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消失錫金王國的故事123錫金 (Sikkim):
2017/07/11 12:18
瀏覽2,387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Sikkim - Photo taken from internet

 

 

 

印度錫金邦”??/? 2017年6月中旬,中方軍隊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遭到印度邊防部隊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阻攔。此後雙方軍隊進入對峙狀態。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洞朗地區屬於中國領土。雙方長期以來按照這一已定邊界進行管轄。「此次印軍越界事件發生在中印邊界錫金段已定邊界,與以往雙方邊防部隊在未定界地區的邊境摩擦對峙有本質不同。」

 

 相關圖片

 

 

  

 Route from Kolkata to Sikkim

錫金 (Sikkim):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山坡地帶 (Himalayan Mountain). 一個很西藏佛教 (Tibetan Buddhist) 習俗的地區,當地人都以講尼泊爾話為主, 印地語(印度國語)當然都會講。錫金邦的民族主要包括尼泊尔人 (Nepali),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如:菩提亚人 (Bhutias,又稱錫金族 Sikkimese), 雷布查族(Lepchas), 藏族 (Tibetan) 等等。

 錫金位於中國與印度之間,在世界最高山喜馬拉雅山的南麓,與中國西藏、不丹和尼泊爾接壤,地勢北高南低,全境海拔幾乎都在1500米以上。錫金面積7千1百平方公里,人口61.06萬多人。75%為尼泊爾族,其餘為錫金族和雷布查族等,信秦喇嘛教和印度教。錫金原為獨立的世襲君主國-錫金王國,1975年在印度的主導下全民投票被印度吞併,成為印度的一個邦,國王政府流亡美國,爭取主權多年無果,中國政府於2005年正式承認了錫金為印度的一個邦的既成事實。

 

18世紀至19世紀,錫金王國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成為大英帝國的受保護國,直至1947年印度獨立。1950年,錫金與印度簽署協定,將其所有對外關係交給印度處理,允許印度在其境內駐紮部隊,禁止其與他國打交道。1968年,錫金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1973年至1975年,印度為吞併錫金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將軍隊開進當時的錫金首都甘托克,接管政府權力;通過由印度擬定的憲法;軟禁錫金國王。1975年4月,錫金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廢除君主制,選擇廢除的人占絕大多數。同年5月,錫金被正式宣布成為印度第22個邦。

失業率是全印第二高在遊客眼裡,錫金邦並沒有什麼緊張氣氛,只是一個安靜的旅遊目的地。由於發展迅速,錫金自1975年併入印度後被稱為「黃金邦」。

 

錫金(vbras-ljong,“米之鄉”),古稱哲孟雄。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印度的一個邦。北部和東部同我國相連,東南部和不丹交界,南與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阿薩姆邦毗鄰,西與尼泊爾接壤。面積7 1 0 0 平方千米,印度各邦中土地面積排名倒數第二,次於果阿邦。人口54萬,是印度最少人口的邦,3 /4 為尼泊爾族,還有錫金族和雷布查族。居民多信喇嘛教。通用錫金語和尼泊爾語,英語為官方語言。

 

 

1700年尼錫戰爭爆發,尼泊爾的廓爾喀軍隊入侵錫金,攻占錫金當時的首都拉達孜,錫金國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熱日宗的春丕谷避難,廓爾喀軍隊繼續向西藏推進,西藏軍隊不敵向清政府請求援軍。當時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後兩次用兵,最後由福康安和海蘭察統率清軍於1791年將廓爾喀人全部逐出西藏,並越境追擊至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城郊。廓爾喀軍隊在挫敗清軍前鋒獲得小勝後請降,從此成為中國的藩屬,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後一件。

相關圖片
1835年英國人割據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1861年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1887年,英軍強占錫金。1890年,錫金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世紀,英國殖民者鼓勵大批尼泊爾人移居錫金南部,被稱為錫金-尼泊爾人。他們砍伐森林,開墾稻田。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塔希·納姆伽爾國王。成為獨立的部落。英帝國主義退出南亞地區後,錫金未能獲得獨立。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1949年 6月,印度政府派兵進駐錫金。1950年12月 5日,印度與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

清軍擊退尼泊爾後錫金本欲收復其失土,但這時尼錫戰爭中假意援助錫金的不丹軍隊突然攻擊錫金,導致本來就已經被廓爾喀人打得潰不成軍的錫金腹背受敵,結果錫金在提斯塔河(Teesta)谷地以西的大片領土仍然淪於尼泊爾之手,而提斯塔河谷地以東的領土則被不丹占領,錫金只保有提斯塔河上游的領土,比現在的錫金邦大不了多少的區域。

英國入侵錫金: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侵入錫金。1835年英國人割據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1861年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1887年,英國強占錫金,並派駐專員。

1888年,英國出兵西藏,攻占隆吐山、亞東等要隘。中國清廷一意妥協,速派駐藏幫辦大臣升泰前去議和。1890年2月27日,升泰與英國駐印度總督蘭斯頓(Henry Charles Keith Lansdowne)在加爾各答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共八款。主要內容為:清廷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劃定中國和錫金的邊界;遊牧、通商等問題,留待日後再

 

 

 

 

錫金面積7千1百平方公里人口31萬多人。75%為尼泊爾族,其餘為錫金族和雷布查族等,信秦喇嘛教和印度教。1890年錫金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50年又成為印度的保護國,1973年4月,印度開進錫金,接管了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翌年7月又使錫金議會通過《政府法》,規定錫金政府可參加印度的政治機構。9月印度議會又通過憲法,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繫邦」,1975年4月,印度政府再次出動軍隊解散錫金的王宮衛隊,軟禁國王並使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黜國王,4月23日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把錫金變成印度的一個「邦」。被廢黜的錫金國王在紐約病逝後,王儲旺楚克·膝辛·納姆加爾繼位為第十三世國王。新國王表示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的。

古代中國稱錫金為哲孟雄(Dremojong)。尼泊爾人移居於此稱之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稱為登疆,意為稻米之谷。遠在公元7世紀,哲孟雄是吐蕃(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9世紀時,哲孟雄成為獨立的部落,但其境內的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



 

 


錫金流傳很多神話,但世襲君主國成立前的歷史記載不多。之前錫金是雷布查族的居住地,他們多生活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帶。錫金是個富於神話和傳奇的國度,有關古代的史料,留傳下來的很少。有確切記載的第一代國王是蓬楚格·納姆伽爾,其曾祖父是西藏的貴族古魯塔希。蓬楚格於1642年登上錫金王位,在他統治下,雷布查人與錫金人融洽相處,從事畜牧和農耕。蓬楚格宣布佛教為國教,實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他將首都建在甘托克,將全國劃分為若干沙古(相當於縣)治理。第三代國王查多爾·納姆伽爾(1700~1717在位)建造了佩瑪揚策寺(即今天的大寺),還為雷布查人發明了字母。

18世紀期間,錫金多次受到尼泊爾和不丹的侵犯,但是納姆伽爾王朝竭力維護著錫金的獨立地位,保存王國的核心地帶。1835年英國人割據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1861年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1887年,英軍強占錫金。1890年,錫金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世紀,英國殖民者鼓勵大批尼泊爾人移居錫金南部,被稱為錫金-尼泊爾人。他們砍伐森林,開墾稻田。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塔希·納姆伽爾國王。塔希國王實行許多經濟和社會改革,廢除各種無償勞役,徹底檢查稅收制度,廢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職能,開始進行土地改革。


相關圖片

英帝國主義退出南亞地區後,錫金未能獲得獨立。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1949年 6月,印度政府派兵進駐錫金。1950年12月 5日,印度與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派駐錫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職權,並派政治專員對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進行全面的控制。

1968年8月,甘托克發生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錫金的第12代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1963~1982在位)提出錫金要錫金化,要求修改1950年的印錫條約。1973年4月,印度軍隊開進甘托克,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簽訂《錫金協定》,規定印度政府不僅對錫金的國防和外交「負完全責任」,而且對錫金的內政和經濟「負責」。該協定削弱國王權力,使錫金的內政外交完全控制在印度手中。

1974年4月,錫金舉行「大選」,親印的錫金國民大會黨控制了議會32席中的31席。5月11日議會開幕,通過決議,「要求」印度派顧問來為錫金制訂憲法。同年9月4日和 7日,印度議會兩院先後通過「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繫邦」,在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席位。

 


1975年4月9日,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國王被軟禁。4月10日,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黜國王,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4月14日,錫金又為此舉行「公民投票」。印度議會也通過決議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1982年 1月29日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在美國紐約去世。王儲旺楚克·滕辛·納姆伽爾繼位。他表示,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的。錫金王國現有政黨:錫金國民黨、錫金國民大會黨、錫金國家大會黨和人民黨。印度在錫金設有首席行政官。錫金王國設有一個由20人組成的國務院,負責制定法律;還設有行政會議,負責教育、衛生和運輸等事務。政府首腦為首相(一直由印度人擔任)。全國劃分為4個縣。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森林資源和運輸業。

 

 

 

 

在錫金的隆德寺(Rumtek Gompa)、貝瑪揚西佛寺(PemayangtseGompa)等寺廟,每年五、六月或藏曆新年前會有

喇嘛舞(Chaam masked dance)表演。舞者帶上具有藏傳佛教象徵意義的面具,在法器的節拍下跳舞。舞蹈內容除了佛教教義、道德劇之外,還有講述鄉村集市、蓮花生大士生平等等

 

 


 

不論是錫金北部的Gurudongmar Lake還是東部的Tsomgo Lake,都是當地人心中的聖湖。在這些高原冰川湖泊中,白雪覆蓋的石塊、沉靜的藍色湖面,倒映出的冰山會讓人發獃看很久,忘卻一路倒騰過來的艱難困苦。

 

1982年1月29日,錫金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dpal-ldan don-grub rnam-rgyal)在美國紐約逝世,王儲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dbang-phyug bstan-vdzin rnam-rgyal)即位,成為錫金第13代國王,他宣布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是非法的。

...

錫金的末代王后是美國人庫克。在國王流亡中與國王離婚了。現居住紐約,有自己的新家庭,出了新書。

 
相關圖片

旺秋丹增郎加(Wangchuk Tenzing Namgyal,)1982年老國王患癌症病逝於紐約,1982年2月繼位為錫金第十三世國王。

 
 

1963年錫金末代老王和他的美國王后婚禮,錫金老王扎西郎加(中),他的兒子也就是末代錫金國王巴登郎加(右),還有巴登郎加的第二任妻子美國白人厚朴庫克,後面的是錫金王家衛隊。


 

1963年錫金王儲婚禮中,王后與親友交談,後面拿相機的男孩應該是兩位王子中的一個。

 

 
 
Hide....
世界上最後一個承認錫金亡國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約2003年起默認錫金被印度吞併,2005年中國出版的地圖上不再把錫金表示為主權國家。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檔案分享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