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日期:2009/08/27 14:36
【台灣醒報記者呂明潔報導】
「台灣已經有超過十萬公頃土地持續下陷中。」美和技術學院教授溫紹炳今在投書聯合報指出,要徹底解決沿海淹水問題,應先管制民間超抽地下水。除了加強管制,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也建議,政府可藉抽取地表水灌注地下水,補充下陷的地下水位。
水利署也肯定表示,目前已在研擬地下水保育管理計畫,但也呼籲農民盡量使用循環水,不要超抽地下水。
溫紹炳在投書中表示,此次風災造成屏東林邊嚴重淹水,原因在於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層下陷。他表示,現在台灣已有超過十萬公頃的土地持續下陷中,「最嚴重的就是此次風災淹水最烈的屏東沿海地區,平均下陷一層樓高。」
溫紹炳提到,一度水需用到一方土,意即抽取一立方公尺的地下水,就需在地表回填一立方公尺的土,才能保持地層壓力平衡。而現在一立方公尺土的行情約300至500元,意即實際上抽取地下水的社會成本是一度300至500元,「遠高出自來水每度10元價格的數十倍。」
不過他表示,從西南沿海到處遍佈的地下水深井來看,「台灣的地下水管理呈現無政府狀態。」溫紹炳呼籲,政府管理天然資源的經濟部水利署和礦務局,應有單位明確管理地下水問題,減少災害發生。
汪中和在受訪時建議,政府應聯合運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地下攔水堰攔截河床下豐沛的伏流水,灌注下陷的地下水位,也可供居民使用。汪中和認為,政府也知道要禁抽地下水,但西南沿海的農漁業需要大量用水,導致政府不知如何調配水資源。
水利署回應,目前已在研擬地下水保育管理計畫,包括以人工湖的方式補助地下水、加強管理監測下陷範圍及修正地下水管制辦法等。此外,水利署也呼籲,農、漁業者可盡量使用循環水、減抽地下水,政府也將加強教育宣導。
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27/115/1py34.html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