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翟氏泥活字模介紹
2012/10/03 17:19
瀏覽118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與楊古同時代的王祯(';'~'年)創制了木活字。王祯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産經驗的著作——《農書》。彩盒王祯關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

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 萬多個,于元成宗大德二年(';年)試印了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祯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裏。

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祯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獎座 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采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于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制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00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種,;卷。這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制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祯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于推廣。公元'、'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于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印刷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00~;00萬個。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科學百科
自訂分類:印刷
下一則: 印刷油墨的控制提高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