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白粉、大麻、幌頭丸
2009/09/15 15:13
瀏覽2,522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吸食毒品 害人害己 希望社會有識之士大家一起攜手同心來解決此一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

白粉、大麻、幌頭丸

韋基舜

September 14, 2009 12:00 AM | 

世界日報

一九四八年,上海人紛紛來港,聚居港島北角,北角當時乃有「小上海」之稱。

且說四八年上海癮君子來港後,帶來食白粉風氣,本地同好才染上食白粉(海洛因),但仍未普遍。

及至五十年代才開始流行。由此開始,五、六十年代,九龍城寨開有白粉檔,橫街窄巷,「道友」穿梭其間。

記得六十年代,有一次,警署同寅宴請我,蔡炳龍探長找來一個「道友」,表演如何以「高射砲」方式吸毒。只見那「道友」把一根香煙內的煙絲取出,填入白粉,燃點後,仰天伸頸,閉目狂吸,流露一派「無以上之」的享受神情。由此可見,當時已十分流行食白粉。

禁煙後,「道友」只能靠白粉「頂癮」。過了一段日子,大麻這毒品,從外地流入香港。當時,海外種植大麻和吸食大麻十分普遍。但在香港是新鮮事。大麻的流入,香港癮君子趨之若鶩。

一九六四年,我任藥行商會會長。港府有意立例管制中藥,我代表藥行商會向政府提出免管制。經我據理力爭後,達成決議,舉凡明朝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中有的中藥,均不受管制。但不久,有聰明人在九龍天橋底種植幾百株火麻仁。火麻仁是大麻的一種,一直以來,華人用來製作涼茶。後來更發現《本草綱目》中列有罌粟殼。最終,火麻仁及罌粟殼亦受到管制,但近年來,仍發現涼茶鋪有賣火麻仁茶。

時移勢易,現在是「幌頭丸」、「K仔」這些軟性毒品充斥氾濫成災。

鴉片與白粉

韋基舜

September 13, 2009 12:00 AM | 

世界日報

中國人吸食鴉片,南轅北轍。

南方以廣東為例,喜抽大煙食鴉片煙膏,對「雲土」情有獨鍾。

「雲土」產自雲南,雲南接壤緬甸、寮國、越南,為熱帶氣候,土壤宜於種植罌粟花,果實提煉成鴉片,為癮君子首選。

鴉片煙膏亦有分級,就以當年林則徐「虎門銷煙」後,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亦有提及從英商手上搜獲「小公斑」、「公斑」、「白土」及「金花」四種鴉片。「小公斑」與「公斑」又名「烏土」,當年產於印度孟加拉,為鴉片的上品,尤以「小公斑」最高檔。「白土」次於「公斑」,產於印度馬爾瓦一帶。「金花」最次,產於土耳其。

廣東老煙槍鍾愛的「雲土」,為一兩裝,用方寸小瓦罌盛載,十分精緻。花不起錢,橫床直竹抽鴉片的人,退而求其次食「紅丸」。

北方以上海而言,癮君子不抽大煙,卻吸食海洛因(俗稱「白粉」) 。吸食白粉置於錫紙上,下以火苗烘,然後用吸管吸食,亦有夾置於香煙內,吸煙時一併仰天吸食,謂之「高射砲」 ,亦有變本加厲者,把海洛因溶於水中,打白粉針。

 

天下間,任何地方都會有吸毒者。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小說,筆下的福爾摩斯是一個「雙料」癮君子,不單只吸食鴉片,也食海洛因。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毒品之害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