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Player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黃良慈

台灣憲政史上第一個政黨輪替,發生在2000年官田三級貧戶陳水扁身上,新手開車請多包涵,執政列車生手開不好情有可原,但不會執政好歹安份守己,偏偏「醜人多作怪」整天搞台灣正名,搞台獨入聯,中正紀念堂那塊大中至正牌匾,改自由廣場花近200萬元經費,改一個字相當50萬代價,國營事業名稱去中化,如中國石油公司改台灣中油,花費動輒幾億,一般以為不就是改招牌那麼簡單,其實所有官印及文件都要更改,公司駐外單位也通通要改,契約也要重新訂定,甚至影響外國交易意願,光一個小國民改名字都麻煩多多,戶口名簿、身分證、畢業證書等等證件、印章…,全要改過,過去婦女結婚冠夫姓習俗慣例,就有這麻煩而廢了。

先總統蔣公對台灣的功過,早在蔣經國去逝後蓋棺論定,蔣中正雖民國64年壽終正寢於士林官邸,畢竟兒子還在總統位子,媒體仍舊歌功頌德,經國先生走後,輿論對兩蔣評價較貼近真實,後蔣經國時代,似乎只民進黨人在批判老蔣,無所不用其極仇蔣、去蔣、拆銅像,拆完銅像連中正路牌也要拆,內政部醞釀將全國中正路改名,部長劉世芳允諾地方經費有困難的,內政部會鼎力協助,預算被刪不是才哭窮嗎,怎麼這就有錢了,莫非劉部長簽中威力彩?都會區如台中市,中正路名比鄉村多,市長盧秀燕在工程簡報中聽到記者問此問題,嘆了口氣回應說國家吃飽太閒,民進黨只忙意識型態。

ADDY9418
圖片取自:(wikipedia 中華民國內政部
與國營事業改名具同樣的「成本考量」困擾,何況習慣的事何必再改變,地方人三代皆習慣稱中正路,頗困惑為何無緣無故又要改新名,如果知道僅僅是為了民進黨反蔣如反核之政黨神主牌,不氣炸罵翻才怪!改一條路街,沿途門牌悉數要跟著改,戶政及郵政機關跟著忙得不可開交,還得適應期,記得阿扁把總統府前介壽路改凱達格蘭大道,剛開始市民搭計程車都要強調去那一條原叫介壽路的凱達格蘭大道,被迫畫蛇添足般「報路」,老總統健在時禁忌,中正路不許分段觸霉頭,某些地方較長的中正路,門牌號碼因而排一千多號呢!

921全台大地震死傷慘重,南投中寮鄉最熱鬧的永平老街,有九成房子倒塌,只因當時國民黨副總統連戰字永平,民進黨居然奚落是街名帶衰居民,實在缺德到家!漢武帝是第一個建立年號的皇帝,也是年號最多的帝王〈多達11個〉,如果漢昭帝對他不爽,豈不關於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太初…,通通要改。蔣中正字介石,中正是其本名,當年阿扁連介壽都有意見,未免矯枉過正,賴政府要通令全國中正路改名,根本走火入魔,蔣中正歷任廣州陸軍官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軍事委員長、中華民國五任半總統、中國國民黨獨一無二總裁,率師北伐完成統一,領導對日抗戰勝利,廢除不平等條約,光復台澎,建設台灣,無任一項民進黨徒眾能望其項背,蔣公空前絕後豐功偉業,民進黨是嫉妒還是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