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民調的背後
2015/04/20 13:41
瀏覽491
迴響2
推薦10
引用0
任何高民調的政治人物,也需交由大眾的細心檢視。
最近台南大刀闊斧的移除蔣介石銅像,卻引來蘇喚智同室操戈,質疑「有必要這麼粗魯嗎?」
如果大家把時空拉長,就能驚覺這個議題的真諦。
從頂新黑心油、內湖生態園區開發、風災核災的財務黑箱化、不迴避投資邪惡基金…原本世人期待宗教組織能謹慎經營慈善志業,卻又發覺台南的慈濟中學「不繳地租、也不招收特教生」,違背與政府共同分擔教育責任之目的。
當民眾把最後一絲期待留給台南縣首長,其待他能允執厥中; 沒隔多久,換來的卻是賴縣長全面移除蔣介石銅像,巧妙的轉移民氣。
對今日民眾而言,看盡「稅留企業債留政府」的亂象,是解構過去的威權重要、還是糾舉現在的特權重要?無怪乎超越朝野的格局與動力,是太陽花學運的新世代!
對政治人物而言,拆除老蔣銅像僅遇上八、九十的老兵;糾舉特權卻會遇上規模比政府更龐大之詭辯的律師、作假帳的會計師,以及湮滅證據的前朝政要。兩害相權取其輕,銅像問題自然成了首選,統獨論述也一直戰勝左右論述!
原本該「隔幾年拆除、隔幾年打包、隔幾年運送」的策略,卻被賴縣長全數處理完畢,後人豈有迂迴轉進之空間?今後遇上民眾糾舉違背公義之特權,僅能表象引用哥利亞之勇氣面對巨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