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老吳遊記之一 英倫三島巡禮
2019/08/05 06:50
瀏覽7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話說開心眾兄弟姐妹分兵三路浩浩荡荡殺奔英倫三島,在倫敦机場会師后又一路風掣電馳 趕到Southampton,由身懷白金卡李氏夫婦拔得頭筹 领先登
上Carribbean Princess. 倫敦机場到Southampton, 直線距离约65英哩,車行須時1個半至2小時(London traffic). 兄弟們別出心裁,決定繞道西北Salisbury,順道造訪Stonehenge 古蹟.这座新石器時代遺留下來的石堆,根据考古學家佔算,大慨成形於5000年前,是當時的埋葬場,至於这些大石頭當時是怎么運來的又怎么堆成这种园型模式(据说跟天文星象還有関係),像埃及人的金字塔一樣,没有答案.


次日清晨,遊輪穿过英吉利海峽,抵達法國塞纳河口LeHarve港.這裡离巴黎200公里单程就要3小時.Princess的遊程上卻说,這一站是巴黎,開心的鄉親們都是識途老馬,絕對不上當,決定捨巴黎而訪鲁昂(Rouen).這是座法國有數的古城之一,位於法國西北部,塞纳河穿城而过,當年北欧來的侵略者Vikings,公元十世紀选擇在此地建城.就因為這裡地勢低搭橋容易.卻没想到因此而兵連禍接古城变成兵家必爭之地.由LeHarve港搭火車行一小时.抵達鲁昂車站,鄉親們從未見过如此古色古香的火車站,纷纷攝影留念.出得車站,一條筆直大道直通河畔,這就是有名的聖女貞德大道.沿著大道走下去,古城千年历史尽收眼底.左邊有建於五百多年前的聖母院大教堂,高151米,別看它龍鍾老態,维基百科上說,十九世纪末期它曾是世界最高建築.那 高聳的歌德巨窗,那殘存的色釆玻璃,都再再提醒遊人它往日的風光.還有聖馬克盧大院(Aitre St-Maclou)是十四世紀中葉黑死病患者的火葬場.法國人把這個也放在市中心供人憑弔,其维護古蹟之努力,讓人敬佩. 大道右邊轉進一小胡同,就到了聖女貞德紀念塔(The Tour Jeanne dArc).這裡是當年聖女貞德被監禁而后以妖言惑眾罪名被燒死之處.聖女貞德是英法百年战爭(1337-1453)末期法國的民族英雄.她本是個出身農家的小女孩,卻自稱有神的指引要來拯救法國,在最危急之时登高一呼激励法軍,解救了所謂的奥良之圍.從此法軍士氣大振,將士用命把入侵的英軍赶出了法國.但聖女貞德卻被當时親英的布根地人(Burgandians)俘虜,轉賣给英軍,而后在此就義.那年她才十九歲.再往下走就到河邊了,果然是一馬平川,這河上大大小小的橋樑,千年來,塌了又建,建了又塌,曾經多少滄桑,如今它
們又安然地橫跨在平静的塞纳河上,正是"鐵馬金戈皆过尽;唯見遊客步夕陽".


下一站,蘇格蘭愛丁堡,

遊輪往北,經过英吉利海峽,進入北海.電視上看到的北海,總是狂風暴雨,巨浪淘天,這回開心的兄弟姐妹們親自到訪卻是晴空万里,大地含笑.一路驶入South Queensferry.傳说這是當年蘇格蘭瑪格皕特皇后所建,普渡往北边St Andrews 朝供的香客.
此處离爱丁堡城中心约8英哩.鄉親們分乘両輛英式出租車(外型像小孩汽車模型中的黑頭老爺車,可載6-8名乘客,在倫敦街頭常見)直駛爱丁堡. 爱丁堡是蘇格蘭首府,也是第二大城,我們和大多數觀光客一樣,只去了老城区,Castle 和Royal Mile 是觀光重點.首先沿著一條老街(Catle Hill)往上爬,街道兩边的古老建築目不暇给,但我們的终極目標是Free Whiskey Tasting! 人家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們可是遊客之意就在酒.  因為這裡是聞名天下的Scotch Whiskey 文化遣产中心.怪不得走在街道上的人,沒几個是直著走的,正是"觀光英倫酒香芬;路上行人正消魂".
老街的尽頭,就是有名的愛丁堡古堡.但見萬頭鑽動,排隊買票,不得不佩服我們孫領隊的英明.在美國就上網替我們把票買好.在此直接入場,有點像坐頭等艙登机. 古堡建在一個火山口上(castle rock)是爱丁堡的最高點,沿著城宛往下看,有君臨天下的感覺,据说公元前9百年就有人在此建城,但历史家確定至少在公元12世紀,蘇格蘭王大衛一世(不是舊约聖經裡的大衛王)在此地建成皇家城堡.直到17世紀初,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搬到倫敦去继承英國皇位,改稱詹姆士一世.當然,古堡也飽受战爭的洗礼,中古时期的堡疊,大多毀於炮火,少數倖存的有12世紀的聖瑪格皕特教堂(St Margarets Chapel),皇宫(Royal palace),还有16世紀初建成的皇家大廳(The Great Hall).最值得看的還是蘇格蘭皇冠(Crown Jewels of Scotland).這是号稱英倫三島最古老的皇冠.曾经用在1543年瑪莉女皇加冕典礼,她那时才九個月大,從頭哭到尾.

出得城堡往下走,就是愛丁堡最著名的觀光大街(Royal Mile).街道兩边除了些古色古香的商店,食肆外,还有建築宏偉的教堂,大廈,藝人在街頭表演,小販在巷口叫囂,好像又回到了中國,正是"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斯城當京城".提到蘇格蘭的吃食,大家就想到我們的赛潘安-潘院長.他對蘇格蘭傳統小吃Haggis情有独鍾,一路吵著要去找Haggis吃. 此Haggis(中文名不詳)乃羊雜與洋葱,麥片攪碎,加香料,盐和高汤混攪,像做香腸一樣塞進羊膀胱裡,燉煮數小時而成.這种聽起來就噁心的东西聽说他連吃了三家,还意猶未尽,实在另人费解.唯一比較合邏跡的说法是和他從早到晚念茲在茲的"小三"有関.是否"嗜味思人"不得而知.爱情的力量真偉大!


遊輪繼續北航,船長連夜赶路,把我們帶到英倫三島北边的Invergordon,翻開地图,才知道這裡與挪威也就是一水之隔,怪不得當年Vikings南侵,英倫三島首當其衝.跟据历史,今天在英倫三島上的居民,一半以上有Vikings的血統.言歸正傳,Invergordon 是北海边的一個小镇,居民大都是外地遷來的油井工人.這裡离因有水怪而成名的loch Ness 不算遠.鄉親們有几個赶上了旅遊巴士,得以和水怪相会.其他的人就只有繞著这淒涼的小城興嘆了. 小城有個特色,到處都是油畫,這有两种說法,其一,小城的生活太單調乏味,居民都得了憂鬱症,看看畫開開心,對憂鬱症患者大有助益.其二,油彩乃鍊油工厂的副產品,這些市井畫家們,只是信手塗鴨廢物利用而己.怪不得有所謂“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一說。.畫中人的表情也很奇怪,好像是對著照相的遊客说"I was painted here, I have no choice, but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说到照相, 在此必须提一提我們開心的特约隨行攝影師,周君.我們下船遊覽时,背著背包,裡面不外是些礦泉水,零食, 雨傘等雜物,  可是周君背包,除了這些,还要帶上他的攝影器材.比起一般的背包起馬要重10磅.周君背著它隨著大夥上山下海,看到好景點,团体合照,個人特寫,他是有求必應.真正做到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此處特代表鄉親們向周君一鞠躬!

遊輪繞过蘇格蘭北端,航行2夜1日來到了蘇格蘭第一大城Glasgow. 這是18世紀欧州啟蒙運動的發源地之一.接下來的產業革命更造就了格拉斯哥成為世界造船中心.二十世紀初葉,格拉斯哥是欧州少數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鄉親們参观了喬治廣場,格拉斯哥教堂(just another bloody church),除了感覺到它的没落外,乏善可陳,匆匆帶过.

下一站,Belfast, Northern Ireland.

電視上每次看到Belfast,總跟恐佈份子,炸弹,暴動离不開,去年夏天,Nationalists(主張爱尓蘭統一)和Unionists(主張北愛尔蘭和英国合併)在Belfast还上演了一場大暴動,至少20名警察受傷.這一切都要從1921 年,愛尓蘭宣佈脫离联合王國独立開始.當时北方6個counties,(大多數是新教徒)选擇留在联合王國內,與南方的爱尔蘭(大多數是天主教徒)分离.成了今天的北爱尓蘭.從此文攻武鬥就没完没了.直到1998 年兩國簽定Good Friday Agreement, 衝突才慢慢減少..這愛尓蘭人(celtics)和英國人(Anglo-Saxons)的世仇起源於宗教革命,英國人大多是新教徒而爱尔蘭人一直信奉羅馬天主教(St. Patrick 之功).十六世紀初,英國大地主帶著許多英國人民到爱尔蘭殖
民,他們對當地的天主教徒採取高压手段,百般蹂躪,种下了禍根.

今天的Belfast, 没有了這些政治騷乱,经濟也澎拜起來,看來欣欣向榮,除了市區觀光外,我們也遊覽了聞名的巨人水道,那是漫山遍野的石柱,由山頂一路排到海边,並且高低有序,遠看像人工鋪成的石階.傳說中的巨人,和前述的世仇,有密切関連.原來此地和對岸的蘇格蘭一水之隔,從前兩岸都住著巨人,巨人要打架卻為水所隔,於是他們约好從兩边山上各建一條水道,當兩條水道会合时,他們就可以痛痛快快地打一架.结果誰贏了? 有人問.那边蘇格蘭人的水道地基没蓋好,水道塌了,巨人也淹死了!  我們还順道参觀了Old Bushmill Whiskey釀造厂. 号稱世界最老牌的Irish Whiskey,也是最小氣的,連sample都没有!

披頭士的故鄉, 利物浦

利物浦是世界聞名的大商港,遊輪入港就停在市中心.下得船來,有文化遺產之稱的Three Graces, 都近在咫呎.拍照完畢,我們沿著港边,参觀Liverpool Museum,看了些產業革命时期的蒸氣机,火車頭,輪船等. 接著又逛了Albert Dock, 產業革命初期,号稱全世界最繁忙碼頭,全球百分之四十的貨物在此進出.在Albert Dock 后街藏在一個小門小進的地下室就是披頭士紀念館,門口排的長龍表示慕名而來的人還不少,再問問看过出來的人說裡面就是几張老照片和看过多少遍的老影片,不值得看.鄉親們決定轉移目標接撘上了觀光 巴士,環城一周,,Liverpool Cathedral,Great George Street, China Town, Penny Lane,Hard Days Night Hotel都是走馬看花,拍照存証,到此一遊.聽說利勿浦的China Town,是欧州最古老的.原來打算順道拜訪,大快朵頤一番,结果到站忘記拉铃,巴士一閃而过,失之交臂.痛哉!

Dublin, Ireland.

都柏林17世紀时一度是大英帝國第二大城市,20世紀初,历經了独立战爭,和緊接著的愛尔蘭內战,都柏林大部份建築都毁於战火,今天我們看見的是面目一新的都柏
林,觀光巴士帶著我們市區巡礼,看到了熱閙的Oconnell Street, 和聳立在街頭的都柏林尖塔,著名的Trinity College, St Patrick Cathedral. 都到此一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uinness Brewery, 这家啤酒厂1759年就開始釀酒了,佔地64英畝,曾经是世界最大的酒厂,如今還是都柏林最大的僱主.

 
13天英倫之旅,轉眼將到尾声,此行雖然没什么足以留連忘返的名山大川,也没什么足以纸醉金迷的舞榭歌台,開心眾兄弟姐妹們懷古鑑今,温故而知新.也算是行万里路讀万卷書吧.正是"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行程將畢,特記此情以待成追憶!
2012年華府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