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愛情鎖,自從2014年巴黎的藝術橋 (Pont des Arts) 部分護欄被這些沉重的愛壓垮後,愛情鎖似乎已成為這些橋的愛情枷鎖。追溯愛情鎖的來源,並非出自巴黎,而是塞爾維亞的一個溫泉小鎮 Vrnjacka Banja。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小鎮的女教師 Nada 和塞爾維亞的軍官 Relja 陷入熱戀,並且訂婚互許誓言永不分離。小鎮的至愛橋 (Most Ljubavi) 是他們每個晚上約會的地方,後來 Relja 被徵召前往希臘打仗,卻在戰場愛上了當地的女孩,熱戀的 Relja 和遠在故鄉的 Nada 解除婚約。心碎的 Nada 一直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過沒多久 Nada 因傷心過度而去世。當地的女孩為了紀念 Nada 也希望能鞏固她們自己的愛情,於是開始在至愛橋上懸掛寫了自己與情人名字的愛情鎖。至於流傳到世界各個角落,則要歸功於義大利作家 Federico Moccia 2006年的小說 I Want You 及後來改編成的電影。

傳統的愛情鎖"儀式"是將愛情鎖鎖在橋上後,將鑰匙丟入河裡,而德國科隆人卻有不一樣的見解。他們保留鑰匙,等到愛情變了調,不再相愛時,用鑰匙把愛情鎖打開,鑰匙與鎖,連同甜蜜的過往回憶通通拋進萊茵河裡,讓往日情懷隨河流遠去,不復返。科隆人很大聲的說「不愛我,我就把你丟了!」只是科隆人大概沒想到,後來橋上的愛情鎖是成千上萬,要找到原來的鎖,簡直就是海底撈針。



愛情鎖聽起來應該是要浪漫的,但在斯洛維尼亞的首都盧比安納 (Ljubljana) 卻有一座聽起來非常沒情調的愛情鎖情人橋 - 屠夫橋 (Butchers Bridge)。這座2010年完工的屠夫橋,原本早在1930年就已計劃要興建,是連接中央市場的行人橋,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停擺,一停就是50幾年,直到90年代才又重新設計有著玻璃面板的現代化橋樑。這座有趣的愛情鎖情人橋不但沒有更改名字,還在橋面上放了一對很矛盾的雕像 - 被趕出伊甸園羞愧的亞當和夏娃。雕像和橋上的情人們形成強烈的對比,就像愛情鎖與屠夫一樣。



在台灣的豐原車站也有一座愛情鎖橋,稱為「心鎖橋」。傳說當火車經過時會產生強大的磁場,震動著成千上萬的愛情鎖,使願望成真。不過隨著鐵路高架化,這座心鎖橋已拆除,但為延續濃厚的當地特色記憶,計劃在豐原車站公園打造「二代心鎖橋」,以另外一種形式來呈現戀人們愛的宣示。


如今浪漫巴黎藝術橋的愛情鎖也全部拆除,許多地方為了安全起見,有些加強結構,有些另起爐灶,塞爾維亞的女教師 Nada 萬萬沒想到,因為她的傷心欲絕而創造了戀人們宣示愛情的世界潮流愛情鎖。
- 3樓. Charles Lin2019/08/07 15:50
謝謝這位太太,還來不及回覆,已替我貼了網址,感謝。
何希奇 於 2019/08/08 00:21回覆
- 2樓. 我是google迷2019/08/07 08:41謝謝google迷提供的資訊。現在愛情鎖已不像以前那樣的流行了,有些橋樑實在承受不住這千百斤的重量,以安全考量,還是不要再鎖了! 何希奇 於 2019/08/07 13:10回覆
- 1樓. Charles Lin2019/08/06 10:34Haha!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I post an article of similar subject too, it is interesting that people in Koln think differently for the love locks.
Interesting, we are singing from the same hymn sheet. How can I find the article you wrote? I would like to read it. I like Colognians’ attitude for love, very straightforward.
Thank you, Charles. Have a wonderful day!
何希奇 於 2019/08/06 15:3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