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豆腐
2012/07/18 16:27
瀏覽2,816
迴響3
推薦64
引用0
石了的心
磨出豆大的淚
金鍋滾雪花
木框箍塑
覆以千斤過往
壓印不得思憶
過了今夜
我將堅如
痴
豆腐
行經中正路 撇見一招牌寫著”痴豆腐”
覺得莞爾 這顯然是吃豆腐的諧音,仍好奇的上網查了一下,
是家採用有機黃豆與南極深海有機鹽滷,
以天然方式在客人面前現製養生豆腐餐的餐館。
痴豆腐 這三個字在腦子裡不時想起,特有感覺的。
這也難怪,”豆腐”嘛 還想些什麼呢? 腦子裡的便是啊!
說起豆腐 古今讚美豆腐的詩詞不勝枚數:
這些詩詞追溯了豆腐的源頭,憑弔了豆腐的發明,描述了豆腐的製作工藝,
讚美了豆腐的柔細質地,解釋了豆腐蘊含的哲理……
這一切的溢美之詞無不體現出豆腐在色、香、味、美的獨到,
譽其為「五鼎食」而不為過。
我很喜歡清代胡濟蒼的詩:
「信知磨礪出精神,宵旰勤勞泄我真。
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屬貧人。」
好個-中華豆腐
迴響(3) :
- 3樓. 香凝2012/08/02 19:59也"癡"豆腐~
《辭源》載日: 以豆為之。造法,水浸磨漿,去渣滓,煎成澱以鹽鹵汁,就釜收之。
又有人缸內以石膏末收者。相傳為漢淮南王劉安所造。
明朝詩人蘇平的〈詠豆腐詩〉
傳得淮南術最佳,
皮膚褪盡見精華, (黃豆先要浸水、去皮)
一輪磨上流瓊液, (用磨把豆腐磨成漿)
百沸湯中滾雪花, (煮漿)
瓦缶浸來蟾有影, (待豆漿沈澱)
金刀剖破玉無瑕, (切成方塊)
個中滋味誰知得,
多在僧家與道家。更加點化了豆腐的製作程序。
香凝
. . . . . .
硯凍凝花,墨散寒香... - 2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2/07/22 14:19正當巧
今日得空,觀賞對岸得獎電視寫實專輯~舌尖上的中國,
正巧就詳細介紹了豆腐與華人的千年淵源,
磨製豆腐人的辛勞與執著,相對於豆腐的售價,及其的不公平,
若不為著那份純樸與執著痴心,這樣的手藝如何相傳至今呢。
每品一口豆腐的好滋味,也算得上承接些許的民族文化情吧!
- 1樓. 海朗平2012/07/19 13:33吃豆腐
好個痴豆腐的詩作
我也喜歡吃豆腐
如豆腐煲、青豆滑蝦嫩豆腐、豆腐花、燒烤老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