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墓建造
2009/07/20 21:41
瀏覽3,77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須先擇吉地,觀星望斗點出幾處吉穴後,依地基
的大小設計,配合吉穴位置,或做土墳、或做家
族墓、或做家族塔、甚至做家族墓園,地基夠大
者亦可造局。
由老師 親自丈量、設計、監工,以求百分之百正
確無誤。
家族墓有多種做法:
1.台灣式土墳:此形式較適合原先即土葬,多年後起攢撿骨再
吉葬者。 而此形式最能得地氣之利。若火化後要再土葬者,應在
火化冷卻後,將往生者頭骨、身體、四肢(須標明頭身左右手及左
右腳)皆分開存放以便將來作還原。此型式亦可做,一邊吉葬一邊
凶葬(即土葬)。
2.墓屋型、墓塔型:(俗稱:風水厝)此形式為先人,或火葬
、或土葬皆有,而今想放置同一處,故做墓屋或墓塔,以防溼氣
太重。
3.墓屋與土墳合併型:此型式一般所須土地面積較大,大部
分皆設計,在墓屋前留有兩個土葬墳,以備先人往生後,可以先
土葬。假以時日啟攢撿骨後,再進金(即放置墓屋內)。
4.家族墓園:一般建有祠堂、墓塔及花園,因基地甚大,可造
景及造局。
註:今見有許多有錢人,將先人土葬,再蓋上大石板。而墳墓
區上,又另加蓋一層屋頂,用以遮風避雨。不知是出於事主的孝
心?或是風水地理師的錯誤?如此多層的阻隔,如何使先人之枯
骨,奪天星之氣以福蔭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