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統米酒沒有米,它是用「食用酒精」及米酒香精混合成的。
「食用酒精」是什麼?真正用米做出來的米酒是什麼?
我神經兮兮的拿出廚房裡的兩瓶酒,乃是赫赫有名的「紅標料理米酒」,驚然發現,上面標示的主要原料是:米、精製食用酒精。它有米,也有「食用酒精」,不是我想要的那種酒。
根據中華民國 102 年 1 月 23 日「財政部酒品認證標誌評審基準-糧穀釀造酒類」裡面的定義:
「食用酒精」:指以糧穀、薯類、甜菜、糖蜜、蜂蜜或水果等為原料,經酒精發酵、蒸餾製成含酒精度95%(v/v)以上之未變性酒精。
而真正用米做出來的米酒,真正的「糧穀釀造酒類」是不含「食用酒精」的。同上述的那篇中的定義:
「糧穀釀造酒類」:指採用稻米、高粱、玉米、大麥、小麥、蕎麥、粟(小米)、薯類、芋頭及山藥等為主原料,經酒精發酵釀製而成者,除酒精度及風味之微調外,不得添加食用酒精。
這簡直是在玩文字漏洞遊戲!「食用酒精」也可以用「薯類」,「糧穀釀造酒類」,也可以用「薯類」,那到底差在那裡? 找一找、比一比、動動腦…
繼續爬文,差在製程與成本。
製造米酒前要先把米蒸煮,放到發酵桶冷卻,再加入酒麴,發酵十四天以上,最後再蒸餾出米酒,製程要十五天以上。~摘自米酒製程至少15天 大統1天就調好。
我爬了半天,認清了用「食用酒精」做出來的食品不觸法,「標示不清」才算有罪。
台灣菸酒董事長徐安旋指出,根據財政部頒發的優良酒品認證標準,料理米酒至少必須含五成的純米酒;台酒「紅標料理米酒」就採用五成以上蒸餾米酒,再與食用酒精調配而成,且含量經過工研院檢驗,因而獲頒優良酒品認證。至於「公賣局特級紅標純米酒」,則為百分百純米發酵蒸餾。~摘自米酒製程至少15天 大統1天就調好。
好吧!上上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網站,「公賣局特級紅標純米酒」和「紅標料理米酒」兩產品的酒瓶及包裝方式實在是很像。
「紅標料理米酒」以台灣產蓬萊米為原料,循台灣菸酒公司前身(公賣局)採阿米洛法製程釀造,經蒸餾及調和精製食用酒精而成,酒精度19.5度。(左圖)
「公賣局特級紅標純米酒」以蓬萊米為原料,循台灣菸酒公司前身(公賣局)採阿米洛法製程釀造,擷取蒸餾過程中酒頭及酒心等酒之精華並陳儲(酒齡)一年以上,酒精度22度,純米釀造,完全不添加食用酒精,適合喜好原味米釀白酒之消費者使用,酒中帶有濃厚米糧香氣,本產品採0.6公升褐色方瓶包裝。(右圖)
要我是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我就會把這兩種的產品設計成大大的不同。把兩瓶酒設計的如此相像,還說媒體「造成消費者誤解及疑慮」?
哎…
讀者自己看看這篇聲明吧!
"有米"vs"沒有米"、「糧穀釀造酒類」vs「食用酒精」、「紅標料理米酒」vs「特級紅標純米酒」、"標示不明"vs"包裝類似",只有"微罪之隔"呀!
講結論吧!
想用真正的米酒烹調美味,還是用「特級紅標米酒」,透明的瓶子,好認一點兒,酒精濃度22,只有0.3公升,7-11就買得到,40元一瓶,上面所標示的「主要原料」只有一個字:
米。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