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看電影可以分消遣時間和認識世界。像美國劇情大片可以和朋友或另一半在週末閒暇時間觀看,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的電影能讓你看到這個世界的不同角落發生的故事,或多或少能夠讓你的思想進步,看清世界更有利於看清自己。電影反映了真實生活,真實生活是電影的基礎。在這世上活著,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輩子,透過看電影能看到別人的一輩子。所以看清別人,才能看清自己。
我相信每個人喜歡看電影的理由都不一樣,有人是想找生活中沒有的感動,有人是喜歡在恐怖片裡尋找刺激,也有人用看電影來放鬆心情。每一部電影都是一段段人生經歷,可以用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經歷美好的,恐懼的,振奮的,激動的,感動的,搞笑的等等不同的感受,可以暢遊世界各國各地,古代,未來,太空銀河,等等不同場景,還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明白許多道理。
我們大多數人日復一日的重複著簡單的生活,享受簡單生活帶來的樂趣又渴望獲得不同生活狀態的人生。於是,影視劇這種能展現千奇百怪不同人生活故事而又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和電視劇,常常被美好的畫面感動地流淚,總傻傻地以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以為那種美好幸福的故事情節都是屬於自己的。然而等到觀影結束後,你又被拉回到了現實生活中。
我們不僅是在電影中體會不同的生活百態,好的電影能讓我們引起共鳴,感受到電影里人物的苦樂心酸,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改變一個國家(比如電影《熔爐》使韓國通過了保護未成年人的《熔爐法》)。電影對於吸引觀眾有這獨特的優勢。相對電視劇來說,電影可以在短時間內知道一個故事的結局,雖然可能需在較短時間內經歷與電影故事情節中的大喜大悲,但也只是當時的心理狀態;而且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一個故事的開始、發展過程和結局,電影經常會給觀眾留下很多經典橋段,如《泰塔尼克號》中Jack和Rose在船上相擁的畫面。我們需要每天面對這個現實的社會,我們需要每天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在這個讓你想離開而又不能離開的喧囂的城市。我們需要電影給我們帶點某些感覺來作為生活的調味劑。
然而為什麼我們喜歡看電影呢?首先因為電影節奏快,好的電影每一幀都是精華,不浪費一句臺詞不說一句空話,全篇看下來就像一個完美的局,牽一髮而動全身。電視劇由於劇集動不動就是三五十集,太多無意義的對白,小編大概在初中時就認定電視爛劇看多了影響智商,轉而愛上電影。電影的場景一般都很宏大、特效製作投入遠遠大於電視,觀眾能享受視聽盛宴。對我來說電影是一種消遣。相信很多人看電影的第一目的都是希望獲取精神的愉悅。隨著數量的增加,我們會自然的將自身帶入電影情境中。因為電影裡的很多場景其實很少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其實看電影是給了自己一種新的生活體驗,儘管有些體驗我們一輩子都不一定會有的經歷,但這至少會讓我體驗並了解很多。
電影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即使對看電影這一活動沒有太大的興趣,部分人仍然樂衷於此。看到周圍的同學、朋友大多很愛看電影,同學就讓我幫忙推薦一些電影,說大家都看電影。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往往需要一些共同話題,電影無疑是一類較為容易找到共同語言的話題。許多人的身邊經常圍繞著一些眉飛色舞講述電影情節的同學。對於他們而言,這一行為無疑會提高自身交流能力並展示自己魅力。現在網路的便捷讓看電影成了家常便飯。當然影院的效果還是無法取代的,一些大片還是影院裡觀賞比較享受,畢竟電影是視聽感官的盛宴。
不管你是否承認,電影都會影響著你,就像風會影響雲一樣,電影就像一個流淌的魔方,會將人帶向N種可能,電影其實是一種神秘的未知,這感覺就像是透過電影去看另一個人的人生,從他的人生從他的經歷中,得以看到或錯誤或正確的道路,得以或避免誤入歧途或學到人生感悟。我覺得電影是一種很有魅力的載體,我們透過書本學到的看到的只是作者本人的經歷或他的所見所感,而電影卻雜糅了編劇導演演員每個人的人生感悟於其中,他能傳達的是多角度的內涵,只要他想表達只要觀眾想看,總會得到點什麼。
歸根結底,電影就是人生的濃縮吧。凡是神秘的未知,極容易撂倒人,所以你可能也是對未知的自己感興趣。電影從誕生的那一刻,就是衝著人來的,觀影,就是觀自在。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