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國四大美男子之一 --百勝戰神蘭陵王
2013/08/30 01:23
瀏覽16,36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北齊并州州長(刺史)、行政院院長(尚書令)、戰區司令、蘭陵王高長恭

  蘭陵王高肅,字長恭,齊文襄帝的第四個兒子,封為蘭陵王,他的六個兄弟中,老五安德王的母親陳氏雖然身份低微,只是“廣陽王府裏的妓女”,卻也在史書中有個記載,而唯獨蘭陵王的母親在歷史上沒有留下任何紀錄。

  蘭陵王面貌很美麗、武功高強,因為戰功彪炳,升任并州的州長(刺史)、邊防軍司令(大都督),負責防衛、阻擋世仇周國的攻擊。為了掩飾自己的美麗、威懾周軍,蘭陵王打造了很多看起來很恐怖的面具,每當上戰場的時候,蘭陵王都會戴猙獰的面具作戰。

  周國和齊國變成世仇、互相攻擊是有原因的,齊國的開國始祖高歡以前是北魏的行政院院長(丞相),因為很欣賞周國的開國始祖宇文泰(因為皮膚滿黑的,外號叫黑獺)的勇猛善戰又很聰明,出一萬兩銀子(那時候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800~1000元)要收買當時還只是一個師長的宇文泰少將(手下大約8000兵力)歸順自己、為高家做事,被宇文泰拒絕,宇文泰還說:不屑在你的手下做事,因為你不是什麼好人,道不同不相為謀。

  宇文泰的驕傲把高歡惹火了,宇文泰也知道得罪了行政院長高歡,就帶自己的部隊離開京城遠走到1000公里外的關中地區(現在的陜西省)的長安城。那時的關中地區還不是很繁榮、沒有很強大的軍閥,宇文泰在關中地區東征西討,很快就站穩了腳跟、把反對他的軍閥都征服了,手下的兵力也增加到近2萬人,成為當地最大的地頭蛇。北魏皇帝是依各軍閥(手下兵力超過5000人就可以算軍閥了,相當於現在的旅長以上)的實力封官的,宇文泰平定關中地區後,皇帝就依他的兵力和實力升宇文泰為關西大都督、雍州刺史,實際掌握關中地區的軍、政大權,關中地區就合法的成為宇文泰的地盤。

       

                        北齊的開國始祖高歡                        北周的開國始祖宇文泰

      高歡覺的更不爽,不跟我混不但沒事,還變成上將戰區司令關西大都督)、雍州州長(刺史),官位三級跳,日子過的更好,那我以後怎麼叫人跟我混?因此高歡決定滅了宇文泰、殺雞儆猴。

      那時的高歡是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長(丞相、太尉),可以調動的中央軍高達20萬之多,宇文泰是關中地區的戰區司令,當時只有2萬的地方部隊,實力差了10倍。結果高歡攻打關中地區好幾次,每次都大敗,將士傷亡慘重,幾次大敗的傷亡和被宇文軍俘虜(約7萬之多)的兵力損失幾乎超過10萬以上,而宇文泰卻因為這幾次大勝獲得大量的武器、糧草、軍需用品和俘虜(可以補充部隊兵力),實力大大增強,高歡無力再西征宇文泰,終於承認失敗。高歡不久就病倒,死前仍然不甘心敗給宇文泰。

  高歡的子孫要繼承父親、爺爺的遺志滅宇文家、統一中國北方,宇文泰的子孫也因為高家存心欺負宇文家而立誓滅高家,兩家從此變成世仇。高歡的兒子和宇文泰的兒子後來平分了北魏的土地,分別建立了齊國和周國。

中國南北朝時代中期北魏、南齊、柔然形勢圖


            

    

蘭陵王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男子之一


  蘭陵王智勇雙全、文武兼備、能征善戰,一生中幾乎沒有戰敗過,齊國因為有蘭陵王和斛律光二個不敗的大將,讓國勢比齊國強大的周國對齊國也無可奈何。

  蘭陵王一生中最有名的戰爭就是“邙山大戰”,周武帝宇文邕聯合突厥發兵十萬,信心滿滿的進攻洛陽,想要一舉滅齊,齊國的太子高緯率3萬兵力守城,在糧盡援絕時,蘭陵王率領五百名親兵沖向周軍殺出一條血路,直衝到洛陽城下,齊軍守城將士信心大增,打開城門與蘭陵王一同反擊周軍,周軍大敗、丟營棄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需用品、兵器戰械、糧草、金銀財寶,丟滿了山川澤谷,潰不成軍!「邙山大捷」使蘭陵王威名遠播、周軍元氣大傷,無力再戰,北齊皇帝興奮之餘升蘭陵王為行政院院長(尚書令)。

  齊太子高緯升為皇帝後,對哥蘭陵王的功勛和聲望都很嫉妒。有一天,高緯與蘭陵王一同回憶「邙山大捷」,高緯說,當時蘭陵王“入敵陣太深,萬一失利就後悔莫及了”,聽皇上這樣關心、疼愛自己,蘭陵王激動不已,表忠心般的說了一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蘭陵王覺得自己是表達了感激與親情,可高緯不覺得,他覺得,誰和你是一家人?你就是一個親王、大臣而已!進而還懷疑行政院院長兼并州州長兼西戰區邊防軍司令、擁兵3萬的蘭陵王是不是想取代他當皇帝(當時高緯手底下的禁衛軍大約只有一個憲兵旅6000人左右)?武平四年(公元573年)的一天,高緯派人來“看望”四哥,可送來的禮物卻是一杯毒酒。蘭陵王望著那杯酒,心情慘然,他知道那是一杯毒酒!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

  蘭陵王扔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毅然喝下毒酒,結束了自己才33歲的生命。蘭陵王死之前,燒掉了所有的債券,以前跟他借錢的人都不必還了,由此可見,蘭陵王不是一個貪婪之人,他的仁義與高緯宮中的奢華相比,實在形成了巨大的對比。

北齊最後一個皇帝高緯

(北齊亡國後,宇文邕沒給高緯諡號,只封他為溫國公)

 失去了重要的軍事將領蘭陵王和斛律光(一年前也被皇帝高緯殺了),北齊在四年後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所滅,而齊皇室男丁幾乎被宇文邕殺光,女眷則被流放出宮、自謀生路。


中國南北朝時代後期周、齊、陳、梁、突厥形勢圖


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第三位皇帝561年578年在位),在位18年,是北周開國始祖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鮮卑人。

  在位期間,宇文邕極力擺脫鮮卑舊俗,接受中國文化,而且自己也整頓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國勢強盛。宇文邕生活儉樸,能夠及時關心民間疾苦,據史書記載,他「身布袍,寢布被……後宮不過十餘人」,另外他還聽從衛元嵩意見大舉滅,搗毀全國大量佛塔佛寺,嚴令僧尼還俗,這是「求武器於塔廟之間、以士兵於僧侶之下」的富國強兵運動,是歷史上三武滅佛事件之一(北魏太武帝、周武帝、唐武宗三個皇帝禁佛)。而在宇文邕禁止佛教之外,起初亦禁止道教

  正當北周日益強盛的時候,北齊卻日衰弱,於是宇文邕在高緯害死蘭陵王後,出兵大舉進攻北齊,並於一年半後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

  滅齊後,宇文邕又率領大軍分五道北伐他的老丈人突厥的可汗(阿史那皇后的爸爸),但還未出發即病死,英年早逝時年僅36歲,諡號武帝宇文邕可以說是魏晉南北朝兩百多年的亂世中少數幾個稱得上聖明的皇帝之一

「蘭陵王」無線台中視播映中。

恆溫型太陽能熱水器的原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