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牠是無辜的 小蛇「赤背松柏根」沒有毒 砸2.4億復育 八色鳥回得來嗎 保育爭議/千方百計誘鳥 只為喀喳一瞬間
2014/04/27 08:05
瀏覽98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牠是無辜的 小蛇「赤背松柏根」沒有毒  

 
台東低海拔常見的無毒蛇「赤背松柏根」。
記者尤聰光/攝影

天氣回暖,冬眠蛇類紛紛甦醒外出覓食,不過,台東低海拔常見的無毒蛇「赤背松柏根」,因民眾誤認為毒蛇,常枉死在棍棒下,有專家呼籲應加強民眾教育,以免造成部分區域生態失衡。

天氣逐漸回暖,冬眠蛇類紛紛甦醒外出覓食,台東地區消防單位捕蛇勤務暴增;消防人員表示,在台東低海拔地區常見的無毒蛇「赤背松柏根」,原住民語叫作「LA DE GU DE GU」,意指喜歡遊走在很低地方的蛇,所以這種蛇最愛出現在田間、住家旁,因為顏色太鮮麗,常被誤為毒蛇,惹來殺身之禍,曾1天有5條蛇被打死紀錄。

研究台灣蛇類的畜產試驗所台東場場長朱賢斌表示,赤背松柏根雖非保育類動物,但專吃小型鳥類及蜥蜴蛋,有一定生態平衡效應,倘若過度濫殺,部分物種一旦壯大,勢必衝擊區域性生態平衡。

專門研究爬蟲類的黃文山博士,過去在蘭嶼曾觀察到,赤背松柏根專喜歡吃綠蠵龜的蛋,還獨創「開罐式吃蛋法」,牠不硬吞整顆蛋,而是把蛋黃吃掉獨留蛋白,這項發現還躍上國際期刊。

朱賢斌說,赤背松柏根頭部呈圓形,和其他成菱形或三角形的毒蛇頭部有明顯差異,且赤背松柏根身形最大到90公分,屬小形蛇,背部到尾部還有漂亮的紅棕色縱帶。

朱賢斌表示,赤背松柏根遇到驚嚇時,雖略有攻擊性,但為求自保,還是會逃之夭夭;台灣蛇類約有40幾種,無毒的占一半以上,往往這些無毒蛇易遭受池魚之殃。

部分民眾對蛇的認知不足,往往看到有蛇出沒,不論有毒無毒,常直接打死,像赤背松柏根這樣有益生態的小蛇,常死於民眾亂棒之下,很可惜。

閱讀秘書/赤背松柏根

赤背松柏根,學名Oligodon formosanus,中文俗稱台灣小頭蛇、花秤桿蛇,是台灣常見無毒蛇類,主要分布離島蘭嶼、台灣全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地區及中國大陸東南與西南各省,牠以綠蠵龜卵,小鳥及蜥蜴蛋為主。

牠的身長約60至70公分,最長可達90公分,頭部呈圓形,背部至尾端有明顯紅棕色縱帶,屬非保育類物種。

資料來源:畜產試驗所台東場場長朱賢斌



全文網址: 牠是無辜的 小蛇「赤背松柏根」沒有毒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38193.shtml#ixzz302Z6WmUJ
Power By udn.com

 

 

讓八色鳥回家 以舊金山為師

 

聯合報報導,水利署投入二點四億經費,希望讓湖山水庫再看到八色鳥回來築巢。只是目前還看不到八色鳥蹤跡,因此有人懷疑這項生態復育投資可能失敗。

生態復育是長遠的計畫,八色鳥現在沒有出現,不代表未來一定不會出現。只是,這項計畫花了二點四億,應該有充分的八色鳥棲地專案計畫在網路上供民眾點閱,讓社會大眾知道,我們政府對於生態復育有著縝密與透明的策略計畫。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民眾或環保團體的配合與關注。

若以美國加州舊金山南灣鹽田復育計畫為例,此係五十年的復育計畫;於二○○三年開始執行,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專案經理告訴筆者,他們最大的成就是,截至目前沒有任何爭議,而且有明確成果。重要原因是,計畫執行前,除邀請世界知名的生態復育專家,提供計畫執行方向;同時花了兩年時間,討論復育的目標是什麼。經過與聯邦、州與地方政府不同機關、環保團體冗長的討論,得出「復育」、「洪水管理」、「公共參與」三大目標。

為達成這三個目標,由聯邦(保育局與陸軍工程處)、加州政府(海岸保育局與漁獵局)、地方政府(主要為阿拉米塔郡與聖塔克拉水區),以及私人基金會(因為基金會也捐了二千萬美金),組成專案執行團隊;這還不包括外圍相關組織在內,例如灣區保育與發展委員會、灣區自行車道專案、環保局水局管制委員會,以及在地相關的地方政府。所有的計畫內容與工作成果都上網;而且每年都會固定舉辦公聽會,在計畫執行前、中、後,都讓民眾與相關團體有參與和表達意見的管道。由於該計畫的生態復育目標和氣候變遷議題密切相關,無形中又擔負另一個重任。

台灣執行生態復育計畫不妨師法舊金山南灣鹽田復育計畫,以獲取更多民眾與環保團體的共識、參與和支持。

【2014/05/0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讓八色鳥回家 以舊金山為師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59269.shtml#ixzz3107qzU9D
Power By udn.com

 

 

砸2.4億復育 八色鳥回得來嗎

 

天敵獼猴偷吃八色鳥的蛋,也被認為是八色鳥減少的原因。
記者劉明岩/攝影

經濟部水利署興建湖山水庫,砸了兩億四千多萬元辦理八色鳥生態復育計畫,但水庫去年八色鳥監測數卻掛零,政府砸大錢能喚回八色鳥嗎?各方都在看。

湖山水庫位處斗六丘陵,正好是八色鳥全台密度最高的棲地,曾因生態保育界數度抗爭停工,直到水利署允諾辦理生態復育才復工,復育計畫從二○○七年開始執行到今年底。

其中,一百八十隻食蛇龜安置到特生中心,八色鳥及其他鳥類只能儘量減少干擾,設置濕地及復育原有森林,希望遷移的物種重返棲地。

水庫施工造成溪澗淤積,看不見八色鳥覓食的身影。
記者劉明岩/攝影

八色鳥是復育旗艦物種,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長林瑞興領導監測結果,十年前斗六丘陵有兩百廿二隻,水庫區有卅隻,去年水庫區掛零,丘陵只剩四十一隻。

林瑞興認為,水庫施工必然造成庫區的八色鳥監測急遽減少,周邊斗六丘陵也同樣遞減,加上還有猴子、蛇等天敵,八色鳥處境危機重重。

林瑞興認為,復育棲地的效果儘管有限,卻是搶救生態損失逼不得已的手段,「八色鳥還是有可能再飛回來」,這個例子,提供大型工程開發對於生態保育的新思考,畢竟生態損失的成本太高,很難去挽回。

湖山水庫工務所人員也樂觀認為,八色鳥只是暫時遷移,水庫完工、棲地復育後,「有可能還會回來」。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常務理事陳清圳認為,這項復育計畫「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全世界幾乎沒有成功案例。」他這幾年監測結果,其他棲地八色鳥並未增加,顯示未遷徙他處,正是八色鳥面臨消失的警訊。

【2014/05/06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砸2.4億復育 八色鳥回得來嗎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56925.shtml#ixzz30tEkl0Iw
Power By udn.com

 

 保育爭議/千方百計誘鳥 只為喀喳一瞬間

聯合報╱記者陳雅玲/雲林報導

 

 

雲林縣林內鄉山區最近出現保育動物八色鳥的蹤跡,吸引大批攝影人士守候現場拍攝,現場除有人工造景,並有人提供麵包蟲引誘八色鳥,保育人士認為此舉不妥,雙方在臉書上筆戰。

「回伊、回伊!」雲林縣林內山區傳出今年第一聲八色鳥叫聲,讓生態界及攝影界為之驚喜,不少攝影人士蜂擁而至,只為捕捉這森林精靈的丰采。

八色鳥。
記者陳雅玲/攝影

「請勿干擾八色鳥!」實際走訪林內山區入口,立刻可以看到林務局南投林管處設置的警告標示,往前走不遠,就看見大批攝影人士聚集,20多個長鏡頭架設等待八色鳥出現。

現場有一根人為豎立的樹幹,上方還用姑婆芋、蕨類點綴造景,不久,「啪啪啪啪啪…」八色鳥跳躍的身影突然出現在眼前,一群人不斷按下快門,記錄這一瞬間。

覓食之後八色鳥隨即飛走,現場攝影人士又是苦苦守候,「等一下可能還要再放一些麵包蟲!」現場有人這樣說著,不久,果然有人在樹幹上放了幾隻麵包蟲。

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長張子見得知,認為攝影人士的舉動可能干預八色鳥生態,在臉書上譴責,部分攝影人士認為提供麵包蟲等食物來源,可能有助於八色鳥的生存與繁殖,並質疑鳥會一群人賞鳥同樣也是影響生態,雙方在臉書上引發激烈筆戰。

張子見表示,麵包蟲可能帶有病毒,而且習慣人類餵食後,八色鳥對人類戒心降低,萬一有人心存歹念,八色鳥可能因此被誘捕。

張子見也發現有攝影人士播放鳥音引誘八色鳥,此舉可能會讓八色鳥誤以為有競爭對手出現而感到精神緊繃,甚至妨礙到八色鳥求偶及繁殖行為,也會干擾到其他附近動物的生態。

雲林縣野鳥學會昨天邀集林管處、雲林縣政府、林內鄉公所等相關單位針對此事開會討論,林管處做出決議,將於2周內邀集相關單位商討舉辦大型宣導活動,並請保育警察加強巡邏。

【2014/05/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保育爭議/千方百計誘鳥 只為喀喳一瞬間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61855.shtml#104#ixzz315pde0Li
Power By udn.com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環保生態
自訂分類:環境保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