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說的是可惜,可惜當時在慌張之餘未能好好地拍下照片來。
實在慚愧,使用手機都 30 年了,但直到九月初才知道手機攝影的一些小常識,如:逆光、順光、對焦、光圈...等,過去只是快門亂按一通,勉可一看的照片與不能看的比例是 1 : 99
那天黃昏推開主臥浴室門,赫然看見一隻長約三、四公分黑色的蜜蜂停在左窗角落的天花板上,好像停在停在一個黑色圓形的東西上,沒戴眼鏡看不太清楚,是消防灑水頭嗎?印象中浴室沒這東西吧?
這廝與我在陽台常見的大黑蜂很像,沒錯應該就是。上面一堆文字敘述,其實我見狀僅兩秒鐘便即輕步倒退反手開門離開,這是本能的反應,否則被螫一下可不得了。但,牠是何時進來的呢?
浴室雖有排換氣、烘乾的設備,但從來沒使用,因為我認為推開氣密窗15公分,讓自然的涼風進來是最好的,這幾年也只有蒼蠅飛進來兩次而已,所以就算是颱風天,氣密窗也始終留一個縫隙。
不成,蜜蜂闖入不走怎麼辦(以前第一次飛入的蒼蠅,兩天後發現靜臥在客廳的窗軌上,另一次則不知是否自行循原路回去)?
牠可是有攻擊性的,萬一飛進臥室、客廳可就事情大條了。
當下決定這不速之客必須驅離,但還是先稍安勿躁,看牠會不會自行離去。於是我在客廳看了半小時電視後,再去瞧瞧走了沒,既然知道黑蜂侵入,防護措施自然不可少:眼鏡、帽子、雨傘,再披上長袖夾克,並將襯衫領子外翻以保護脖子。
正要推門進去時,突然打住~~年逾花甲是不是為該自己留下些歷史紀錄?
因為我自幼屬於「原則不殺生主義」的人,所以連打蚊子都覺噁心,更別說是打蟑螂、踩扁蟑螂之類的行為(我和英勇的空軍一樣,對越界的敵機都是採口頭驅離),於是再加上手機進入浴室。
黑蜂仍窩在角落上那個圓形物體上,但不停走動,我雖戴了眼鏡仍看不出那是啥,牠一見我進來立刻停止轉動與我對峙,慌張之餘連拍了幾張,可能拍照的聲響令牠不安吧,牠開始躁動小幅度的繞飛那個不知名的物體。攻擊行動似乎隨時都可能展開,手機趕忙放進褲袋,同時按鈕張傘自保。
嘿,似乎有效,牠不再振翅轉而停在那物體後面。再拍了一張後,我收傘嘗試用傘尖想觸碰黑蜂,這可觸怒了牠,竟朝我迎面撲來,幸好擺頭閃過一劫,抬頭只見牠又藏在那物體後,露出翅膀與屁股。
這回可輪到我不高興了,也不再理會萬一被螫到的後果,開始用傘尖朝那個圓形物體輕碰,希望蜜蜂能穿過木窗簾縫出去。近一分鐘的時間牠被驅趕的團團轉,一個不慎用力過猛,傘尖直接碰到我以為的「灑水頭」,只聽到一聲清脆的「喀」,此時見牠穿越窗簾、窗戶的間隙竄逃而去。
望著窗外半响,終於鬆了一口氣,人蜂鬥應該算是結束了,回頭看見洗手台內有個褐色的小東西,還有支短柄朝上,這難道就是剛才掉下的東西嗎?
撿起來一瞧差點沒昏倒,這不正是一個超小型的迷你蜂巢嗎?
柄長約一公分 巢高約二公分 巢寬約3.2公分 房間一打
但不知何故,一週後整個蜂巢竟由褐色轉變成暗灰色?
令人頭皮發麻的諸多問題,瞬間湧上心頭:
上午出門前未見有黑蜂,至於蜂巢有無則不清楚(進浴室向來多平視)。
通常蜜蜂築巢要多久?幾天?幾小時?可獨自完成嗎?為何選定這裡?
有可能在外先做主體,再銜著進來繼續完成嗎?
蜂巢的材質若須賴其唾液與反哺物混合,則又不太可能分兩地建構,且蜜蜂是群居,分工嚴密具社會性的昆蟲,怎會單獨在外另築新巢?
難道這隻黑蜂是族群的叛逃者?或牠奉命建立新基地...?
該死,科幻片看多了胡思亂想...。
最有可能應該是自己向來少根筋,沒注意周遭環境變化(或與在浴室多平視有關吧),以致就在頭上天花板被築巢而不知?可能一天或已經有數天?
當然,以上都是胡亂猜想,還請對蜜蜂有研究之格友指教、解惑。
慶幸的是執行拆屋還地後,蜜蜂沒再來過,氣密窗也仍推開留個縫透氣。
下圖木板上棕色的痕跡,便是蜂巢柄黏在上面的地方。
這幾張照片都是三個多月前拍攝的,一次是現場拍的,一次是隔了七天拍的蜂巢,其中兩個蜂室內似乎各有一滴晶瑩剔透的蜂蜜,但現在已看不到了,且蜂巢至今也變得稍軟些(儘管用塑膠袋封存)。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2樓. 海倫小姐2022/12/25 00:02人沒事,可蜜蜂有事,它辛苦蓋的房子毀了,那麼大個蜂窩,不知花多久心血?真替它可惜。🥹🥹
ps.可能跟我做仲介有關
我們吞得下血肉,只因我們不去想我們做的殘酷有罪的事實。~泰戈爾 - 11樓. vivi 之東張西望2022/12/09 22:39
都市中進化版的蟲蟲,
不得了,
不止進入玄關,還入了主人的內宮。
- 10樓. 心念2022/12/05 08:26
- 9樓. 心念2022/12/03 23:13^^
只有一隻虎頭蜂不會喪命啦我很久前被螫過
牠躲在我晾在陽台的外套袖子中
原本的行程直接改到醫院打針
倒是我家外推的氣密窗
用的也是捲起來的紗窗喲
- 8樓. 安歐門2022/12/02 10:54
氣密窗都不開也不行,通風很重要,紗窗很多種型式,
有一種簡易式的磁吸紗網,自己就可安裝,
雖然不太好看卻也實用,裝在內部或外部都可。
謝謝熱心提供建議 我問問看五金行福 到 於 2022/12/03 06:47回覆
- 7樓. 和煦秋陽(萍水相逢 , 也是緣分)2022/12/01 22:40二樓安歐們說得對
蜜蜂會再回來 而且會在原位置再築巢窩 也許是留下的痕跡有牠們的味道
我家外牆每年都有蜂窩 都在同一位置 清除後又回來 在原位置再重築
所以最好裝紗網 不然就多注意囉 - 6樓. 意樵2022/12/01 20:45
- 5樓. 皓呆土豆2022/12/01 18:22一只蜂巢 ,引得一篇好文章 ,好事一樁 ,只是對於不甚了解的蜜蜂進屋 ,還是小心為妙 ~
- 4樓. 寧靜姐2022/12/01 17:36
這是過去我家陽台的泥壺蜂,共築兩個巢 - 3樓. 旭日初昇2022/12/01 11:09
這是胡蜂(又稱土蜂又稱泥壺蜂),是虎頭蜂亞科,
跟蜜蜂完全不同品種,毒性不如虎頭蜂但強於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