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前兩篇文章的介紹,咸信讀者對於支付命令已有了初步的認識。
至於要向哪裡的法院提出聲請(也就是管轄法院的問題)?還有民事聲請支付命令狀要怎麼寫的問題?
則在本文之後陸續為讀者一一說明。
《支付命令的管轄法院》
支付命令的聲請,程序上,債權人要向法院提出民事聲請支付命令狀。
這裡的法院,依法必須向專屬於債務人為被告時的住所地、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的地方法院提出。
茲分述如下:
民事訴訟法第510條:
支付命令之聲請,專屬債務人為被告時,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2條、第6條或第20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
1.當債務人為自然人時
原則上就(1)由債務人住所地的法院管轄;如果債務人住所地的法院不能行使職權時,則(2)由債務人居所地的法院管轄。
當債務人在我國現無住所或其住所不明時,就(3)由其在我國的居所所在地的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條參照)。
2.債務人為公法人時
原則上就(1)由其公務所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如果是以中央或地方機關為被告時,則(2)由該機關所在地的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條第1項參照)。
3.債務人為私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人的團體時
由其在我國的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的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條第2項參照)。
4.債務人為外國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人的團體時
由其在我國的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的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條第3項參照)。
5.債務人為設有事務所或營業所之人,因關於其事務所或營業所的業務而聲請發支付命令時
得由該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的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6條參照)。
6.有多數債務人時
如果住所不在同一個法院管轄區域內,那麼各個債務人住所地的法院都有管轄權,可由各債務人所在地的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0條參照)。
以上關於法院專屬管轄的規定,涉及到許多法律專有名詞的解釋,看起來真是叫人眼花撩亂,筆者在此整理出兩個原則,讀者只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應該就比較能夠理解:
原則一:
債務人是個人(自然人)的時候,就到債務人「戶籍所在地」的法院聲請支付命令。
如果不確定債務人的戶籍地,法院會通知支付命令的聲請人到戶政機關去申請債務人最新遷入址的全戶戶籍謄本正本。
原則二:
債務人是公司的時候,就到公司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的法院聲請支付命令。如果不確定公司所在地址,法院就會通知支付命令的聲請人去查報公司最新變更登記表正本。
如果支付命令的聲請人不能在期限內配合法律的要求,查報債務人的住居所或營業所等地址送交法院續辦的話,法院可能就會駁回支付命令的聲請,因此讀者要特別注意。
請接續參閱下一篇文章...
如何聲請支付命令?【系列16-4:民事聲請支付命令狀的寫法】
法蘭客最新力作:如何處理車禍糾紛?
2015年1月出版‧請向各大網路書店平台訂購
其他著作:法律保護誰?
2012年出版,已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