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與傳媒)
一年四季皆開花結果 其蒴果由十一至二十個心皮所組成 猶如石磨般形狀 「磨盤草」之名即由此而來
自古以來「葵」幼苗及嫩葉可作菜 如《爾雅翼》云「葵為百菜之本 味尤甘滑」
不過 此詩所記載裡的是另一種植物 為「冬葵」 Malva verticillata L. 中藥一名「冬葵子」
古人採食冬葵 多在太陽未出之前 趁嫩葉沾有露珠時摘採 因此又稱為「露葵」
雖同為錦葵科(Malvaceae)植物 為避免在植物名稱中混淆 因此 此篇以「磨盤草」收載
在古代中「葵」被視為一種忠誠的象徵 如《淮南子》「聖人之於道 猶葵之於日也」
指葵葉隨著太陽移動而傾移 比喻為聖人對於正道的傾慕及堅持
而後人則以「葵藿傾太陽」一詞 來比喻臣子的忠君之志
磨盤草又名「冬葵子」 乍聽下的名字彷彿是只有在冬天才是盛產期 其實不然
磨盤草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台灣全境低海拔平野以及濱海地區 想像得到的地方 她大概幾乎無所不在
由於磨盤草泛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因此其分布範圍相當廣泛 羅列太平洋島嶼之中幾乎都能見到其蹤跡
如柬埔寨、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夏威夷、日本等等都不難發現 同時也被視為一種歸化物種之一
苘麻屬(Abutilon)這類屬植物有很多種類的莖皮可以取其纖維加工編織為纜繩以及麻袋等用途
但通常多採集於灌木上 磨盤草的嫩葉可食 另幼嫩的果實也可食用
承襲中國內地之稱呼磨盤草別稱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 大抵來說都脫離不了其奇特的蒴果
磨盤草除可作為觀賞(印度)以及食用以外 最大用處莫過於藥用 在中國大陸各家論述中
《生草藥性備要》記載 散風、血熱 可治療耳鳴、耳聾 煲雞、肉食亦可
另《本草求原》記載 健脾 止瀉 同米擂煮黃糖食 另註孕婦慎服之注意事項
面對這種隨處而見的花草 還真讓人心裡產生矛盾 一則喜一則以憂哪
(植株)
中名-磨盤草
學名-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英名-Indian Abutilon
別名-冬葵子、朴子草、米藍草、米蘭草、帽子盾、倒吊風、磨仔盾草、麻谷子、磨龍子、磨籠子、帽籠子
石磨子、
磨爿果、復盆子、羊截磨、磨仔草、假茶仔、牛響草、挨礱地堵、磨礱草、磨盤花、累子草、倒紼草、風翱仔頭
科別-錦葵科(Malvaceae)
屬別-苘麻屬(Abutilon)
花期-全年
果期-全年
原產地-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分布-台灣、中國大陸、印度
生態系統-太平洋島嶼生態系統風險
分布-台灣全境及蘭嶼、綠島 生長於平原、濱海砂地、曠野、山坡、河谷及路旁荒蕪空地
用途-觀賞、食用、藥用
(葉狀)
特性
一至多年生亞灌木狀草本植物 株高可達
葉互生 圓形或心形 柄長3~
花單生於葉腋 花梗長達4~
裂片5 寬卵形 先端短尖 花黃色 花徑2~
蒴果 由11至20個密毛狀心皮所構成 直徑約
(花)
(花與傳媒)
(蒴果)
(蒴果)
(蒴果)
(熟果)
(蒴果縱裂後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