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怎能允許「就是不繳稅」 欠稅名醫丁民峰 遭裁定管收 欠稅千萬 牙醫求發禁奢令節慾 商業司不作為 鬧劇難了
2011/09/02 15:53
瀏覽80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怎能允許「就是不繳稅」

聯合晚報╱社論

一個是名醫,一個是人氣鼎盛的豆漿店,最近都因漏繳稅而被開罰。如果說政府祭出鐵腕是為了殺雞儆猴,正足以說明民間漏稅、逃稅情形不少。租稅公平本來就是政治改革的重大目標之一,政府制度面的稅改尚未成功,執行技術面的「抓漏」也該好好修理一下。

知名眼科醫師丁民峰欠稅欠到台幣4000萬元那麼多,之前被下了禁奢令,已受各方注目,卻還是出入招搖。昨天執行署聲請將他管收,經法院裁定,關進了台北看守所。丁渝民說有誠意還錢,但還是強調稅制不公,這真不知從何說起。很多專業人員自行開業,收入申報為「執行業務所得」,已經享有高額度的成本扣除;而大醫院裡的醫師,和醫院之間是僱傭關係(應申報薪資所得),還是合夥人關係(執行業務所得),一度曾引起前衛生署楊志良的指責,還涉及追溯補稅等爭議,立委也說應全面清查。簡單說,多數連一塊錢稅都逃不掉的上班族,才有資格怨嘆稅制不公呢;當初連汽車牌照稅都不繳的大醫師,實在沒理由抱怨這麼多。

至於阜杭豆漿店事件,也夠曲折了。一般賣燒餅豆漿的,幾乎都在「本店依法免用統一發票」的模式下進行買賣,但阜杭豆漿店的人氣,堪稱台北美食地圖上的一個「景觀」,說是業界龍頭亦不為過,被國稅局盯上其來有自。老店老作風,希望比照過去核定課稅的模式,但老實說,開發票本來可作為老店轉型的契機,多繳稅轉嫁給消費者也未必會招致顧客不諒解。卻如果繼續「抗稅」,於「人氣No. 1」的形象未必有利。

台灣稅制不公之處實在太多,從過去的促產條例租稅優惠,到如今馬英九和蔡英文為競選而爭相提「土地正義」,多少大漏洞待補。如今一個豆漿店因不開發票而被罰款,有人也許覺得抓小放大。但從民眾心理而言,繳稅這件事本來就是「不樂之捐」,至低限度要執行公平,才能稍減低一點不服氣的感覺。那些「就是不繳稅」的負面事例,像是國庫忘了關的水龍頭,政府是該積極處理了。

【2011/09/02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怎能允許「就是不繳稅」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566197.shtml#ixzz1WmNEvSba
Power By udn.com
欠稅名醫丁民峰 遭裁定管收
  • 2011-09-02
  • 中國時報
  • 【李忠憲/新北市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2/112011090200176.html

日前遭媒體踢爆欠稅四千三百多萬元,被下禁奢令的眼科雷射達人名醫丁民峰,仍搭名貴轎車代步,昨日遭法務部板橋行政執行處約談後,以丁還款計畫空洞不具體,同時也未提供擔保,向板橋地院聲請管收,法官於晚間十時許裁定管收,隨即送進台北看守所。

     

丁民峰今天凌晨在被送到看守所前表示,他對國人及社會感到抱歉,對於所欠款項將會盡力補足。他同時說,他認為這個事件是因為稅制不致,認為應該要趕快修法。

     

板橋行政執行處原本預定於今日約談丁民峰,丁提前於昨日上午九時,由律師陪同到執行處說明,並當場提出四百萬元支、本票,年底前再歸還六百萬元,剩餘三千三百多萬元彩為期五年,分六十期的分期付款計畫。

欠稅千萬 牙醫求發禁奢令節慾
  • 2011-09-02
  • 中國時報
  • 【陳志賢/台北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2/112011090200172.html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昨天公布第六波欠稅大戶檢舉名單,共有六人上榜。其中首次有義務人主動要求執行處核發禁奢命令,她是台中市「怡慈」牙醫診所負責人陳雅慧,因積欠虛報健保費罰鍰一千多萬,她希望能藉禁奢令控制她的奢華開銷,節儉過日子,早日還清欠稅,執行處已對她按月扣薪,已還款近二百萬元。

     

行政執行署指出,已接獲兩件筆民眾檢舉,前駐美大使夏功權的妻子,也是已故股市名人黃任中的姊姊夏黃新平,欠稅十億多元,被民眾檢舉在今年一月二日到君品飯店用餐,目前由台北執行處處理中;另名欠稅大戶何石城,被檢舉開賓士車,經營錢莊放高利貸,已由板橋執行處查證中,不排除向法院聲請裁定管收。

     

執行署昨日第六波公布的禁奢檢舉名單,除陳雅慧外,另有桃園縣民林振統、新竹市民陳自明、彰化縣三合油品負責人陳德財、彰化縣民李明諒(原名李國奇)、台南市民吳昆山等共六人。

     

執行署呼籲民眾踴躍檢舉他們的奢華行為,只要經法院裁定管收,檢舉獎金最高為一百萬元。



商業司不作為 鬧劇難了

聯合晚報╱記者曾桂香、沈明川/特稿】

SOGO股權爭奪戰,已經演變成一場拖棚歹戲。這十年來,政府的行政及司法公權力,到底在這場爭鬥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乖乖繳稅的小老百姓,看著各派人馬各自聘請高竿的律師團長期對抗,爭取自己的經營權,但消費權益、股東權益,在這場鬧劇中,到底受到什麼樣的保障?

雖然股權戰爭是一般商業競爭下產物,得從民法中的商事法源中去討論,但經濟部商業司的行政系統、司法體系的法院系統的表現,實在讓人大失所望。行政系統從中央到地方,似乎都一付事不關己、不願沾鍋的態度,SOGO是一家如此大型的百貨公司,再加上涉及上市公司遠東百貨,我們行政及司法系統,能夠如此消極嗎?

經營權之爭的戲碼一再上演,也凸顯出現今行政管理與法院審理上有嚴重問題,與民眾對公權力的公義期待落差太大。

這中間涉及該改革的制度很多,包括現行被動的商業登記制度,管生不管死,被動只接受登記,沒辦法做主動的公司董監事是否符合事實的查核,但商業司真有那麼大權力及那麼多資源可以做此工作?這又是制度上的問題,商業司層級不高,卻要管如此複雜、且有司法層次的業務,商業司官員當然也有難處,更有人認為這個SOGO 案甚至可以做為商業法的法律博士論文的最佳研究案例;這場經營權之爭總有法律上對的一方與錯的一方,如果政府公權力繼續慢條斯理在釐清案情,不拿出積極作為,等到「水落石出」時,真正的權益人的權益恐怕早已喪失大半。

【2011/09/06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商業司不作為 鬧劇難了 | SOGO經營權之爭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573517.shtml#ixzz1X9vsSJ5B
Power By udn.com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