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面對美國應如何自處?
2011/04/26 12:31
瀏覽2,292
迴響7
推薦46
引用0

 

 

美暗示美牛問題不解決 免簽無望

美方知情人士透露,美牛問題嚴重衝擊台美關係,國務院亞太助卿坎伯等官員非常不滿台灣政府的處理;如果台灣不採取行動解決,不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諮商將無限期停擺,台灣民眾赴美免簽及台美引渡協定等也可能受影響。

他強調,馬英九總統聲稱會讓台美關係「零意外」,卻在牛肉這件事情上連續給美國兩次意外。

他指出,由於台灣未落實二○○九年十月簽署的牛肉議定書,美國原無意恢復TIFA諮商,坎伯上任後花了很多心力,好不容易說服貿易代表署等單位同意重啟諮商,台灣卻在最後關頭以驗出瘦肉精為由,將美國牛肉下架退運,致TIFA諮商被取消,坎伯感到挫折,也非常生氣。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日前說,他因為牛肉問題被華盛頓的老闆罵。

知情人士分析,「坎伯是美國政府對台灣最友善的官員」,雖不致因此次事件改變對台灣戰略重要性的認知,但肯定不會再試圖為台灣說服其他部會,安排工作優先順序時,也會把台灣放後面,「因為在台灣主動解決美牛問題前,很多涉及台灣的議題都不會有結果」。

這位人士強調,美國政府的立場非常清楚堅定,在台灣取消對美國牛肉不公平待遇前,不會恢復TIFA諮商,這種態度可能擴散到經貿以外領域,目前已確定美國不會派閣員級官員訪問台灣。

他批評,這次美牛爭議台灣政府的處理很差,任由當時衛生署長楊志良單挑美牛做文章,看不到任何協調。事後美國要求台灣採取行動,理應做出戰略決定的馬總統卻沒有作為,反而在等待美方改變心意,「但實際狀況是,美國不會改變立場」。

另一名熟悉台美互動狀況的人士說,美方認為,台灣政府為提高民眾對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支持,投下龐大經費及人力進行宣傳,但在美牛問題上卻毫無行動,看不出有心解決問題。

【聯合報 2011/03/17】

 

 

◎ 最好笑內容:

「安排工作優先順序時,也會把台灣放後面﹔在台灣主動解決美牛問題前,很多涉及台灣的議題都不會有結果」—— 說出這番話的人﹐真的是美國官員嗎?為何聽起來這麼像地痞流氓的恐嚇和威脅?

而所謂的「不公平待遇」﹐原來美國無法從中獲利就是受到“委曲”和“不公平待遇”﹐台灣就不是一個國家、台灣的人民就不是人和沒有人權啊?!原來講究“人權”的美國講究的只是他們自己的人權而已啊?!原來美國是一個這麼愛「賊喊捉賊」和「惡人先告狀」的國家啊?!

 

◎ 最可悲內容:

而在看到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日前說他「因為牛肉問題被華盛頓的老闆罵」﹐更是讓我火大!—— 短短的這句話﹐卻讓我似乎又看到列強佔領中國、英國佔領香港時那種頤指氣使、在餐館外掛著「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的景況(有看過甄子丹演出的《陳真》這部電影的人﹐就會知道那是一副怎麼樣的嘴臉)。看來﹐過了這麼多年﹐一些不知在驕傲些甚麼的洋鬼子還是沒有進化﹐就看一些炎黃子孫是不是還要繼續當洋奴、台灣在對方“敢於堅持其錯誤立場”時是不是敢於堅持自己對的立場了。

其實﹐被洋老闆罵又如何?免簽證拿不到又如何?工作機會被排在後面又如何?會比被迫卑躬屈膝繼續當洋奴、被迫進口可能有問題(而且就算「開始時沒問題」不代表「以後就沒問題」)的美國牛肉讓台灣人民食用更嚴重嗎?一些洋鬼子沒進化﹐我們炎黃子孫可不能跟著他們沒進化﹐繼續維持「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還要打恭作揖、叩頭稱謝」的局面。

真的有骨氣﹐被罵再多次甚至另謀高就都沒關係﹔沒有免簽又怎樣﹐不去美國都沒關係﹔安排工作優先順序時被放在後面又怎樣﹐不去美國工作都沒關係(美國政府、美國官員如果都如此當台灣和台灣人民是下等國、下等人﹐去了也只是面對更多的不公平待遇而已)…

 

先不論美國牛肉是不是有問題﹐單就買賣的原則而言﹐應是公平、自由、你情我願的﹐賣方要不要賣、買方要不要買﹐都是全憑自己意思﹐強迫不得的。而且﹐就算買了﹐如果商品有問題﹐還是可以退換貨的。但如果買賣和簽約是用威脅、恐嚇、逼迫…的手法進行和簽下的﹐那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不平等條約」。

必需符合以上原則﹐買賣才是「買賣」﹐不符合以上原則的﹐那就不是「買賣」﹐而是「恐嚇」是「勒索」是「搶劫」了﹔如果是「恐嚇」是「勒索」是「搶劫」還敢這麼大聲、大言不慚﹐就知道在對方眼中﹐根本就當台灣是殖民地、台灣人是他們的奴隸、下等人、實驗室裡的白老鼠(殺了也不用償命)甚至恐怕連狗也不如(他們恐怕都不會拿含有瘦肉精或有問題的牛肉去餵他們的狗)。

所以﹐就算美國牛肉品質世界一級棒、沒有任何問題、好吃又健康(?)甚至吃了還可以長生不老(?!)﹐但只要買方不想買﹐根本無須說明任何理由﹐這才符合買賣「公平、自由」的原則﹔如果美國一定要得到一個說法﹐不妨告訴對方:牛肉品質如何﹐是另一個問題﹐貴國這樣「強迫推銷/恐嚇/勒索/搶劫…」的態度﹐是我們不願購買和再談的原因﹐就如我們也常會因為小販或推銷員的態度不佳而不願購買一樣的道理。

 

而在這個和其他相似的議題上﹐台灣派出去談判的人態度如何很重要﹐因為他(們)代表著台灣和所有的台灣人﹐必須有禮也有腰桿子(外國人所謂的'have guts')、不亢不卑、寵辱不驚﹐要明確的讓對方知道:雙方必需先處在一個同樣公平、自由的地位﹐再來談其他的﹐無論是「美國牛肉進口台灣」還是其他議題。

另一方面﹐台灣政府若為了保護台灣人民而不怕得罪美國﹐台灣人民也必需成為台灣政府的後盾﹐例如:拒買、杯葛、抗議、連署…﹐到時美國在面對台灣代表和台灣人民時即使還想繼續裝聾作啞﹐也會變得不可能(例如:企圖以「台灣人民並沒有強烈反對」、「你們台灣政府不要﹐但你們的人民搞不好希望可以吃到美國牛肉」等的說詞來強迫台灣政府買單)。

而且﹐中國不是一直表現出「中國和台灣兩岸一條心」嗎?在這件事上﹐台灣也應該尋求中國的表態和聲援﹐並且可以從中國的態度看出:中國是真的把台灣當「親兄弟」﹐還是把台灣當成「(未來的)殖民地」。

(在美國如何對待台灣的議題上﹐海內外的台灣人和同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甚至是任何覺得此事不公不義的人﹐都有權為此事發聲和表達支持之意。)

 

◎ 延伸閱讀:美國對台政策真的正在改變嗎?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7) :
7樓. 向陽春
2011/06/27 18:30
有待共同努力!
台灣的民意,本來是對抗美國政府的最有力力量,可惜台灣的民主程度,尚未臻成熟。
多數台灣人缺乏「台灣主體意識」,台灣主體利益要靠台灣人民自己去維護,否則不要說美國政府要欺負,包括台灣自己的政府,也要「奴欺主」不是嗎?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面對台灣以及瞭解台灣情勢的人﹐我這篇是班門弄斧了﹐感謝你不吝指教。

也謝謝你的來訪和回應。 ^^

✽ 貓 ✽2011/06/28 11:47回覆
6樓. 蠻牛太太蔡湘宜 忙中作樂
2011/06/01 01:25
何時才能硬起來

若是自願低頭矮化

那不是謙卑退讓

而是可恥


沒錯。

在應該據理力爭的事上妥協和退讓﹐那叫「懦弱」﹐不是「謙卑」。

✽ 貓 ✽2011/06/01 13:15回覆
5樓. 成楚雲
2011/05/04 20:01
沒法度

只有政府立委 吃得了臺灣老百姓

美國只消稍事施壓予政府立委

臺灣人摯愛 含肉精的牛排 一定吃得到

看看往costco消費的人群 可見微知著

實在話 costco 是比國內他牌 來得規矩

謝謝你的分享。 ^^

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應該是人民的公僕、為人民的福祉把關﹐而不是獨裁者或是別國政府的傀儡。人民也應該成為政府的後盾﹐尤其如果這個政府還是個以人民福祉為優先的政府﹐不然﹐到頭來﹐吃虧的只是自己。

這樣的牛肉﹐再好吃我也不要吃﹐因為嚥不下﹐還不是瘦肉精﹐更是那口氣。

Costco是美國有名的連鎖量販店﹐有可能即使政府不入口它還是會自行入口﹐這點就不甚了解台灣的情況如何。無論如何﹐要吃美國牛肉﹐後果自負 —— 不只是有可能會吃到瘦肉精的後果(雖然可以抽樣檢驗﹐但一一檢驗似乎不太可能)﹐更是被當下等國、下等人的後果。

✽ 貓 ✽2011/05/05 11:06回覆
4樓. ✽ 貓 ✽
2011/05/02 17:02
陸媒新視界 》沉默是社會公正的強大敵人

2004年印度大選之際,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訪問一個偏遠、貧窮的孟加拉村莊,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民對他說:「想讓我們沉默不難,但那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會說話。」這句話對森產生了強烈震撼,他進一步展開了思考:在印度的歷史上,有讓每個人自由表達的傳統嗎?

敢言者被下課

我們也需要問一問: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讓每個人自由表達的傳統嗎?顯然,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剷除異端、箝制思想、控制輿論的傳統,而沒有尊重個體、讓每一個人自由表達的傳統。

時至今日,集權獨裁的皇帝已不復存在,但是很遺憾,這個社會還是以王小波所說的「沉默的大多數」為主,來自官方的一元化聲音占絕對的統治地位弱。公眾保持沉默,顯然不是他們不會說話,也不是他們對這個社會非常滿意,而是他們在高壓之下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

普通民眾難以發聲,持自由立場的知識精英也是如此。今年以來,資深媒體人長平、笑蜀先後被「下課」,他們是大陸知識精英當中可數的獨立寫手,常常能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之語,他們被「下課」的命運表明大陸媒體面臨著越來越嚴酷的壓制,媒體和知識者的生存越來越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精英選擇了沉默。

事實上,知識精英應該是社會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引領者,應該是中國社會的重要力量,如果他們保持沉默,這個社會便會愈加混亂不堪,腐敗現象和種種社會不公就會越來越嚴重。阿馬蒂亞.森指出:「沉默是社會公正的強大敵人」。顯然,保持沉默不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當代知識者的困境在於,如果保持內心價值的穩定卻不發出聲音,將會處於社會邊緣,很難對當代社會發生作用,會越來越感覺到痛苦和孤立無援;如果堅持自由立場,不斷進行社會批評,就會面臨種種壓制和打擊,直至最終發不出聲音。很明顯,這是一種兩難境地。

網民在覺醒進步

其實,處於這種兩難境地的知識者如何選擇,關鍵在於有沒有足夠的責任感和勇氣。以1989年事件為例,當時的參與者是1980年代成長起來的知識界先行者,在運動失敗之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進了監獄,一部分人流亡到了國外,除此之外,還有一大部分運動參與者,當局對他們並沒有徹底設防,部分參與者甚至已上升到了主流階層,他們仍堅持自己的信仰,仍在持續地發聲。有良知的知識者仍在盡自己的努力,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變革。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那些長期被壓制、被忽略的草根階層,終於找到了表達自己思想和訴求的途徑。

社區、網站、論壇、博客、微博等網路平台興起,網路交流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借助互聯網,民眾關注時事,批評政府政策,譴責官員的腐敗,為某個角落裡的一介平民打抱不平。雖然網民的意願經常受到輕侮、蔑視,但也常常旗開得勝。網民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並且這股力量正不可遏止地壯大起來。

無論知識精英還是普通網民,都不應再保持沉默,要以一種理性的姿態表達意願、參與政治,推動著社會走向公正與和諧。

【台灣旺報 2011/05/01】

3樓. 薩芙
2011/05/02 12:00
一直很不喜歡美國
有些事未經媒體披露還不知道,不管是匯率、軍事,都是理所當然要全世界的人一起負擔。可卻沒有任何一國敢正面制止,很無奈。

這樣不公不義的事﹐其實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任何領域﹐都會見到﹐只是這個事件﹐是屬於國家層級的事件而已。

或許美國是一個大國和強國﹐但如果集結各方的正義力量﹐再大的強國﹐也會相形見絀。怕的只是各個受害者自己都不敢站出來、不敢說出真相而且像一盤散沙。

加害者的囂張﹐有時可以說是受害者間接促成的。就如被強暴者如果都不敢聲張和站出來指證強暴者﹐這只會促成強暴者膽子更大﹐除了可能食髓知味之外﹐還可能向別人伸出魔爪﹐沉默的受害者等於是間接的幫凶﹐也自己害了自己。

也因此﹐對個人還是國家來說﹐「自掃門前雪」都是一種很糟糕的心態。不要以為今天受害的不是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因為受害者的數目越多﹐有可能代表你越接近「下一個受害者」這樣的處境。

所以﹐無論是為了正義還是為了自己長遠計﹐都不應該沉默和逆來順受。

也幸好﹐台灣在此次的事件上﹐已經開始瞭解這個道理了。

✽ 貓 ✽2011/05/02 13:15回覆
2樓. 筆記阿本
2011/05/01 16:50
不在乎

我已吃習慣紐澳的草腥味 , 一點不在乎這美利堅非人道圈養的穀物牛.

對啊。

如果一定要吃外國牛﹐澳洲和紐西蘭的牛肉也可以說是不錯甚至更好的選擇。

而且﹐台灣自己也有生產牛肉﹐吃台灣的牛肉也是很好的﹐還可以幫助台灣經濟﹐呵呵。

還沒有壟斷市場就已經如此傲慢無禮﹐如果被它壟斷了﹐那還得了?!

唉。

✽ 貓 ✽2011/05/02 12:59回覆
1樓. lester的爹
2011/04/27 06:14
老大哥
老以為自己一直當大哥。
對啊。 ✽ 貓 ✽2011/04/27 12: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