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金剛經》感應事迹 救水火險難(4)
2015/07/07 22:12
瀏覽28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宋時,溫州參軍郭承恩,努力行各種方便善事,嚴禁屬下宰牛,用泥金書寫《金剛經》,送到佛寺中供養。後來考滿,回到紹興,與同僚司法元珍同船。參軍住在前艙,司法住在後艙。遇到風濤大作,四面昏黑,見海內上鬼神,把船鑿為兩段。前艙順風抵岸,後艙則沉沒海中。大概因司法受賄徇私,參軍奉公執法,又承他書寫念誦《金剛經》的神力吧。

——《感應記》

 

●唐時,會稽(今浙江紹興)陳利賓,小時候就念誦《金剛經》。他去東陽,正遇長時間下雨,大水瀰漫。他的船乘風到界石竇,波濤衝擊,同行的二十多艘船都毀了。利賓急忙念誦《金剛經》,忽然有一個東西,形狀像紅色的龍,橫出扶船,因此得以安然渡過。

——《太平廣記》

 

●唐時,虔州(今江西贛州)別駕李惟玉,念誦《金剛經》。曾經乘船出峽,水流湍急,船櫓折斷,船將散壞。他便竭力念經,忽然看見一支櫓隨水流漂來,於是得以安渡脫險。

——《廣異記》

 

●明時,沈濟寰,持念《金剛經》。曾經在太湖中央,陡遇龍捲風,巨浪像屋一樣高大,楫櫓全部毀失了,船已陷沒在水底。呼號之中,岸上人看見有兩位金甲神行走在水上,左右把船提起,夾送如飛,頃刻到岸邊。船中人知道是金剛神,一起感謝沈濟寰念經救命的恩德。——《金剛持驗》

 

●明時,蘇州的朱壽增,運糧到黃河,巫師說:「一定要宰殺牲口祭河神。」朱壽增一直持誦《金剛經》,認為不可殺生祭祀,只是每天誦經迴向給河神。一天,遇大風雨,龍在天空中大戰,各船上的桅篷葦席都被卷盡,萬船顛簸,不能控制。朱焚香誦經更加虔誠,須臾,風停了,糧船無損。

——《受持果報》

 

●明時,朱壽增,持誦《金剛經》。平時每天午飯後,他一定要小睡一刻。一天,偶然不能小睡,剛走出房門,房梁斷裂,房屋倒塌,床鋪也被砸碎了。

——《受持果報》

 

●唐朝延和年間,江西饒州開採銀礦的人家,超過萬戶,草屋相連而居。一天,發生大火,萬戶人家都成了灰燼,只有一家獨存。問他,則是世代奉佛持誦《金剛經》的人家。

——《太平廣記》

 

●唐時,平州(今河北盧龍)的孫壽,在海濱遊獵,篝火延燒野地,草木全部燒光,只有茂草一叢,獨獨沒有起火。一看,得到《金剛經》一函,旁邊有一位已經圓寂的僧人,容顏不變。

——《法苑珠林》

 ●唐朝貞觀五年,隆州巴西縣(今四川綿陽)縣令狐元軌,敬信佛法,想書寫《法華經》、《金剛經》、《涅槃經》等經,無法自己校對,就請當地的抗禪師檢校。抗在寺中如法潔凈,寫了下帙,回到岐州(今陝西岐山)庄所。留下經書在庄,與《老子》同放在一處。忽被外火延燒,草堂成了灰燼。便命人撥灰,尋找金銅佛像、經軸。灰撥開,各經安然如故。又尋找《老子》,則已經被火燒掉了。見者莫不驚嘆詫異。這卷《金剛經》,只題字有些焦黑。問他原因,原來,起初題經時,有位州官,能書法,但人性急,不能如法潔凈,匆忙立題便離去了,因此顏色焦黑。當時,元軌擔任馮翊(今陝西大荔縣)縣令。

——《法苑珠林》

 

鑒定:印光大師

輯錄:許止凈  語譯:鄭金坤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誦經感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