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已流經秋冬春
夏
四季 渾然走著自己的調性
黃花秋葉凋落成泥又轉新綠
一支
窗邊持續著恆溫
景象似乎未曾變換過
夜與日交織著
擦亮 熄滅
那是 眼耳鼻舌身
意
是了 意念點燃著
在靜的當下
平靜 讓我憶念
恆溫
來自
一支新綠的
竹
- 5樓.2010/12/09 13:02寫在這裡,省得格主「奔波」
那篇,用「軼」戶這字,也應當算工筆,我只當「失去」解,但不切詩題,去查了一下,可作「侵入」,所以此字合當巧妙。
就那「八風」是引申意嗎?我知道是佛教用語〈格主的詩散見佛教語,呵呵!〉或為四面八方的風,這解法有點俗且怪,因為「乍寒」,如為四面八方的涼意,還說的過去,但四面八方的風就嫌野,因此當做佛教語解,殊是合當。只是滾著「陡長」的春氤,這就超出我的理解。「氤」不是霧狀嗎?姑且不論,但此句肯定是心中有罣礙的,因為八風就是世間法。
乍暖還寒時候與乍寒時序不同,肯定心情也不同,後者或者多了點「驀地裡襲上心頭」的感覺,但不是很能確定,所以在冷與不冷間遊移,這就是「乍」字。
然八風亂「序」紛飛,用「序」不用「絮」,肯定並非脫誤。因八風是世間法,所以才用「序」字,表示「脫序」。所以心情肯定是極亂的。
只是中段,掠過「風」「吼」吼如真當風字解,前後串不起來,應該是隱喻,而「吼」字是很強烈的動詞,所以心情肯定是激盪不已。
我這樣亂解一氣,希望您不要生氣。抽空會再來欣賞。
祝 文安
nonigood 拜上
不為塵俗諸事所影響。唐˙釋寒山˙寒山子詩集:「八風吹不動,萬古人傳妙。」亦作「八風吹不倒」。
自然「八風」多是引申為「塵俗擾事」,語意甚明。
煩擾之事在三春之際出現自當是(破壞了春天美好的雅興了),春天原本應該是雲開霧散的好時光,「氤」字本義無好壞,端看前後文連貫的指向。總之,是煙霧瀰漫的狀態,也是指向一種內外壟罩的氛圍吧。詩詞中以景物喻事、明志,是很平常的事情。
您解的非常到位與中肯,所以才會說您的詩評亦是一絕。
而且,國學底子豐厚,饒是一番趣味。歡迎您常來賞文,我還真沒機會如此與人交流。
SeRa 於 2010/12/10 03:35回覆
要論詩文,還真得有對等的雅興。我挺喜歡的。
睡前補贅 - 4樓.2010/12/09 12:20您太客氣了
那六識的「意識」單獨成行,也是刻意的嗎?那也太巧了,巧奪天工的巧,呵呵!
您瞧,把「意」字拉開,底下的蘊就盤活了。好像他們在寫巴金的悼文:「有你在,燈就亮。」所以我說您「善鋪排」。
您說的對,我永遠成不了詩人,我根本沒那靈性、天份,甭說寫詩了,就連讀詩也太「我執」。要改!要改!
我說此詩有溫庭筠的韻,可不是信口胡謅的,我是想起了「望江南」那二首詩,有景、有意、有時間、空間,太像了!
水風空落眼前花。
另外過盡千帆皆不是。
像不像獨立人倚樓的女子心情寫照。
我是直到看到了綠竹才這樣聯想,反映室內的冷,包括心裡的冷。
總之,有以惠我,學習了。
嗄?我沒說你成不了詩人啊?!別嚇我,這萬萬不會這麼說。
任何人,只要能吟詠文字者,皆為詩人。參訪過您的格,知您的國學底子豐厚,竊自欣喜,還望日後能多交流。
寫詩詞,乃一時起興,純屬自娛。從來就不甚讀書,因此,開始寫文後
利用寫詩詞時,溫故知新,順便讀書,是個意外的收穫。再加以生命經歷的磨煉,再拾書本時自當會有多一層的蘊思其中。
寫詩詞實乃抒情達意,沒有多餘想法。能得文友交流,甚幸、甚幸。有您的評賞,更添文趣。
SeRa 於 2010/12/10 00:50回覆 - 3樓.2010/12/08 18:04有感覺
冷香飛出螢幕來了!呵呵!
綠色看起來很冷的,至少我想不出來,不過透過窗子看窗外的新竹,好像又另當別論,適巧反映出屋子裡的「冷」。
我覺得您的詩,有點溫八叉的韻,深美閎約。
這是我回應好友,溫竹的新詩,文體結構取自於溫竹的新詩。以詩憶念好友。
您說的極是,綠竹皆冷,因此好友溫竹無雙。的確,您的想像延展力極為敏銳,寫此詩時,正當盛夏,所以時序不依春開始,稍稍停留在(夏)獨字成一行。我想這是我的某種習慣,寫文順便做點紀錄。
其實,能不能一窺文章的全貌或是一探原意,不是最重要的了。
畢竟,文章寫完就死了,活著的是閱覽者的心。是賞文者延續著詩的呼吸。知音、知音 或知其音,則心無憾矣
SeRa 於 2010/12/09 11:39回覆 - 2樓.2010/10/19 10:38
流光早把春花約開
等待一夏燦爛蝶逐月明說嫁
風滿西樓
絲絲拂蕩雲裳
一寸芳心
一縷幽香
揚揚秋日黃來感傷
緒在其間何去何往
追飛而去的
不可還瀟瀟雨細
漱石魚慢
一溪攸閑
一點余矣
涼涼冬時
連天歸鵲晚唱
一陣瀟湘
一起柔腸
望枝綠萎
多來紅梅芯探寂寞何妨
曾經癡狂
業已輕狂
SeRa 於 2010/10/23 19:25回覆 - 1樓. 莫莉﹝忘川﹞2010/10/13 06:42流轉
書寫土壤
紅過 綠過
回歸沉默
琴弦未昇
意念如落塵
*SeRa這首詩和絲竹的樂聲配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