓顧正秋掌握了這段感情的解釋權。台灣人只識顧正秋,不知有章筠倩,其實一點都不奇怪。

     

章個性低調,兒女又在海外,社會關係遠不如二房綿密,時間一久自然被人淡忘。顧正秋身為當事人,不願多談大房,只說任顯群,也是人之常情,但對大房子女卻是莫大不堪。任治平明明是大房所生,外界卻下意識認為顧正秋就是她媽,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出書回擊也不令人意外。這就是人性,畢竟媽媽的苦,女兒最清楚。

     

任顯群創建統一發票、愛國獎券,穩定了台灣財政。半個世紀後,台灣由貧變富,卻鮮少人知道這段歷史,反而是他的感情故事被人不斷傳誦,最後連兒女也捲進。任顯群地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後悔?


名伶陰影下 母子關係常被弄錯

  • 2011-09-15
  • 中國時報
  • 【黃樹德、蘇瑋璇/台北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585/112011091500135.html

一代青衣顧正秋明豔動人,儘管丈夫前台灣省財政廳長任顯群與元配章筠倩從未離婚,可是章筠倩為保護任顯群形象,生前婉拒所有媒體訪問,以致外界幾乎忘了大房的存在。任顯群過世時,二房顧正秋儼然是未亡人,許多人因而誤會任家孩子的媽都是顧正秋。

     

章筠倩的小女兒任治平最近口述出版《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房子女常被誤會為顧正秋的孩子。

     

任治平是任顯群最疼愛的小女兒,直到讀大學才知道父親與顧正秋的故事。她回憶,讀大一時,學校聖誕節要演戲,一個文學院的同學來找她借唱平劇的戲服,她覺得莫名其妙。回家後把這事當趣聞,告訴父母親,結果兩人都沒應聲。原來大人心理有數,外面也傳得沸沸揚揚,只有小孩子渾然不覺。

     

還有一次,記者打電話到任家,治平的大姊接到,記者恭喜任家又多了一個孩子,她也不曉得對方說什麼,「只能說他撥錯了電話」。算算時間,當時正好是顧正秋長子任和鈞出生的時候。

     

《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請知名媒體人趙少康寫序,趙見多識廣,但也誤以為任治平是顧正秋的女兒。

     

不僅子女被叫錯媽,連章筠倩自己也碰過。民國六十七年政府宣布新竹玻璃民營化,顧正秋的大兒子任和鈞與新光創辦人吳火獅爭得很厲害。農曆年喝春酒,章筠倩參加吳火獅家宴,吳聽到「任顯群太太」來了,特別向她致意。吳向章說:「任太太,我以前跟妳先生是好友,妳兒子跟我都是自己人,何必鬥呢?」章啼笑皆非,只好澄清:「和鈞是顧正秋的兒子,我不便過問。」


任、顧背德之戀 柏楊:滲著血和淚

  • 2011-09-15
  • 中國時報
  • 【汪宜儒/台北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585/112011091500134.html

任顯群的女兒任治平出版《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求父親名譽平反、也求母親地位的正名。曾替顧正秋整理回憶錄又寫下《奇緣此生顧正秋》一書的作家季季說,「從當年他們交往至今,顧正秋就對於相關一切非常低調。」

     

面對《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的出版,季季對任治平在書中對自己母親境遇的不平與平反,她說:「人之常情。」但一九九九年出版的《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與二○○七年《奇緣此生顧正秋》中,對任顯群、顧正秋的戀愛都有專章著墨。

     

顧正秋在回憶錄中談到,自己儘管知道任顯群有婚姻關係,卻仍義無反顧。當時許多親友勸阻,但任顯群面對眾家親友說了一句話:「你們的好意我們全明白了,但這是我們的私事,還是我們自己決定吧!」說完兩人深深鞠躬離開,隨即秘密結婚

     

消息一出,有人生氣、有人將信將疑,顧正秋在回憶錄表示,「為了愛情與長相廝守,總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任顯群之後因「知匪不報」而入獄,但他與顧正秋的愛情仍延續,除了書信往返,任顯群在獄中寫下劇本《小秋墓》,內容影射兩人認識、戀愛到結合的曲折。更透過劇中男主角遺言「兩人永遠相愛,生死都要同穴。」

     

任顯群獲釋出獄後,兩人移居金山農場,作家柏楊某次探望了他們,後來在《自立晚報》發表文章,以冷暖人間為題、兩人並肩走過艱難時期為骨架,寫道「滲著血和淚的愛情是不朽的」,替這段感情下註解。


章筠倩死要同穴 只等到…衣冠塚

  • 2011-09-15
  • 中國時報
  • 【黃樹德、蘇瑋璇/台北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585/112011091500013.html

任顯群與顧正秋的感情曝光後,有一天晚上,他叫醒兒女一起跪求元配章筠倩原諒。章「顧全大局」不吵不鬧成全,後來她遠走美國。過世後,兒女依遺願在其墓穴旁做了一個任顯群的衣冠塚,象徵「結髮伉儷死能同穴」。

     

任顯群、章筠倩當年一個有未婚妻、一個有未婚夫,卻不顧家人反對,私奔到日本結婚,感情非常好。民國卅八年到台灣,兩人經常一起看顧正秋唱戲,顧也常到任家走動。沒想到後來關係變質,顧成為章心中永遠的痛。

     

章、顧本就認識,章成全任與顧,任則扮演「交通警察」,刻意讓兩人保持距離。民國五十五年,任顯群的母親在台北病逝,名份之爭浮出檯面,導火線是訃文怎麼發。最後,顧的名字列在章下面才勉強解決。章、顧多年未見,喪禮上第一次碰頭,這中間還有段插曲。任治平說,媽坐著,顧正秋要求媽走到中間跟她見面。我反對:「不行,當然應該她走過來見媽。」後來顧終於走過來與章相見。

     

民國六十四年任顯群健康走下坡,沒多久發現罹癌。任治平說,當時陪先生返台講學的大姊自己掛主治醫師的號,才得知爸的病是癌症。她聞訊飛回台灣,任顯群卻不讓見,她氣壞了,質疑「我不知道你為什麼坐一個不准女兒探望的牢!」揚言要開記者會,任顯群沒法只能讓她來探病。任治平後來又為探病事,與顧正秋發生一連串不愉快。

     

任顯群過世後,埋在金山農場,任治平的大姊有次回來掃墓,守墓人告訴她,墳墓已遷移,她非常不高興,因為沒有告知他們四個子女。後來有人說是風水師建議,認為家庭、事業不順都是因墳方位不對,於是改葬他處。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人物
自訂分類:富貴如浮雲
迴響(1) :
1樓. groggy
2024/07/16 00:21
當然不順搶人丈夫,哪來太平。愛情不過是私慾罷了(groggy.gurgle-04@icloud.com)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