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別名野薺、野菜、地菜、護生草,雞心菜,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帶根全草,生長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薺菜葉嫩根肥,具有獨特誘人的清香和美味,據測定,每500克薺菜含蛋白質25.2克,胡蘿蔔素12.8毫克,居於諸果蔬之冠;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超過胡蘿蔔,維生素B超過蘿蔔、白菜和水果;維生素D也超過各種蔬菜;維生素C的含量遠遠勝過柑桔,僅次於幹辣椒和菜花;另外,還含有脂肪2克,鈣2.1克,磷0.4克,鐵31毫克,以及大量的粗纖維、多種維生素及十多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為一種風味獨特的傳統佳蔬。
薺菜的藥用價值也很高,民間有“三月三,薺菜賽靈丹。”“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由此可見薺菜藥用功效之一斑。中醫認為,薺菜性味甘、涼,入肝、脾、肺經,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腫之功,《名醫別錄》言其“主利肝氣,和中。”《千金.食治》言其“殺諸毒,根,主目澀痛。”《食經》言其“補心脾。”《陸川本草》言其“消腫解毒,治瘡癤,赤眼。”藥理研究表明,薺菜含有類似麥角樣成分,有催產素樣作用,其浸膏對動物離體子宮和腸管均有明顯收縮功能;薺菜提取物用於高血壓的治療,其療效優於蘆丁,而且無毒性;薺菜含有薺菜酸,能縮短凝血時間,故又被廣泛用於內傷出血,咯血,產後子宮出血,月經過多,衄血,便血,尿血,消化道潰瘍出血,視網膜出血,牙齡出血等。近年來,人們用薺菜治療膽石症,尿石症,乳糜尿,腎炎,胃潰瘍,痢疾,腸炎,腹瀉,嘔吐,目赤腫痛,結膜炎,夜盲症,青光眼,目生翳膜等,也收到了較好療效。
薺菜食療方法很多,它可炒,可煮,可燉,可作餡,如薺菜豆腐湯,薺菜神仙湯,薺菜三鮮卷等,風味獨特,鮮嫩可口。宋代大詩人陸游對薺菜情有獨鍾,讚不絕口,曾吟詩讚美:“手烹牆陰薺,美若乳下豚。”“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甚至說自己曾經“春來薺美忽忘歸。”清代揚洲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也題詩畫贊其“三月薺菜饒有味,九熟櫻桃最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