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見識過百年風云變幻的地方,卻成了最為幽默的城市;這城市,在幽默中成就了世界排名前六位的大港口和人均GDP連續十幾年居于國內前列的業績;這城市,也發生過并不幽默而是兒戲釀成的慘重爆炸事件……海河水流淌著,奔向幾十公里外的渤海灣。多少年來,大城小民們依舊愜意著,悠閑著,恬淡著;我倒想起了《空城計》里的西皮唱腔:“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憑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這韻律,何其華美灑脫!筆者曾在多年前撰寫5萬多字的系列散文,試圖詮釋這種兼具西洋文化與小市民特色的“平民文化”現象,發表于《天津老年時報》、《天津青年報》、《華商時報》、《澳洲漢聲雜志》等,并為多家紙媒轉載。現擇其部分,首發于微刊,供讀者評鑒指正。 文藝小清新紫色小花彩帶飄逸分割線 西風浸寓公來 李錫文 坐落于和平區成都道上的蘇易士西餐廳,過去離著單位很近,是我們年輕人常去的地方。這家相當地道的西餐廳,為袁世凱四子袁克端之女袁家倜所開辦,袁家騮題字并多次光顧。天津有不少這樣的西餐廳、酒吧或咖啡館。 入夜,延綿數公里的解放北路華燈齊放,兩側的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的西洋建筑華美典雅,異彩紛呈;筆直的羅馬柱,或粗獷,或精致,矗立在街邊,向人們述說著這座城市很久以前的輝煌與悲愴。 天津和我國其他地方一樣,深受幾千年封建制度的影響;同時,天津又是在近代外敵入侵和占領的過程當中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的,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受西方文化和殖民文化的影響較深,留下了殖民地的烙印。經歷了華洋雜處、中外交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氣息相當濃厚。因而,不論是封建文化還是殖民文化,在天津人身上都有明顯的痕跡,傳統與開放、規矩與散漫都是同時存在的。 在很長一段時期,天津從城市面貌到人們的生活方式給人的印象都是比較“洋氣”的。“洋氣”,顯然是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的影響所致。 由于歷史的原因,西方文化很早就對天津產生了影響,這種影響始終伴隨著天津發展的腳步。這里,我們鞭撻西方的殖民政策和侵略行為,也客觀看待西方文化對于文明的推動作用。 歷史的恥辱——八國聯軍自天津登陸,進逼北京。這是各國聯軍的首領。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國當局在海河西岸的紫竹林(現和平區小白樓一帶)設立英租界,起初占地460畝;紫竹林以北的地方,被劃給了法租界。英租界經過后來的三次擴張,發展到6149畝。他們在中國的地盤上建立了工部局、維多利亞俱樂部、高爾夫俱樂部、跑馬場、天主教堂等。此外,法國在天津的租界占地2836畝,日租界2150畝,德租界4200畝,意租界771畝,俄租界5474畝,美租界131畝,奧租界1030畝,比租界740畝。到了20世紀40年代,天津租界的人口達到25萬人。列強在天津的租界地,是舊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租界,僅僅一個城市里,竟然布滿9個列強國家的租借地,也是舊中國任人宰割的生動寫照!央視報道說:這種狀況,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外國侵略者在肆意掠奪財富、蹂躪人民的同時,通過在天津建立統治基地、興辦金融和實業、進行宗教和文化滲透,將西方文化帶到了天津,帶來許多新的東西。比如建筑,著名的“小洋樓”就是列強的遺留物之一。天津的洋房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風格多樣,代表著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俄國等國家的不同建筑風格,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前不久意大利駐華大使在考察了位于天津海河北岸、修建于20世紀初期的意式建筑群之后說:“這里是意大利在海外最集中的、最大的、保護最好的風情區。” 早在1900年前后,天津人就開始使用電燈、電話、電報,并乘坐電車行駛在現代“馬路”上。從1906年天津出現有軌電車,到20世紀30年代,天津市內電車的運行線路總長達25公里,電車成為那個時期天津人的重要交通工具。 洋人的吃、穿、娛樂、文化藝術同樣對天津人產生了重要影響。 比如吃,天津人從洋人開辦的餐館學會了吃西餐、做西餐,西餐對天津人的飲食習慣和地方特色食品的改良也產生了影響;在穿上,人們追隨新風,仿照洋人,男人穿西裝、領帶、皮鞋,取代了長袍馬褂;女人們穿裙、褲和高跟鞋。在民初之后的很長時期,天津街頭的服裝呈現古亦中亦西、中西結合、古今并舉、中外并存的斑斕色彩,既有西裝、中山裝,也有馬褂和旗袍。人們還不時看見“中西搭配”的穿戴:里面穿西服褲子,外面是考究的綢緞長袍,腳下蹬一雙锃亮的皮鞋,頭戴禮帽,鼻梁上架一副金絲邊眼鏡。 在文化上,電影、話劇、賽馬、游泳、滑冰、足球、教堂、圣誕節等,都使人們耳目一新,文化娛樂活動更加多姿多彩,宗教信仰多元化。天津最早的電影院——“權仙電戲院”就是1906年在法租界開張的;民國以后電影院逐漸發展起來,主要是集中在外國租界。天津的賽馬場最早始建于英租界,1901年英國商人以德璀琳花園為中心,修建通向馬場的道路(今“馬場道”),1913年完成擴建,在春秋兩季定期舉辦賽馬會,發行彩票,成為當時津門重要的商業和娛樂活動。 西方文化的廣泛滲入、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使天津人很早就見識和體驗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北方得風氣之先,莫若天津”,天津成為我國北方受西方文化影響最大的城市。這種影響,至今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這座城市在與國外文化的融合中獲得了發展。 天津歷來是外國人在中國的主要聚集地之一。過去天津的租界里住著來自世界各國的商人、學者、傳教士和外交官,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交際圈子,也在中國的土地上享受著普通中國人所沒有的特權。至今,天津仍然生活著許多外國人,現在常年居住在天津的外國商人、留學生、專家學者以及務工人員至少有十幾萬人,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在成都道的咖啡館里,在友誼路的國際風情街上,在繁華的商業區,在天津開發區,在普通的居民區,隨處可見外國人的身影。如今的中國已是今非昔比,外國人來此,遵守我們的法律和秩序,我們熱情歡迎;否則,Goout,please! 從清末開始,天津租借地以及特殊的環境,引來無數權貴來此定居。以翻譯《天演論》著稱的中國近代思想家、翻譯家嚴復,從1880年調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開始,到1900年離津赴滬,在天津生活了整整20年;經歷“戊戌變法“的梁啟超,流亡日本返回國內后,也寓居天津的意租界(今河北區民族路),在此著書立說,影響巨大,是他一生學術思想的新的巔峰。 嚴復、梁啟超是天津籍人士嗎?非也。他們是天津的“寓公”。 天津是個移民城市,600年以來,外地的人們不斷移入天津,在天津創業,在天津生活,直至終其一生。他們先是寓公,后來就成了這里的主人。因而,有時“寓公”與“原著民”也難以分清。 天津最著名寓公的成批到來,始于清末民初、盛于20世紀20~40年代。因何“著名”?數量多,更主要的是“層次”高。先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趕出了北京,溥儀率“朝廷”的王公大臣、遺老遺少來津“避難”,夢想建立復辟的基地,以圖東山再起;接著,失意政客、下野軍閥、官僚買辦、文人學者,也紛紛來到天津。到天津充當寓公,建洋房、置沃地,是那個時期頗為“時髦”的一件事。天津靠近北京,生活在天津,北京的風頭風聲全聽得到看得見;尤為重要的是,天津有9國的租界,躲進租界,基本上就等于進了“保險箱”,生活也會安逸起來。民國的五大總統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還有擔任過北洋政府總理的段祺瑞、唐紹儀、靳云鵬、張紹曾、潘復、熊希齡、顏惠慶、朱啟鈐、顧維鈞以及各部的總長、次長、各省的省長、督軍等,離開了政壇后,都先后來到天津做了寓公(嚴格意義上說,徐世昌、曹錕等人不是寓公,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天津人),有不少人在天津度過了晚年。至今在天津的一些老胡同里,還能聽到老百姓講述當年寓公們的生活故事。 這是一些特殊的人物、特殊的階層。 這是一個特殊的歷史現象。 這些上流階層的寓公,給天津帶來了什么?對天津的社情民風和城市文化有著怎樣的影響?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課題。這里,我只是想做這樣的簡單表述——帶來了中西各種風格的建筑、帶來了不同風味的飲食、帶來了貴族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額財富、帶來了多元的思想和文化。 比如說,許多寓公在天津投資房地產和工商業,建造了大量形態各異的小洋樓,使得天津的小洋樓形成了更大的規模,同時促進了天津工商業的快速發展。我原先的單位,就是在一所小洋樓里辦公,那便是曹錕所建,解放前由其女曹士英長期居住(本人已有文詳述)。還有,這些寓公們大都是當時中國的“暴發戶”,腰纏萬貫,下野后無所事事,日日酒食征逐,使天津變為富豪的消費中心,這推動了飲食技藝的提高,提升了天津飲食文化的層次。 當年叱咤風云的寓公們,如今早已同那個時代一起,隨風而去,但這塊土地上卻留下了他們長長的帶著傷痕的身影。這身影使后人感到痛苦和辛酸,也迸發出奮起的激情。 +10我喜歡
文/尹相濤 世界上沒有筆直的路,可是絕大多數人總想走捷徑。 想走捷徑的人,結果是不斷碰壁,不斷失敗,最終就像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那樣,擁有碌碌無為的人生,不同的是,他們或許并不會為此感到悔恨。 以前我總是想不開,總想勸別人去努力,去拼搏,總希望身邊的年輕人都能夠越來越好。可是時間久了,見的多了,才發現相對于改變自己,想要影響別人真的太難了,我甚至悲觀的認為這幾乎不可能,世界上總是內因起決定作用,自己不愿改變的人,誰也改變不了他。 如今想開了,也不抱希望看到每個年輕人都是努力工作、認真學習和不斷提升自己的,但心里總還是有一些不忍,看到有的年輕人工作不久,因為種種所謂的自認為的困難而選擇放棄,會覺得很泄氣,為他們的選擇感到惋惜,也為自己的不長記性感到悲哀。 起初我很詫異,對很多事情很不解。比如只要每天把自己的工作計劃羅列好,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就會提高工作效率,也不容易忘記重要工作,但大部分人的工作筆記本上總是空空如也。比如只要每天堅持閱讀,就能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改善自己的文字能力,但機會沒有人愿意讀書。而其實只要堅持好這最簡單的兩條,就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然而,對于有的人,為什么讀書、記筆記為什么這么難呢?事情本身很難嗎?顯然不是。那剩下的,就只有是人的問題了,是人自身的問題。 記得曾經在散文里說過,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就是放棄。一件工作做不好,就不做了。一個單位堅持不下了,就換一家。可是,當他換到第三家、第五家的時候,會發現他的選擇會越來越少,他總在試用期和工作最初的適應期徘徊,永遠也走不出適應期,以至于永遠是個新人,最終便沒有人再給他機會。 曾經我也很奇怪,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必須要專業對口,覺得自己學了什么,就必須做什么,如果是做別的事情,做不好,那只是專業不對口,不擅長。可他被問到擅長什么的時候,卻回答不出來。在大學里,都沒有刻苦學習,混了一個文憑出來,高不成低不就,不愿腳踏實地,總想登高望遠。 大學畢業,真正的學習才剛剛開始,但絕大多數的人,以為大學畢業代表著學習結束了。年輕人不是有夢想就夠了,還要能去拼搏,能夠有堅韌的精神。通往夢想的路,并不是筆直的,大多數時候要先做好一起看似與夢想無關的事情。都羨慕登上山頂的人,卻不愿走人家走過的艱險曲折的路,有夢也是白日做夢。 總結起來還是那十六個字吧:讀書太少,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要的太多。 想走捷徑的人,到不了終點。世上沒有筆直的路,世上也沒有后悔的藥。 +10我喜歡
請抓緊落實 □鄭玉超 甲副縣長見上級文件后,因惦記著最近干部即將調整的事,心里煩不想多看,提筆批到,“請乙局長抓緊研究,認真落實。”想了想,又加六個字,五天內報結果。 乙局長接到甲副縣長批示后,在自己名字上畫了一個圈,然后,引出一根線,拉到斜上方,讓人想象是在放鴿子。然后批到:請丙副局長牽頭,抓緊落實甲副縣長批示精神。轉而一想,把縣長前面的“副”字劃去。聽外面傳說,甲副縣長很可能要轉正了。 一周后,丙副局長出差歸來,象征性翻閱了一下擺在案頭的一大沓文件,見到乙局長批示,忙抽出細看。報結果的期限早過了,他眉頭一皺,大筆一揮,“請丁科長抓緊落實,按時間要求,抓緊形成意見,報乙局長審閱后上報縣政府。”順筆將自己批示日期向前提了三天,確保落在甲副縣長規定的期限內。確定無誤后,微微一笑,才合上了文件夾。 丁科長這幾天正鬧情緒,自乙局長就任一把手后,私下不知多少次對主持科室工作多年的丁副科長封官許愿——好好干,你以后進了我的圈子,我會盡快讓你轉正。然后,乙局長又干咳了兩聲,“你跟上任戊局長干了那么多年,啥也沒撈到,他自己進去了,聽人講,平常你和他走得近,我硬是將你保了下來。” 丁副科長那時想,自己要是和戊局長走得近,能這么多年還只混個主持,那也太虧了吧。但乙局長這么說,興許是單位哪個小人背后亂嚼了自己的舌根,還好,乙局長是開明人。乙局長既然對自己說這樣掏心窩的話,算是知己吧。 可一晃三年過去了,乙局長又把當年給自己端茶倒水拎包的秘書小壬調了進來,在全局會議上,先是大張旗鼓地將自己當年的秘書表揚了一番,然后宣布將之前啥職務沒有只是辦事員一個的小壬破格提拔為副科長,說讓協助丁副科長工作。讓副科長協助副科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彼可取而代之。 看到批示,丁副科長想,既然你這么有能力,就讓你來頂雷吧。當然,丁副科長也明知道丙副局長在簽字日期那天還遠在南國海灘游泳呢,微信圈已經暴露了這一點。他自有分寸,不愿點破。 可甲副縣長規定的期限早已成了昔日黃花,他的脾氣全縣人民都知道,是個抓落實的行家,自己弄不好,會惹下一身騷。于是,丁副科長迅速開動腦筋,片刻后,在文件的頁腳寫下一行字,“時間緊,任務重,意義大,請壬科長遵照丙副局長批示精神加班加點,盡快落實。”心想,你再馬不停蹄,也不能叫時光倒轉。丁副科長將簽字日期落在丙副局長同一天,不過,他專門署明了是下午。 小壬作為乙局長多年的心腹,做了副科長后,別看他人小,心比誰都大,早想著將丁副科長擠走。他嘴上對丁副科長表態盡忠,“我剛過來,是您的學生,有啥事你盡管吩咐,我必馬首是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堅決落實到位。” 聽到沒?先是“您”,說著說著就變成了“你”,丁副科長心明鏡似的。 他回到:“哪里哪里。老弟你年輕就是資本,我像你這么大時,還只是在局長身邊干端茶倒水的角色。”順便把小壬涮了一把。 又嘆了口氣:“歲月不饒人啊!如今,我的兒子都有你這么大了。”被丁副科長白白賺了一個便宜的小壬,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但畢竟得到了乙局長言傳身教,明白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小壬心里氣炸了,嘴里還是哈哈笑著,那是那是。 好在自己科室剛分配來一個大學剛畢業的丫頭,于是,壬副科長摸出禿了很久的鉛筆,學著乙局長的樣子,在自己的名字上畫了個圈,用引線引到最下面,這樣,整個批示的頁面,就形成了一高一低兩只展翅欲飛的鴿子。 接到壬副科長的批示時,小庚正伏在案頭看產業結構轉型的書籍,想著針對縣情,起草一個研究報告。她心里記得父親給自己的忠告,端官家的碗,吃的可是農民的飯,凡事都得好好干。小壬想先好好研究壬科長那只展翅欲飛的鴿子:“請小庚同志嚴格按照丁副科長要求,認真研究,不折不扣,抓好落實,迅速形成文字材料今天上報。”可能感覺力度不夠,壬副科長又在批示的最后連打了三個感嘆號。 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小壬的日期簽出了問題,居然比甲副縣長的批示還早了近一個月。小庚不明白,看起來一向嚴密謹慎的壬副科長怎么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于是,小庚拿起文件就去找壬副科長。 壬副科長頭都沒抬,聽了小庚的疑問后,臉上浮起一絲微笑:“你是不是還會懷疑丁科長的批示?接下來,還會質疑丙副局長、乙局長?要不要懷疑甲副縣長的批示精神?” 說完把文件向桌子上一甩,那笑容風卷殘云,瞬間消失不見。小庚嚇得一聲不敢吭。壬副科長那笑容又浮了出來:“小庚,我的同志啊!讓你落實,懂不?別忘了,你可是優秀大學生畢業。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虛實結合,落實落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落空啊。” 說完,低下頭又玩起了微信。小庚的心里呢,愈發迷惘了。 +10我喜歡
J君和小雨是在網絡上認識的,那是當時很熱的一個婚戀網。 至于為什么要注冊婚戀網,J君自己也不知道。其實那時他剛畢業,還不想那么早結婚。何況他還有一個正在談的女朋友,是他的學妹,還在學校上課。 小雨是四川師范大學英語系大四的,在學校準備畢業論文和考英語專八。她的舍友都回家和實習去了,只有她一個人在學校。至于她為什么要注冊婚戀網,她也不清楚。 就這樣,在網絡時代的機緣巧合下,他們兩個在網上遇見了,他們不知道這相對于彗星撞擊地球的概率來說大多少,但他們都相信這是一種緣分。 他們兩個都不是會員,因為剛注冊,都是可以免費看信息的。第一個打招呼的J君,那天是2月14號情人節,他是根據網站的每日情緣推薦,統一打招呼的,也沒看誰丑誰美,反正這對于他來說只是一種打發無聊時間的方式罷了。但是就這樣發過去的信息,當天就收到了小雨的回信,而且全都是溢美之詞,這讓J君有點飄飄然。然后他就詳細的看了一遍小雨的資料,照片看起來還不錯,就是身材有點矮,155還不到。不過看起來小巧玲瓏挺可愛的,何況他還從來沒有得到女生這樣夸獎過,所以他們就相互留了聯系方式,開始正式的網戀。 他們正式網戀的那天是2月18號,是小雨的生日。小雨說:你是今年上天賜給我最美的生日禮物。他說:傻丫頭,我怎么能是你的禮物呢,禮物再好也有被遺忘的一天,我要做你今生的唯一。然后他們傻傻的笑了……(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也許戀愛總是美好的,誓言總是悅耳的。就在這樣的甜言蜜語中他們渡過了兩個月,小雨決定去黃岡看J君。這也是她一個人第一次出遠門,在臨行的時候她的閨蜜給J君打了一個電話,讓他好好照顧小雨,因為她是真的愛他。J君笑著答應了,心里卻是一團亂麻,他沒想到當初的一次無聊決定會走到今天,讓他現在告訴真相,他不敢,也舍不得。可是不告訴小雨真相,又覺得是在欺騙她,這種煎熬的心態一直等到小雨到來。 見到小雨的第一面,J君還是有有點失望,他想象過她的升高,卻沒想到152的升高那么矮,他開玩笑這說:你跟我走在一起別人還以為你是我女兒呢! 不過小雨很樂觀,很會說笑,也很體貼人。他們在一起一個星期,每天早上和傍晚去長江邊散步,看日出日落。J君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就在江邊上給小雨講他的憂傷,那種淡淡的憂傷,總是讓小雨聽著心疼。小雨說:不管以后你漂泊到哪兒,我就跟你到哪兒!J君看著眼前的這個小丫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她的女朋友根本不這樣跟他說話,他一說漂泊,他女朋友就開始反感。他沒想到,這個小丫頭能給他這樣的安慰。他把她緊緊地抱在懷里,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涌上心頭。他說:我愿時間永遠停留在此時此刻。這句話是真的,也許是他對她說的最真實的一句話。 時間過得很快,尤其是熱戀的人兒在一起的時候。她雖然談過好幾個男朋友了,但她還是潔白的身子,但她這次毫無保留的給了J君。J君心里的負罪感越來越重了,小雨對他越好,他負罪感就越重。跟她分別的時候,小雨一再強調一定要去成都看她,他當時全都答應了,可心里一片空白。他之前最討厭的就是欺騙女生感情的男人,沒想到他現在變成了這樣的人,而他卻顯得那么的無能為力。 他想跟她女朋友分手,可是最見不得她女朋友哭泣,他女朋友一哭泣,他所有的計劃就都落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要去他女朋友家見她父母了,雖然他很舍不得小雨,可是他女朋友這邊雙方父母都知道了,現在說分手也不好解釋,可小雨那邊再不舍也就是小雨她一個人,所以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她的女朋友,也就放棄了小雨。他沒告訴她原因,只是不再聯系。他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度過那一段時間的,他只知道那段時間她一直在網上找他,打他電話打不通。很久之后,他也就失去了 她的信息,只是看見她之前用的上有這樣的一個簽名:我不要一時的溫柔,我要一生的守護。(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之后每年春天油菜花開的時候,他都會想起她,她愛一地一地的油菜花開,她愛向日葵花開,她愛梔子花開,她愛笑,她愛說話,她愛穿高跟鞋,她愛紅色的衣服,他們的情侶裝還是紅色的襯衫呢……之后每個季節交換的時候,他都會在空間寫上這么一句:又是一年之(春/夏/秋/冬),愿你安好! 五年之后,他跟他女朋友要結婚了,把他們結婚的消息發到了網上,到下午的時候他收到了這樣的一條陌生短信“你都要結婚了,我該怎么辦呢?”號碼是深圳的。突然間,思緒如泉涌一般的涌上了他的心頭,他婚禮的那天,他喝了一個大醉。 婚后他跟他妻子一直過得不大好,堅持了一年多之后,他們離婚了。這時他才感受到了小雨當年所受的疼痛,那種無法言說的疼痛。他想要找到她,可是之前所有的以及電話都無效了。后來,他也終于明白了,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10我喜歡
王潔桓直播開箱推薦林芳毓的購物守則方火仲的開箱推薦文天地68048鄧郁文直播開箱推薦54844洪佳蓉的推薦清單孫惠珠直播開箱推薦吳秋傑的評價心得王邦輝的優質產品推薦98509
一年的開端在哪里? 吳秉合的優質推薦評比我依戀的生活 (2) 林國維的推薦評比清單67460告別是為了相逢(很精辟) (2) 賴嬌琬的每日頭條84863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