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績效與道德的Inada condition
2007/02/14 11:05
瀏覽984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經濟學在定義生產函數時,設定了一些的條件。其中有一個,稱之為Inada condition,這一個條件的意思有兩個涵意:

  1. 當生產要素的投入極為微小(通常會說趨近於零)時,所產生的邊際產量 (也就是所增加的產量)將會趨近於無限大,簡單來說,也就是在你開始生產之初,你所投入的要素,可以帶來最大的邊際產量。
  2. 當生產要素的投入極為巨大(通常會說趨近於無限大)時,所產生的邊際產量 (也就是所增加的產量)將會趨近於零,簡單來說,也就是在你開始生產已經接近極限之際,你所投入的要素,幾乎無法增加產量。

今天,突然想到將這一個條件作聯想。也就是將生產要素聯想成「道德」,將邊際產量聯想成「績效」,似乎好像有一點道理。也就是說,通常極度不重視員工權益的主管或者是公司,都能夠搾出員工最高的生產力,也達成最好的績效。然而,非常重視員工權益或讓員工開心的公司、主管,通常績效會不大好。

本想,也藉這個Inada Condition評論一下馬英九,但是~~~算了吧!!!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