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假捐贈真逃稅高市國稅局追稅2500萬 股利入私募基金 節稅踢鐵板 捐贈抵稅虛報 遭起訴 欠稅大戶怕管收 5天還1200萬 0.1坪800萬 勇哥交易破局
2011/05/17 18:29
瀏覽1,02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假捐贈真逃稅高市國稅局追稅2500

·          2011-05-17 01:15

·          中國時報

·          沈婉玉/台北報導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517000664&cid=1206

 

「假捐贈、真逃稅」事件層出不窮,高雄市國稅局提起行政救濟相關案件共有14件,其中2案為國父紀念館「少數民族服飾捐贈」案,經國稅局復查後,共計需補稅2500多萬元,高雄市國稅局局長何瑞芳指出,國稅局上周駁回14件「假捐贈、真逃稅」的行政救濟案件,富人們利用捐贈少數民族服飾、綠美化工程、教學軟體與課桌椅等實物的方式來抵稅,分別逃稅51萬元到近千萬元。

 

其中,5件綠美化工程案、1件教學軟體案與6件課桌椅案,除補稅外,可能還涉及偽造文書等罪。此外,新竹縣政府由納稅人出具的官方機構鑑價證明,認定該批少數民族服飾價值28百萬元。但國稅局從相關憑證中查出,這批少數民族服飾買入價格只有780多萬元,和鑑價相差2千多萬元。

股利入私募基金 節稅踢鐵板

·          2011-05-17 01:13

·          工商時報

·          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營利事業除權分配股利,竟與其公司的股東共同募集私募基金,迂迴規避營利所得,而其股東又匿而未履行誠實報稅責任。這種「節稅行為」,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國稅局應歸屬該股東營利所得,覈實認定,加以補徵應納稅額,並據以裁罰。

 

5月是所得稅申報季節,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針對合勤科技公司朱姓董事長的妻舅白常生,涉及規避稅負,判決白常生敗訴;本件仍可上訴。

 

判決書指出,白常生申報民國94年度綜合所得稅,經台北市國稅局查獲,白某948月間將所持有合勤股票2,600張,轉讓予兆豐投信經理的「兆豐國際精選優質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國稅局查核後認為,白某蓄意安排移轉94年度合勤分配的股利8711,872元,不當規避稅負,按所得稅法規定,依實質課稅原則,將其所得歸正核定取自合勤營利所得871萬餘元,除歸課核定白某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為1,2154,183元,補徵應納稅額3036,525元外,並依法按所漏稅額處以0.5倍罰鍰計1518,262 元。

 

兆豐投信經理該私募基金,後來被金管會發現是為特定人避稅的操作行為,與准予兆豐投信私募基金的意旨不符,因此函令兆豐投信終止租約,並進行清算。

 

北高行判決指出,金管會監管的作為,更證明兆豐投信無法對主管機關陳明其成立基金的投資策略及營運方向,而其經理該私募基金的目的,就是在為白某等特定人避稅而已。

 

因此,該判決指出,關於該私募基金獲配的股票股利、現金股利,都應該歸屬於實質經濟獲益的白常生。

捐贈抵稅虛報 遭起訴

·          2011-05-17 01:13

·          工商時報

·          記者陳懷瑜/台北報導

 

 

高雄市國稅局長何瑞芳16日表示,民眾以捐贈方式規避繳稅,若是鑑價單位出問題,納稅人只需補稅不受罰,如果所捐贈相關文件涉及違造文書者,會遭檢察官起訴,涉及刑責,納稅人會節稅不成反犯罪,得不償失。

 

何瑞芳指出,高雄市國稅局統計近期捐贈抵稅不實,而遭國稅局剔除要求補稅的行政救濟案件高達14件,其中僅2件是因為納稅人捐贈少數民族的服飾,申報捐贈金額2,806萬元,國稅局後來查獲原始購買憑證之後,僅核定785萬元,因此要求補稅715萬元。

 

上例捐贈金額與購買金額相差過大,國稅局說,是納稅人取得捐贈物品鑑價憑證所致,鑑價單位必須負起造成國庫短徵稅收的責任,所以未對納稅人開罰。

 

至於另外14件捐贈案件中,分別有綠美化工程、教學軟體、課桌椅的捐贈,期間甚至有發生納稅人提供不實的價款作為捐贈憑證,因此遭到檢察官起訴,總計這段期間,納稅人以不實捐贈價值方式,造成國庫短徵稅收高達2,526.9萬元。

 

何瑞芳強調,納稅人進行捐贈時,必須誠實提供採購原始憑證,許多人喜歡捐贈一些特殊文物,造成採購價與可以核定價款很大價差,進而規避應納稅款。國稅局一旦發現異常者,一定透過查稅的手段,剔除超額認定抵稅額度,並要求納稅人補稅,如果涉及不法情事者,也會配合司法單位查核,將得不償失。

 

欠稅大戶怕管收 5天還1200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白錫鏗/連線報導】

2011.05.18 02:37 am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6343325.shtml

 

「禁奢條款」今年正式施行,台中市袁姓欠稅大戶面對催繳都一直喊窮,被祭出禁奢條款;他擔心被管收,五天內就還清一千兩百多萬元的欠稅,成為禁奢條款發威首例。

 

行政執行署今年公布首批符合禁奢條款的檢舉名單,目前已公告包括吳樂天等九十九個欠稅大戶;其中八人被各地行政執行處發出禁奢命令,有六名欠稅大戶被檢舉進出高級餐館、購買精品。

 

行政執行署指出,台中行政執行處列為欠稅大戶的袁人偉,疑有高消費刷卡紀錄,且有大筆資金買屋;行政執行處本月六日對他發出禁奢命令,限制他單筆消費不得超過兩千元、禁止進入四星級以上的旅館、酒店,連KTV都不得進入。

袁人偉在收到公文後,本月十一日就主動到執行處繳清原本積欠的所得稅及罰鍰,總計一千兩百多萬,立即收回國庫。

 

禁奢條款施行後,第一個違反禁奢命令而遭法院裁定管收的大葉高島屋前董事長葉松根,已經七十二歲,被管收在彰化看守所後,血壓、身體狀況不穩定;雖然管收期限有三個月,日前在家人協助繳納部分款項,並擔保分期後,已先行釋放。

據了解,葉松根欠繳的稅款有九千多萬元,家屬先繳納三百五十萬元,承諾未來採分期方式、每個月繳納十萬元。依葉松根積欠金額及分期方式,約需七十五年才能清償完畢。

 

不過,稅捐稽徵法在四年前修訂的「大赦條款」,明定修法前的欠稅追討期限到明年三月五日;葉松根再繳納不到一百萬元,積欠的數千萬元稅款就可一筆勾銷。

2011/05/18 聯合報

 

 

0.1800 勇哥交易破局

 

【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

2011.05.18 02:37 am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6343254.shtml

 

房市投資大戶「三黃一劉」(黃勇義、黃文雄、黃家進、劉月釵),最近接連在房產事上「踢到鐵板」:標下「帝寶」的劉媽媽趕不走原住戶,黃家進則遭控詐欺,黃勇義也因貸款不易、錯失交易,黃文雄則被國稅局查稅,消瘦了五公斤

「劉媽媽」劉月釵一月以二點七億元標得北市仁愛路「帝寶」法拍屋,不過原屋主山霖汽車家族不搬遷,劉後來擬花一筆錢希望原住戶搬走,但她名氣太大,引來各方人馬覬覦,協調未果。

 

國稅局三月時已對房市投資大戶「三黃一劉」啟動查稅追緝,綽號「雄哥」的黃文雄,因不時遭國稅局來電「問候」,龐大的壓力,讓外表雄壯的他最近瘦了五公斤,乾脆暫時收山不做了。原本他還想競逐北市房仲公會下屆理事長,現在也決定不選了。

 

在網路上被稱為「炒房教主」、「帥過頭」的黃家進,昨天遭曾合作過的股東指控,黃透過網路揪團集資炒房,但獲利後翻臉不認帳,涉嫌違法吸金、詐欺、逃漏稅。黃家進除了喊冤,還指這些股東是挾怨報復。

 

至於綽號「勇哥」的黃勇義,房仲業者指出,年初勇哥原欲以每坪六百多萬元、總價二點二億元的高價取得SOGO百貨復興館附近的「太太包子店」,但昨天傳出勇哥目前因被稅捐機關釘上,貸款不易,再加上該店面突然殺出一個畸零地主,實際僅0.1的地開價高達八百萬元,讓該筆交易破局。

2011/05/18 聯合報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真正是豈有此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