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部 : 嫩葉、種子。
食用法 : 嫩葉燙過炒食;
種子煮粥或製醬。
是車前草科的草本植物,從東亞的高地到平原,到處都有生長,是非常普遍的雜草。
雖然很少人知道中藥裏有一種藥草叫車前草,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只要聽別人這樣描述:「在田邊的小路上,有一種含有乳液質的雜草,那就叫做車前草!」馬上都會有這樣的反應:「哦-,原來就是那個啊!」然後腦海中便浮起車前草的模樣,因為這種雜草連小孩子都經常碰到。
車前草:
學名: Plantago asiatica L.
科名: 車前草科(屬多年生草本,高15至20厘米)
別名: 蝦蟆衣、五根草、五斤草、五更草、牛舌、車輪草
樹(莖): 車前草科,車前草屬,多年生草本、葉根生植物;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鬚根。
(根狀莖粗短,有鬚根。)
葉: 葉根生,薄紙質,卵形至廣卵形,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兩面無毛或有短柔毛,葉基向下延伸至葉柄,葉柄中有筋狀的維管束,質地強韌採摘不易。
(紙質葉基生,卵形或寬卵形,葉基下延成長柄,葉片長3至10厘米,邊緣波狀或有不整齊鈍齒。)
花: 全年皆可開花,花序自葉叢中抽出,小小的花朵則直接貼生於花莖上,是標準的穗狀花序,具綠白色疏生花,苞片寬三角形,較萼裂片短,花冠四裂,雄蕊四枚。
(花葶由葉叢中抽出,細小綠白色之花排成穗狀花序,苞片卵形,花萼、花冠裂片及雄蕊均為4數)
果: 果實成熟時,會像蓋子一樣的自動裂開。
(蒴果(蓋果),其6至10枚黑棕色之種子)
生長環境:全島各地平野、低山帶到中海拔山區,均可發現其蹤跡,常野生於公園、庭院、道路兩旁
內有『蒴果』.『葉子』的圖片:
http://www.ymsnp.gov.tw/web/webpage.aspx?f=data_file/plant93/plant93_c3-190.htm
此圖可知他生命力有多強:
http://www.bpes.hcc.edu.tw/vege/4.htm
內有『花』的圖片:
http://www.lnps.tp.edu.tw/plants/%E8%BB%8A%E5%89%8D%E8%8D%89.htm
此網頁的圖片更清楚喔~(將捲軸向下拉到2/3處)
內有『花』.『葉』.『果』.『種子』
-
食材:車前草60克、豬肝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豬肝洗淨,切成薄片,與車前草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鹽、味精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利水通淋。
主治:肝血虧虛、濕熱內鬱之肝硬化患者。
按語:車前草性味甘寒,入肝脾小腸經,可利尿通淋,清肝明目,與豬肝合用,養肝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