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飲食不均與作息紊亂早已悄悄侵蝕我們的健康。有人為了瘦身嘗試各種減重法卻屢戰屢敗;有人因婦科問題長期飽受經痛或失眠困擾;也有人在化療結束後,身體仍虛弱不堪、提不起勁。
這些看似獨立的問題,其實背後常常有一個共同的根源——身體失去平衡。廣和中醫以整體觀出發,結合中醫四診與現代針灸,提供中醫減肥、婦科調理、針灸治療與化療後體質恢復等專業服務,量身為每一位患者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不只是「治病」,更是從體質調整、經絡疏通到身心照護的全方位守護。讓我們陪你一起找回內在的節奏與平衡,重啟健康、自信的每一天。
中醫減肥|調整體質,不靠節食也能瘦得自然
你是不是試過無數種減肥法,卻總是瘦得快、復胖更快?
廣和中醫透過診脈辨證,找出你發胖的根源——是水腫、是脾胃虛弱、還是壓力型肥胖?
我們透過專屬調理方、代謝針灸與生活指導,不挨餓、不傷身,穩定瘦下來、不易復胖。
📌 適合對象:
-
久坐上班族
-
產後難瘦體質
-
體重停滯期突破
-
體脂率過高者
婦科調理|從經期到更年期,妳的每個階段都有我們守護
月經不順、經痛、白帶異常、更年期不適……
妳的每一種不舒服,我們都懂。
中醫強調「肝腎為本、脾氣為輔」,從根本調理荷爾蒙與氣血平衡,幫助妳穩定身心狀態。
📌 常見調理項目:
-
月經週期紊亂、經前癥候群
-
多囊性卵巢、子宮肌瘤輔助調理
-
更年期熱潮紅、夜汗、焦慮
-
備孕/產後體質重建
針灸治療|疼痛、失眠、各種扭傷…用一針喚醒修復力
針灸,不只是針對疼痛。
廣和中醫的針灸療法,結合現代醫學儀器判讀與傳統經絡技術,從調節神經系統開始,讓身體重新啟動自癒力。
📌 常見療效:
-
肩頸痠痛、坐骨神經痛、五十肩
-
失眠、心悸、頭暈、焦慮
-
失眠、免疫功能低下
每一次下針,都不是隨機;而是對應你的體質與當下的能量運行,精準施作、安全有效。
化療後調理|陪你走過療程後的每一步恢復
化療結束不代表結束,而是另一段修復之路的開始。
我們用中醫的整體觀念,幫助身體從化療後的虛弱中慢慢回穩:改善胃口、調養氣血、減少掉髮與疲倦感,提升免疫力,讓你真正走出療程的陰影。
📌 常見調理重點:
-
補氣養血、改善掉髮
-
增進食慾、減少噁心疲倦
-
增強體力、預防感染
廣和中醫不只是療癒,更是你化療後的健康後盾。
廣和中醫,專業與溫暖兼具的照護團隊
在廣和中醫,我們不看疾病本身,而是看見「你這個人」的整體狀態。
每一次診療、每一帖藥方、每一次針灸,都是根據你的身體量身打造。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不只是「看病」的地方,而是一個真正幫你找回平衡與活力的起點,廣和中醫就是你值得信賴的選擇。
門診表:https://www.guarhetcm.com/門診時間
LINE線上諮詢:https://lin.ee/bqRaWCjo
神岡中醫安胎診所推薦
你是不是也曾經歷過這樣的狀況:想減肥,卻越減越虛;月經總是忽來忽去,影響心情與生活;長期失眠、頭暈、焦慮,檢查卻說「沒問題」;歷經化療後,想振作卻總是提不起勁。豐原坐骨神經痛針灸治療哪裡好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背後卻可能源於身體長期失衡。
在廣和中醫,我們不急著「對癥開藥」,而是先靜下心來傾聽你身體的故事。我們相信,每一位患者的癥狀背後,都有屬於他自己的體質與節奏。因此無論你是想健康瘦身、調整荷爾蒙、改善睡眠與情緒,還是經歷過重大治療後想好好恢復,我們都會為你量身打造最適合的療程。
從中醫減重、婦科調理,到針灸療法與化療後修復,我們以診脈搭配現代儀器分析,讓你在看得見的數據與感受得到的身體變化中,真正找回「平衡的力量」。神岡中醫減重療程價格
這不是快速見效的口號,而是溫和、扎實、深層的轉變。潭子化療後中醫調整體力療程
你只需要做一件事:給自己一個機會,走進來、說出來,讓我們陪你一步步往健康靠近。桃園中醫腸胃調理化療病人適合嗎
我們從上海虹橋剩動車到蘇州,午后一點四十分座上旅游大吧車,來到了江南水鄉周莊。 周莊位于蘇州昆山,是江南古鎮之一。它四面環水,剩游船經過昆山一上海一常熟,我們走下游船后,沿湖邊步行十分鐘進入景區入口處。這里的建筑物十分古老,房屋僅建三層之高,古街道上捕著青石板,房屋、古道隔道河道,小船可穿于碧波之中。走在古道上,讓人聯想到當年的繁華,且有一種感覺回到元古時代那樣。我走在“升官發財”橋上,看著橋下悠悠往來的烏篷船,真正體會到了“江南第一水鄉″的優美。聽導游介紹,走過了”升官發財橋″,你的人生之路就會好運連連、官場鴻通。平靜的古街小河,顯的寧靜優雅,絲毫看不見波浪,只有船漿劃動時才會蕩起漣漪,幾千年過去了,小橋依然橫躺在古道之間,流淌的河水還在養育著代代周莊人。 歷史的痕跡在周莊建筑群上都能看見,這里的石橋、古街、河岸、古塔都有著斑斑點點的印記,踏在青石階上,仿佛融入了周莊人的生活里,這里的青年人基本上外出打拼了,留在莊里的大都是老人看守老宅。走入沈家大院子里,沈萬三的魂依然守住主堂,聚寶盆盛裝了錢幣,告訴人們他是周莊的首富。彎彎的小河,綠郁郁的柳葉垂在河面上,兩岸的建筑物倒映在平靜的綠水里,顯得那樣多姿多彩,看似水底有著和水岸上相同的美景。 烏篷船在船夫的搖動下徐徐向前而行,水中的影子立刻由清楚到模糊變化了,整個河面顯得古樸美麗。日落時分,天空的晚霞倒掛在湖面上,水上行駛的船只在晚霞的照耀下,顯的朦朧而神秘,此時的古鎮變成了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讓人勾幻起奇妙的遐想。 周莊的一草一木體現了江南水鄉之美,這座古老的鎮子如今成了人們休閑游玩之處,它的景美恒古流傳。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暖風吹過的夏天 文/伏鑫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很喜歡開頭這段描寫:“開始想念每一個路過的夏天,想念那些陽光、雨水以及暖暖的風。很多故事攥在手里,輕輕一握,就可以握出滿把的水份。” 記憶中初次與這樣一個“有故事”的夏天照面,應該是在兩年之前——那時候剛剛步入高中,心中充斥著的,依然是初中時候的人和事。 所以,現在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一想到上面那段文字,就像條件反射似的,仿佛置身于那個炎熱的夏天,置身于初中時待過的校園—— 教室里的電扇在頭頂上吱吱呀呀旋轉不息,單調的聲響伴著熱浪融化在空氣里。窗外濃密的法桐的葉片間投下一塊塊三角形的光斑,樹上的蟬兒在不知疲倦地嘶鳴——卻反襯出世界的寂寥和乏味…… 夏日的午后總是令人昏昏欲睡。老師在講臺前大聲強調著重點,可是只看得見老師揮舞的雙臂,思緒卻早已穿過薄薄的玻璃窗,越過傍晚放學前依舊耀眼的夕陽,繞過老師身后的擴音器發出的音響,溜過關得嚴實的校門,飛向校門口香氣襲人的小吃攤,飛向學校對門那些不知名的工藝品小店,飛向那些關在籠子里待售的小動物身邊……去擁抱那些廉價的小幸福。那些廉價的小幸福,因為枯燥、憋悶、沉重的學習生活的襯托,會變得特別清新,特別誘人,就像夏日荷塘里才會有的清香,伴隨柔和的清風,朝你熱情地撲來。 是了,這就是兩年之前的感受,沒錯了。 時過境遷。不知是由于自己的長大,還是環境的改變,進入高中之后的這兩年中,再沒發生過當年那種時不時在課上“精神出軌”的激情與沖動。但是,閑暇的時候,只要一想起少年時期的那些事,那種久違的感覺依舊會被瞬間激活,血液似乎也滾燙起來,大腦會攜著那種讓人耳熱心跳的感覺奔騰于過往的歲月中…… 很多的人都在尋找永恒,可是世間又有什么是永恒的呢?時間久了,模樣會變,感覺會變,萬事萬物都會悄悄更替。唯一永恒的,只有深藏于心的記憶——它好像已經不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而是一棵植物,就生長在你的心里,一旦遇到一只柔軟的手指將它輕輕觸碰,那些你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人,熟悉的感覺,就會像迎面而來的溫暖而濕潤的夏風,將你溫柔而嚴實地包裹進去…… 微風輕輕起,記憶輕輕襲。 夏天是一部雜書 文/周太舸 夏天是一部雜書。每年,只要太陽一開足馬力,這部雜書便被印制出來,供人們翻閱、品讀。 書里有風情畫。女人們愛秀一把美,那好,夏天給機會。女人們就緊緊抓住機會,該顯露的地方絕不遮掩,盡量展示出聚雪凝脂般的肌膚和婀娜曼妙的曲線。工地上,男人們揮汗如雨,衣衫濕透能擰出水來。有的男人干脆脫掉衣衫,赤裸著上身,讓一疙瘩一疙瘩的肌肉在路人的眼里炫美。 書里有音樂。風聲、雨聲、雷聲、蟬唱、鳥鳴、蛙鼓、蟲彈等等,構成了氣勢恢宏的交響樂章。夏天的風模仿力極強,虎嘯、龍吟、狼嚎,仿啥像啥,特別粗獷勁厲。夏天的雨一登場,或噼噼啪啪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或踢踢踏踏似千軍萬馬馳騁疆場,或嘩啦嘩啦像天河決堤傾瀉人間。夏天的雷嗓門兒最大,轟隆隆,轟隆隆,嘭,啪,在天地間炸響,撼人心魄。蟬是夏天的主打歌手,天天唱,一曲又一曲地唱,似乎聲嘶力竭了還在唱。鳥兒們則把春天的喜悅帶進夏天,在藍天下、樹枝間甚至人們的窗臺上,盡情地啁啾著春天的序曲。夏天的夜場,青蛙和蟲子是主角,鼓一陣,彈幾曲,此起彼伏,縈繞在人們的夢鄉,一直到雄雞唱曉。 書里有經文。荷花是能看的經文。碧綠滾圓的荷葉叢中,荷花亭亭玉立,那清新、雅致、高潔的氣質點亮著人們的眼球,讓人品味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情,更讓人咀嚼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志趣。觀賞荷花的人中不一定有信徒,但荷花這無字經文給人以人生禪悟肯定是有的。蟬聲是能聽的經文。蟬一生要經歷幾次蛻變,且生命短暫,它不知疲倦地吟誦,大概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生命時光吧。蟬身有羽翼,卻很少飛翔,在喧囂的夏天隱于枝葉,大概是懂得“大隱隱于市”吧。有人在紛繁的塵世里不能寧靜,聽蟬聲為聒噪之音,正如不能理解裊裊梵音一樣。殊不知,如果聽蟬為禪,“何處惹塵埃”?蟬亦禪,不僅僅因為諧音。 書里有小說。先前還碧空萬里,陽光燦爛;不一會兒便烏云翻滾,狂風大作;緊接著電閃雷鳴,驟雨如注;要不了多久,彩虹高掛天邊,世界寧靜如初。你看,小說的情節曲折而生動。 書里有散文。夏天滿眼的綠,綠得蔥蘢,綠得蓬勃。早晨,風兒和暢,清爽宜人。人們或晨游,或晨練,或勞作,心中好不愜意。黃昏,輕風拂面,紅霞滿天。公園里,大道上,小河邊,人們三三兩兩,輕聲細語里或開心的笑聲中,無不傳遞著馥郁的親情、友情、愛情。那意境,嘖嘖,好美! 書里有詩歌。夏夜的天空,繁星閃爍,抬眼一望,分明是杜甫、李白、蘇軾、陸游等等。夏天的泉水不像春、秋、冬季那樣枯,歡快地在山間流淌,流淌成了靈動的詩,因為穿越亂石的詩里,有平平仄仄平。 書里有雜文。夏天有蚊蠅、毒蛇,也有病菌、霉變。面對這些,大可不必奇怪,更不必驚慌。這是大自然在用辛辣的雜文,警示人們采取有效的措施,防咬、防病、防腐,讓清風蕩滌心靈,讓陽光照射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夏天還真是一部雜書,只要用心翻閱、品讀,定會感到耐人尋味。 夏天的神韻 文/廖超國 夏天要走了,她被秋天就這樣攆走了。 人的心情還留在她的季節里,顯得有些慵懶。但突然覺得它要走,又生出一些不舍的情懷。過去沒為它做點什么,現在總不能不給它留點什么。文人多情又自覺以文為貴,那就給她留點文字吧。 人們大多愛贊美繁花似錦的春天,歌頌碩果累累的秋天,欣賞白雪皚皚的冬天,但對郁郁蔥蔥夏天卻少了一份熱情,多了一份漠然。甚至有些岐視,大都用“酷暑”來形容。誠然,夏天,沒有春天的燦爛,少了秋日金黃的果實,更沒冬季的潔白一片。但只要你用心的感受,細心的體會,靜心的消度,她的神韻也是非常特別而讓你忘不了的。 夏天是熱烈而多情的,七月流火,鑠石流金是她的性格。夏日的朝霞往往格外明亮,滿天的霞光給早行的人們以時間和希望。炎炎烈日,燃燒自己,把所有的光和熱灑向大地,讓植物生長成熟。即或是到了夜晚,也是以更寬闊的胸懷,更深遂的天幕,點亮星星和月亮,讓游子和戀人寄托相思。她好似一位耿直的朋友,沒有一點虛情假意。熱忱既流在心里也寫在臉上,多情不僅在于表達也在于行動。 夏天是茂盛和繁榮的,碧水綠地,綠肥紅瘦是她的外表。一個“綠”字把一身裝扮。她的綠是那么的濃又是那么的深。滿山遍野,碧波萬傾。用綠映襯的花朵,不用解釋你就能明白,“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含義。近看那碩大葉子的芭蕉樹的花開,你就真正意會了那個婉約詞人“綠肥紅瘦”的意味。夏的茂盛和繁榮還表現在她是一個成長有季節。在她的日子里,一切都肆無忌憚地瘋長。田里的莊稼,你細心可以聽見其拔節的聲音。山旁雨后的筍尖一夜間冒出,竹子快速成長,關節脹得直響。原野上芳草萋萋,林間的大樹也日夜兼程不知疲倦地趕著自己的年輪,荗盛的日子萬物都在向上,繁榮的季節一切都在成長。 夏天是多彩而豐富的。絢麗繽紛,包羅萬象是她的內涵。且看夏日的天空,和著云彩的變幻簡直就是畫師手上的調色板。白云飄浮,純潔的是乳白;雨過的天空,沉靜的是湖藍;殘陽如血,熱烈的是大紅。還有那早晚的云霞,高貴的是米黃,莊重的是墨黑,典雅的是銀灰。繽紛的色彩把溫煦的夏日畫滿,流淌出比潑墨山水更豐滿的詩意。芬芳的香氣把幽幽的庭院脹溢。妖嬈的牡丹,純潔的蓮花,清雅的雛菊,馥郁的郁金香,嬌艷的山茶花。有人說“花不在香而在雅”,可當你用鼻子靠近花朵,深吸一口,那沁人心脾的香味,才真讓你感受到了花的鮮活的生命。腦際不覺浮現“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詩句。窗外,各色的野花競相開放,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班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叢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為人類準備著甜蜜。夏天的風是會唱歌的,她輕撫著門前的風鈴,發出脆耳的音樂,引來一片和鳴。脆亮的蛙鼓、知了的聒噪、蚊蚋的低吟、婉囀的鳥鳴化著一首特別的奏鳴曲,豐富著夏天的夜晚,催眠勞頓一天的人們進入夢鄉。 夏天是果敢和多變的,變幻莫測,聚云化雨是她的脾氣。她像孩子的臉一般,如少女的心一樣,沒有征兆地變換著。時而笑,時而哭。一會兒晴空萬里,碧空如洗,云淡天高,驕陽似火;一會兒云暗天低,烏云密布,狂風怒吼;一會天公大發雷霆,電閃雷鳴;一會瓢潑大雨傾盆滂沱;一會瀟瀟雨歇,彩虹飛架南北,笑靨面對東西。敢愛敢恨,果斷直接,儼如行走江湖的一條漢子,直坦胸懷,不藏不掖。 夏日于我是偷閑和浪漫的。難得的閑瑕,或獨處或邀兩三知已,或詩或茶,從慵懶的午后開始,在一首詩里落落清歡,在一花一草里消磨時光,在一茶一盞里細梳塵念。那樣的時刻,最醉心的是回憶和懷念,是思考和總結。一縷清風,一壺清茗,一首古典。茶香裊裊,音韻繚繞,那些根植于心底的殘章斷句,那些留存要記憶里的陳年往事,若隱若現,循心而動,泛起漣漪。靜品回味,氤氳了一紙流年的芳菲,反思總結,茶香漫過斑駁的光影。孤獨的時刻,心靜自然涼。任由思緒無邊的漫開,那愛與恨的惆悵,那苦與樂的掙扎,那得與失的糾結,那名與利的追逐……遇見,醉了風月。回眸,濃了眷戀。感念,暖了紅塵。心里慢慢暈開一抺景致,是記憶底層最浪漫的回放,是時光深處最溫柔的心香。 一陣清風徐來,吹動了竹簾,也讓思緒回到當下。這即將離去的夏天與人生好有一比。夏季是一個過程,若沒有夏的成長,哪有秋的收獲?人生不也是如此嗎?我們總疾匆匆追求結果而往往忽略了過程。其實若把人生比作一趟旅行,過程會重于結果。欣賞沿途的風景,感受生命,享受生活,活在當下,簡單快樂。才是人生意義的真諦。 這景、這物、這思、這悟、這神韻的夏天,讓我對人生又明白通透了許多。讓人心生喜悅。 古詩詞里品夏天 文/龔本庭 炎炎夏日里,坐在濃濃的樹陰之下,在優雅與深邃的唐宋詩詞中品味夏天,這個夏天也因此充滿濃濃的詩意。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多病所須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詩圣杜甫的七律詩《江村》具有田園詩恬淡、幽雅的風韻,點染出幽美寧靜的自然風光以及村居生活清悠閑適,將夏日江村最尋常而又最富于特色的景象,描繪得真切生動。“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僅吟詠這詩句,我們都感到有清風撲面而來,心境也為之而愉快。“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更是讓人會心一笑。此詩洋溢著歡樂、生氣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這是杜詩中難得多見的輕松愉快之作。 楊萬里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位宋代詩人,他的詩沒有李白的浪漫與狂放,也沒有杜甫的現實與厚重,但他寫的煙火生活妙趣天成,讓人愛不釋手。他在《小池》詩中寫道:“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泉眼、細流、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它們在一起是那樣的和諧和富有詩意。他還有一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也是寫夏天的。“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首詩同樣早已燴炙人口,成為不可多得的詠荷佳作。 同樣寫荷葉,王昌齡《采蓮曲》又是另一番模樣。“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之中,采蓮女們夾雜在花叢中,若隱若現,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人面蓮花相映紅,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夏天不僅僅只有美和爽心悅事,其中也有熱和苦。南宋詩人戴復古在《大熱》中寫道:“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田水沸如湯,背葉濕如潑。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此詩不僅寫出了夏天的炎熱,也辯證地指出了秋天的果實正是在炎熱的夏天孕育的。此詩也反映了作者的憫農情懷,看到農夫在炎熱天氣里耕耘勞作,自己又豈敢安心坐著吃飯呢? 賞讀這些清新、雋永的詩句,心被她獨特的魅力所折服,躁熱不在,只覺一份涼爽沁人心脾。在,清新的詩句在夏季里永久飄香。 活出夏天的模樣 文/趙自力 處暑西樓聽晚蟬。 伏天過去了,天高云淡,叫了一個夏天的蟬仍不盡興,在秋色漸染的草地上,仍恣意地歌唱。這些大自然的精靈,從黑暗的洞穴里鉆出來振翅一飛的那一刻開始,就一直在用生命歌唱,從夏唱到秋,唱得酣暢淋漓,唱得熱火朝天,唱得生命怒放。 有一天我幫母親摘花生,一只蟬兒在枯草叢中唱著慢拍子的歌謠。我循聲找去,發現它伏在一枚枯葉上,我輕輕地觸碰著枯葉,它撲棱著翅膀竟然沒飛多遠,就掉落在花生地里。 我拾起這只蟬,全身灰褐色,不如夏天時的黑亮。動作也明顯遲緩了,有點老態龍鐘之感,全然沒有了夏天靈巧的模樣。我輕輕地把它放在花生葉上,繼續去摘花生了。不會兒,那只秋蟬又兀自繼續歌唱起來,它全然不顧我們的感受,唱得那樣沒心沒肺。 也許這只蟬,剛剛告別夏天的樹枝,掉落在秋天的田野上,但它對生命的熱愛沒有一絲的停留,趁冬天還未來臨,趁還有一口氣,就繼續唱下去。雖沒有夏天的高亢,卻更多是對生命的熱愛和不舍。 是的,它們經歷了黑暗中的蟄伏,經歷了夏天溫暖陽光的普照,經歷了風雨和雷電,看夠了夏天迤邐的風光,在醉人的秋光山色中,能淺吟低唱,能徘徊歌舞,這一生也是值得了。 柳永有一句描寫秋蟬的詞,“寒蟬凄切,對長亭晚”,我想那只是詞人個人的心緒。他怎么可能洞悉秋蟬的真實心境呢?只有秋蟬自己最知道時光的寶貴,值得珍惜: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仍然要歌唱。我因愛這世界而放聲歌唱,因為,再不瘋狂再不歌唱,就真的老了。秋蟬的歌聲告訴世界,不管結局怎樣,能看到光明就很美好,每時刻都是寶貴的,哪怕能多停留一秒也是好的。 生命也許原本就很短暫,遠不如四季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但是生命卻可以豐富多彩,遠比四季交替更加精彩。即使是一只秋蟬,也要,也要拼盡全力去歌唱。 請一定在夏天回到故鄉 文/楊不易 一個盛大的故鄉,才能讓我們愛得不知所措,在貧瘠中的張望,只會變得更加憂傷。六月的最后一天,我回到楊橋,像重新回到十八年前,在繁茂的盛夏里沉醉不醒。 是的,很長一段時間,在我的腦海里,楊橋越來越貧瘠越來越荒涼,像一片被遺棄的廢墟。從十九歲那年離開楊橋后,我都只在冬天回去,春節,短暫地呆上幾天,又匆忙離去。冬天的楊橋是沉寂而蕭瑟的。稻子早已收割,水田里只殘留著正在腐爛的禾茬,寒風掠過,連一只水爬蟲的蹤跡都看不見;麥苗還很淺,到處是裸露的紅土;樹們的葉子都跌落了,光禿禿地立在風中,像無家可歸的孤獨老人…… 其實,春節期間的楊橋,是一年中最熱鬧的。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們,或者坐長途汽車,或者開著新買的小車,都千辛萬苦地長途跋涉回來了。他們衣著光鮮,叼著香煙拎著好酒,在親友間串門,高談闊論。他們踏著路邊的枯草,目不斜視地走過,彼此熱烈而陌生。塑料袋和空酒瓶遍布楊橋的每個角落,小車飛馳,大馬路上塵土飛揚,一些滿面風霜的老人走在路邊,塵土將他們的身影遮掩……這樣虛假繁榮的熱鬧,讓我們忽略了楊橋作為一個村莊的本來面目,忽略了那些悄然生長的莊稼和草木。楊橋,成了一個人心和草木都荒蕪的村莊,讓我無所適從,滿腹幽怨。 因此,在六月的最后一天,穿過正午的暴烈陽光回到楊橋時,我完全驚呆了,這是一個好多年沒有見過的楊橋。我如同遭遇一個從不認識卻驚艷的女子,一見鐘情,或者舊情復燃。公路旁邊密密匝匝的樹木,披著豐厚的綠枝翠葉,夾道迎接我的歸來。站在路邊,一眼望去都是綠油油的水稻,衰敗的水田都不見了蹤影。水稻正在揚花,是她們最多情而多姿的美好時節,每一次的隨風輕揚,都讓人心動。而層層梯田的田埂上,低矮的桑樹也挺拔而立。 豐碩的果實,更能讓人心生過于滿足的慌亂。父親種在屋旁的葡萄,肆意地爬到房頂,壓垮用大竹桿搭起的架子,烏黑圓潤的葡萄突破密實葉子的遮掩,一串串張揚地掛在那里;屋旁自留地的數株梨樹,也掛著累累的果實,隨手即可摘下來大啖;孩子們拎著棍子去摘李子,興奮的尖叫此起彼伏;入夜,坐在院子里,聽蛙聲四起,看滿天繁星,像重回到童年…… 這些沒有節制的描繪和贊嘆,顯得我像一個勢利的孩子。難道因為冬天的貧瘠就嫌棄故鄉,因為夏天的豐盛卻意亂情迷? 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我只是在盛夏的美好故鄉嘆息,為那些遠離故土的人們而惋惜。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人們成群地離開楊橋,去遙遠的城市流浪和漂泊。和我一樣,他們只在春節時候才千里迢迢回到楊橋,滿眼看到的,都是貧瘠和荒涼。在外流浪的日子里,故鄉的面目原本越來越模糊,偶爾回來一次,卻只看到貧瘠和荒涼,甚至垃圾遍野、滿目瘡夷。這樣的印象,使人們在心目中越來越刻意淡忘故鄉,甚至羞于提起,不愿意再回到那里。鄉村成了我們心頭的一道傷口。 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夏天的故鄉,讓我們重拾對鄉村的美好記憶,重新燃起對她的熱愛。在外漂泊的人們,相信我,夏天回到故鄉,是治愈痛惜故土的暗傷的良藥。 夏天的四門村 文/葛逸凡 一放暑假,爸爸就迫不及待地帶我去了他向我描述了很多次的“世外桃源”——洛門鎮四門村。爸爸的小學女教師還住在那里。我在四門村游玩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給我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清晨,山巒還披著一層乳白的薄霧,忽遠忽近的公雞啼叫聲就把我的耳朵叫醒,爸爸說醒了就早起,鄉村的早晨最美了。果然,走出院子,一陣泥土夾雜青草的氣息撲面而來,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郁郁蔥蔥,玉米地邊上種著卷心菜,大朵大朵的卷心菜襯著高高綠綠的玉米熠熠閃光。 最讓人欣喜的是不遠處還有一條小河,河水很干凈,河邊上一些顏色深紫、將開未開的花朵不時飄來淡淡的清香,幾只黃牛悠閑地在河邊吃草,剛升起的太陽黃黃亮亮,照在黃牛的脊背上,像一幅油畫。爸爸牽我在河邊散步,講著他小時候如何光著身子在河水中游泳、撈小魚的故事,現在河水小了,但還是很干凈,我和爸爸脫了鞋踩進河里,河水涼涼的,河底的細沙很軟,會從腳趾縫里鉆出來,癢得我咯咯直笑。我和爸爸一直沿著河水往上游走,凹凸不平的河灘、冷不丁會遇見幾只小青蛙,爸爸身手敏捷地從水中一撈,一只小青蛙就被撈了上來,小青蛙緊張得肚子一鼓一鼓,眼里充滿了恐懼,我趕緊要爸爸放掉小青蛙,因為我想起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我和爸爸從清晨玩到晌午,欣賞著田野、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偶爾爸爸還摘幾枝柔軟的柳條,采些五顏六色的野花給我編一個花環戴在我頭上,不但漂亮而且可以遮陽,有點累的時候,高大的柳樹下有幾塊大石頭,我和爸爸坐在一塊又平又大的石頭上面,我靠著爸爸寬大的背,聽河水嘩嘩地流淌,還會有黃牛的哞叫聲傳來,我陶醉在這安靜的田園里,爸爸在發呆,也許又在回憶童年。 回到爸爸的教師家里,剛煮好的玉米棒擺在桌上,濃濃的玉米香味撲鼻而來,啊,我已經垂涎三尺了。 我熱愛鄉村生活,更愛夏天的四門村! >>>更多美文:好文章
木心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晚來欲雪》,共三十五小節,其中第六節和第十六節最有味道。 第六節說,初臨瑞士,牛奶和冰淇淋空前地好喝好吃,后來只覺得牛奶是牛奶,冰淇淋是冰淇淋。問問最近剛到瑞士的人,答說牛奶和冰淇淋非常之好喝好吃。 然后木心先生就轉到了下一段——— “愛情?”然后什么都不說了。言盡而意不盡。 先生把愛情和牛奶冰淇淋扯在一起,果是巧妙。愛情是什么模樣呢?愛情,起初都是萬般好的,如同攜著喜悅的心初來乍到,牛奶和冰淇淋空前地好喝好吃。東方人愛說情人眼里出西施,意即如此。漸漸,天長日久的,相看兩不厭是少有的,情淡了,愛淡了。所以后來只覺得牛奶是牛奶,冰淇淋是冰淇淋。 可是愛情和牛奶冰淇淋都是有魔力的。哪怕前人諄諄告誡愛情是要走向沒落的,哪怕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還是想擠進去看看。前仆后繼,樂而不已。因此,陷在愛情蜜營里的人都說牛奶和冰淇淋非常之好吃好喝。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看到第十六節的時候,恍然大悟了。木心先生在這一節講,愛情,亦三種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于審美,中年歸向求知。 猶記得十三四歲,情竇初開,愛情這樣的字眼像夜開的花朵悄悄地在心田里蔓延。幾個鄰家的姐姐湊在一起竊竊私語,等我好奇地跑過去湊熱鬧,她們一個個商量好似的神秘地散開了,緋紅著好看的臉頰。沒過多久,我就從同學那里得來了些港臺的言情小說,自此,沉醉其中。 那時,瓊瑤的《還珠格格》又搬上了屏幕,我是如醉如癡如狂如迷,廢寢忘食。最喜紫薇和爾康。買了很多貼畫,貼在書本上,文具盒上。還有家里西屋的一面墻上,我在那個房間里度過了懵懂的少年歲月。 古樂府詩《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我是從夏紫薇如泣如訴的念白里知道的。聞之情動,一見情深,從此刻在了心里,以致后來成為了我對愛情的信仰。 正當年齡遇到了正當好的人,于是就戀愛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花前月下,陌上花開,一切都是美的,令人沉醉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常相見,仍想念。把那首《上邪》規規矩矩,一筆一畫,細細寫在信里,又細細繡在絹帕上。愛情的美和浪漫大抵如此吧,美好而有古意。 后來,當然就和那個正當好的人相攜著踏進了人間的煙火,塵世的萬千蕪雜里。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瑣碎庸俗。愛情就像燃到正當好的一堆炭,再往下走,溫度就不似先前。會越來越淡。 歲月深深,一日又一日,糾纏在日常的一粥一飯里,愛情就成了奢侈的事。相愛容易,相處難。 年長的人總愛勸年輕的小輩,什么愛情不愛情的,日子是過出來的,過下去才會有愛。 當在現實里攜手走過一個又一個清晨和黃昏,當麻木得只剩下左手握右手的感覺時,忽然那一日,心里竟掀起微微的疼。 我在黃昏的站牌下等他,他急急地向我奔過來,風塵仆仆的,頭發被風吹得站立著。他咧嘴向我笑,我看見他的嘴唇干裂,可是,他還是盡力向我笑著。 那一刻,我突然很感動。內心里微微泛起一種心疼感。 這樣的場景,并不稀奇,很多人都經歷過。這微微泛起的心疼感是愛。不是愛情,卻比愛情要深刻得多。 中年歸向求知。這“知”也是“智”,是平淡相守,是相互理解,是給予溫暖,是我們彼此微微泛起的心疼,是始于心動終于白首。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EDV55CEE15VEWEF
潭子經期不規則怎麼找中醫
神岡經期不規則怎麼找中醫 》廣和中醫被譽為最懂你的中醫診所八德中醫針灸減肥療程介紹 》看診像聊天,但身體真的有變好!謝謝廣和中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