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電影]姊妹(The Help)
2012/02/28 11:18
瀏覽991
迴響2
推薦0
引用0

姐妹 The Help電影《姐妹》The Help,艾比琳(薇拉戴維絲飾)和米妮(奧塔薇亞史班森飾)是片中主要的兩位黑人女幫傭,艾比琳帶過17個白人小孩長大, 對帶小孩特別有一套 ; 米妮非常會做吃的,廚藝一流。

雖然在1960年代的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種族歧視仍嚴重 --- 白人不和黑人共用一間廁所、不上同一間學校、不上同一間教堂... 仍有白人獨排眾議,本著良知,要為陪伴白人家庭成長的黑人女幫傭發聲,所以才會有同名小說的誕生。

電影推出之後,捷報頻傳,首先是票房捷報 : 在美國的票房已達2億多美金,而拍攝成本才2千5多萬。再來是得獎捷報 : 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終由奧塔薇亞史班森 獲得最佳女配角。我想她們的故事深入美國人人心,貼近很多人的成長經驗,為美國過去的種族問題療傷,足以解釋沒有高潮迭起146分鐘的電影,為何能讓人靜靜坐著看完,又頻頻拭淚。

一如艾比琳那永遠哀傷的眉宇與心死的眼神,也一如米妮那永遠憤怒的眼球與鼓脹的脖子,我看得很悲。當我看到暴風雨中,米妮的主人希莉(Bryce Dallas Howard飾)還要她走出去上外面的廁所時,我的不滿也隨之難耐,以至於當我看到米妮做了一個帶塞的派給希莉吃時,就算旁邊帶出"不良示範,請勿模仿",我還是想大喊"幹得好!"

我想起以前看過的老電影 : 1939年的《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224分鐘)、1977年的電視迷你影集《根》Roots(570分鐘)、1985年的《紫色姊妹花》The Color Purple(154分鐘),裡面描述種種美國黑人脫離奴隸制度前的苦難,與部份黑人在白人家庭中所建立的情誼,當年的電影畫面在腦中閃過,畢竟再痛也是別人的故事,與我無關。

the help 2

一直到我看到《姐妹》The Help 的劇情發展到1963年3月時黑人民權組織(主要是爭取黑人投票權與人權)的領導人葉弗斯(Medgar Evers)被暗殺,以及倒楣的女幫傭因私藏戒指被希莉報警後,女主角 Skeeter(Emma Stone 飾)趕至艾比琳家,一進門,發現裡面擠滿了黑人女幫傭。

姐妹 The Help

當我看到上面這個畫面時,忍不住落淚了。如果一幅畫能夠無聲的控訴,大概就是這種意境。這些壓抑著的女鬥士,在白人家庭中當長工,一小時薪資不到 1 美金,每個月領不到200塊美金 --- 照顧白人的小孩,卻無法照顧自己的小孩。

我想起古又文的故事,他是一位得到美國最大藝術設計機構Gen Art大獎的台灣設計師 :  

...一夕暴紅,古又文認為自己性格裡,那份不畏眾人眼光的「反骨」特質,是深受曾擔任清潔臨時工的母親所影響。

「三歲,父親走之後,周圍的親戚都斷言,母親一定會改嫁,不然怎養活我們姊弟三人,但她最後證明,一個人也能扛起這重擔。」古又文說,母親學歷不高,天還沒亮就得出門,到家裡附近的興隆市場擔任臨時清潔工,下午還要到富太太家幫傭打掃,「母親經常要忍受的是,女主人一旦找不到家裡的貴重物品,就成為第一個被懷疑是小偷的印象,」為了養家,母親只能繼續找下一戶願意給幫傭機會的有錢人家。(以上摘自商業周刊 第1151期)

總覺得今天的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充滿了懷舊風、緬懷風、療癒風、心靈風。連小說《姊妹》The Help的作者也帶來了勵志風 : 作者Kathryn Stockett,生於1969年的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市,花了五年寫這本書,比Joanne Kathleen Rowling(哈利波特作者)第一本書被拒絕了12次還慘,Stockett的處女作出版前被拒絕了60次,沒想到第一次寫小說就成名。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影視戲劇
自訂分類:電影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艾蜜莉@guest
2012/02/28 03:29
Re: [電影]姊妹(The Help)
不謝, 因為我也很感動
1樓. 哇哇哇系Andrea@guest
2012/02/28 03:11
Re: [電影]姊妹(The Help)
我也看了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 謝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