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萬緣放下
2008/01/13 01:03
瀏覽2,921
迴響14
推薦109
引用0

97/1/11()

萬緣放下,拿重放輕,

宿世因緣,其解難破。

(修行方法類,[970109a]:虛雲老和尚曾開示:「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參禪的先決條件。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絡索。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體顯露。

如何才能做到呢?不要以有得心企求無所得法。若不能將心地淨空,丟開人事的一切糾葛,千般俗物,還繼續抓著世俗思想,想著紅塵心念,就像是鬆活不幹,專挑物來擔。這恐怕也是因為宿世業障因緣的關係,若沒有適當地排,實在很入道。

修道的目的,是為開悟,為成佛。若半途而廢,生退轉心,則於上對不起諸佛、父母、師長的期望;於下對不起眾生之寄託。他們都在等待我們去度脫,出離苦海,這樣一來,就令他們大失所望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修行方法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4) :
14樓.
2008/01/24 23:14
放下

如果可以真正的放下..

煩惱又將從何來

放下...我要學習

放下之後,負擔減輕了

就會感到輕鬆與自在

欲求越多,煩惱也越多

擁有與佔有只會增加煩惱

ez2008/01/25 05:39回覆

13樓. 咪小姐
2008/01/19 16:23
聽不懂

阿阿阿~

好文鄒鄒哦

我都聽不懂。

呵呵~~

來客有不同的選擇

文章看不懂

可以看圖

也可以聽歌

或是看卡通喔~

ez2008/01/20 00:40回覆
12樓.
2008/01/19 13:22
不想當佛

在結束我的人生之前

我會告訴自己

我要對得起自己...


人身難得

人成佛成

先做好人

離佛不遠

ez2008/01/20 00:47回覆
11樓. 風城行者
2008/01/18 17:22
一念不生全體現

無事好開懷

風城行者 留


無官一身輕

無事一身閒

ez2008/01/20 00:51回覆

10樓. Daju
2008/01/18 17:19
拿重放輕
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繞著圓圈走,圓圈內的世界是你的,圓圈外的世界是我的~~

大部份的人都是拿重放輕

少部份的人才是拿輕放重

放下萬緣確實不易啊~~

ez2008/01/20 00:57回覆
9樓.
2008/01/18 11:03
好句
版主你好!你的這篇大作裏的這一句“不要以有得心企求無所得法”甚善。相信大家讀後得益非淺。

呵呵~~

世人常以自己的有限世界去忖度廣大的無限世界

所以心量也有限,視野也是有限囉~~

ez2008/01/20 01:01回覆
8樓.
2008/01/17 22:08
善哉
  人生莫非緣起,起心動念。因而生成,果繼為因,生而不息。有人「善」念;有人「惡」念。一直隨隨念,成佛者自是,不成亦是緣。其中是所謂,百感俱消失。

緣起性空

萬念俱空

不執不著

無來無去

ez2008/01/20 01:05回覆
7樓.
2008/01/16 23:08
請問這樣想對嗎?

捨得、捨得

『捨』了之後就不要再想『得到』這個果。

那是不是-不得這個果也就不會因為這個果,而再產生另一個因?

不種下另一個因就不再結下另一個果。

念頭不起、因不種果不結…

哈哈!偶滴舌頭都快打結了,腦袋也快變成一堆漿糊了。

呵呵,小公主講起繞口令來啦~~

我也來繞繞舌,請聽:

"捨"是"因","得"是"果".

若捨時的"因",是"不求回報"的,

那麼,"得"到福報這個"果"才會成熟.

反之,若捨時的"因",是"要求回報"的,

當然也會有"得"到"果",

只不過,這個"果"是會變成有所企求,造成負擔,沒有福報的"果"

ez2008/01/16 23:48回覆

6樓. 月下老人
2008/01/15 22:09
平安喜樂

捨得...捨得...

有捨才有得...

祝ez兄平安喜樂...


還沒玩過開心寶貝? 請加入月老社區,立即遊玩!!

請點上圖進入簡單註冊一下即可開始玩...^^b

但是要先捨才能得

且捨了並不一定得

即使得也是在事後

所以乾脆得了再說

呵呵~~難就難在這~~

ez2008/01/16 01:46回覆
5樓. 晏翎
2008/01/15 16:43
和喜自在

重新細讀,很適用如此紛擾紅塵

人心浮動,雜念升起,皆因萬般放不下呀

真的懂得放下,是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氣

只盼人生學習路上,能開啟更多善門

透過心靈環保,給自己的心一份真自由

生命有限,只要能珍惜當下

一定會是日日好日,年年好年


【喜歡文字轉換成心情的出口,有點疼、有點痛,卻是幸福....】

心情‧行腳地圖

自在來自輕鬆

輕鬆來自放下

少一份得失心

多一份自由心

ez2008/01/16 01:3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