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990923我的香港藝術美食自由行
2010/10/15 11:22
瀏覽37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從藝術館看香港維多利亞港

990923我的香港藝術美食自由行     

 

中秋節第2天在高空賞月

  這次趁赴北京參加雙年展,回程彎香港玩兩天,好多年沒到香港,在網路上訂了銅鑼灣一家3星酒店利景,第2天訂尖沙嘴5星帝樂文娜公館THE LUXE MANOR精品酒店,蠻繞口的,就聽我道來。

 

超級跑車林寶吉尼路邊常見                         香港劉有權在藝術館陽台的雕塑作品

  在北京認識了香港名雕刻家劉有權先生,他熱情的說要招待我們,也相約去參觀他的工作室,所以923日 下午,北京國際雙年展接待單位將我們最後一批畫家,由北京飯店專車送至機場,晚上就飛到香港,問了香港客服櫃檯,沒有買遊客八達通,只買了機場穿梭巴士A12號單程車票,直接坐到灣仔下車,過街走5分鐘就到利景酒店了。在機場也發生一件怪事,記得以前將行李寄存在機場寄物箱,每次HK$50,就可以輕鬆進香港玩,結果櫃檯跟我說:現在寄存費用按小時計算10元,按日計算每天120元,所以我要存32件共要價720港幣,看樣子香港不歡迎旅客久留,我祇得提著沉重的行李搭車了。也因為自提行李,就不坐機場快線,那樣還要多提一次行李上下地鐵走一段路;而巴士前面很擠,後車廂卻見3位中年歐巴尚脫了鞋,赤個腳大剌剌的翹在對面座椅上,用台語在大聲說笑,聽起來像是跑單幫的吧,前面還有老外沒位子,大家各顧各的,沒人多嘴,事後我真怨自己當時很鄉愿沒有糾正她們,不但佔了座位、一副醜態,非常無禮,希望滿車客人沒發現她們是台灣來的吧!

  

 景利酒店旁強記飯店吃燒臘                        強記點晚餐菜

  3星利景酒店THE CHARTERHOUSE CAUSEWAY BAY,在灣仔道209號,房間較小已是香港的標準,放下行李就走到轉角灣仔天樂里9-17號強記飯店補吃晚餐。記得很早以前住香港的表姊夫都是帶我去大圍的強記吃燒鵝,現在海福花園47-50號的新強記燒鵝乳鴿海鮮酒家仍是老字號,但評價已是兩極,就像早期台北火車站附近鐵路旁天橋飯店,簡陋的鐵道違章小舖,火車三不五時轟隆經過,招牌釀豆腐及炒出來小菜遠近聞香,就是愛吃那一味,後來賺了錢,在中山北路對面一樓開了乾淨像樣的店面,老客人卻逐漸散去,現在跟人談天橋飯店幾乎沒人知道了。香港強記飯店在灣仔,地點好交通方便,店面寬敞,點了個套餐:金牌鵝皇(廣東燒鴨,彎到香港就是要吃)、綠菜花雙魷及北菇鳳爪盅,好久沒吃強記燒鵝,配著香噴噴的顆粒白飯,沾著酸甜梅子醬,就著鴨油滷汁,一解多年口饞啊!還是老字號,口味沒變,但是味覺刁了,燒鴨肉不夠結實,肥肉有些軟趴,倒是雙魷好吃,鳳爪湯香菇下的足(可惜我有痛風前科,就是不敢動肥滋滋的一朵朵大香菇),過了癮後在附近逛一下,才心情放鬆回酒店休息。

 

鴨俐洲大街市政大廈熟食中心炒麵              澳門茶餐廳招牌軟骨皇子鴿

  924上午到強記旁邊的知粥嘗樂」,點了2碗廣東稀飯,真是大失所望,粥太稀、料太少、味不鮮,連油炸鬼(油條)也太油膩、蘿蔔糕內加了太多細碎香菇梗,失了原味又難吃,每次到香港都要吃廣東及第粥、田雞粥,這次卻壞了一味興致。近中午劉有權兄開賓士300來接我們,前往柴灣工業大樓他的工作室參觀,劉有權在香港已有太多作品,戶外也有很多景觀雕塑,北京雙年展入選第24屆,此行還有大陸富商畫廊想要代理他作品,他卻不想綁死在北京,瀟灑的覺得目前對雕塑有些膩了,錢財不缺名利不求,一個人工作自由自在,參加北京雙年展去見一些老朋友而已,聽在我們台灣的藝術家心裡實在感傷,我們的環境對藝術家而言,尊嚴和麵包都不足。中午劉有權開車過山帶我們到香港仔對面,鴨俐洲大街Main Street Ap Lei Chau市政大廈熟食中心樓下買海鮮樓上煮,地方類似基隆八斗子,2樓熟食中心稍嫌髒亂;買的是野生活蝦及石斑,價錢比較貴,劉兄是老饕,誠意十足,我們很高興吃到道地海鮮餐──清蒸石斑及蒜蓉鳳尾蝦,加上新鮮蔬菜、肉絲炒麵(港式乾麵非常細,我從未吃過的細脆麵),平凡中有著不平凡,新鮮又好吃,一次難得的經驗;下次劉兄來台,總要帶他去嚐嚐宜蘭玻璃屋的陣仗才能回報一下。

 

帝樂文娜公館5星精品酒店Lobby一角          帝樂文娜公館精品酒店房間一瞥

 

  飯後進駐九龍尖沙嘴,彌敦道右轉至金巴利道39號的帝樂文娜公館THE LUXE MANOR5星精品飯店,招牌小地方不大,義大利設計,濃郁東方元素揉合歐洲色彩的裝潢,配合後現代的表現手法,營造出一個超乎想像而又舒適的世界。Lobby與一般旅館完全不一樣有超現實味道,房間不大、家具卻精緻,水杯厚實造型特殊,置物櫃潛藏著英式花茶,對比大陸5星的咖啡及茶包,品味還是有距離,連垃圾桶都像白紙摺過的塑膠材質,浴室的磅秤上還有腳丫圖案,地毯不是制式的一色地毯,------帶團常走高級5星大飯店的我,現在自己住這種精品酒店,卻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悠閒。休憩片刻,走在熱鬧的彌敦道,香港還是繁華,漫步到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術館,目標正是吳冠中專題展。

 

吳冠中墨寶畫透過玻璃看香港                     吳冠中畫展場巧思佈局

 

  今年(2010) 3月25香港藝術館舉行「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開幕,原訂8月29日截止,未料 6月25晚2357分吳老因肺癌晚期在北京醫院逝世,臨終時並未留下遺言,享年91歲。畫展延長至1010日 ,我剛好由北京到香港,因而有緣ㄧ睹吳老較完整的大作,也算有幸。

  久聞吳冠中大名,沒想到能在香港看到他的展覽及稍事研究他的生平,又一位我佩服的文藝家,有著類蘇東坡的高風亮節及文采個性:吳冠中1919年生於江蘇宜興,1942年畢業於林風眠主持的國立杭州藝專,1946考取留法公費,1947年赴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學習西洋美術,學成後1950年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志在中西藝術結合;吳冠中在195070年代,致力於油畫風景創作,並探索油畫民族化之路,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色彩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融匯一起。從70年代起,吳冠中漸漸轉變以國畫創作,他力圖運用國畫傳統材料工具表現出現代精神,探求中國畫的革新;他的水墨畫構思新穎、章法別致,善於詩情畫意通過點、線、面的交織表現出來。他喜歡簡括物件,以半抽象的形態表現大自然音樂般的律動和相應的心理感受,既富東方傳統意趣,又具時代特徵。

  吳冠中與香港有特殊的感情,60年前,他從法國乘船歸國的途中,曾經在香港短暫停留。1985年,吳老舊地重遊,香港已經變身成為現代化都市。此後他多次應邀來港,寫生辦展,香港的摩天大樓和大街小巷,都成為吳老筆下萬紫千紅的素材。

 

被譽為吳冠中畫代表作雙燕                         吳冠中畫已達仙境

 

1995年和2002年,他兩次捐贈一共14幅水墨畫、油畫和珍貴手稿,包括他稱為平生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雙燕》。20098月,吳老第三度捐贈共33幅新作品給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以吳氏歷次捐贈,共計51項展品,都是吳老作品的精粹,在四樓中國書畫展覽廳舉辦「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形成一個完整的收藏。吳老又親自撰寫展出作品的說明,文字很用心,不只是解說而已,而是處處作哲理性的抒發,回顧幾十年藝術與人生歷程。

  吳冠中的畫曾經是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寵兒,拍賣價格屢創新高,甚至高達數千萬元,作品總成交額已超18億港元。但走進他的家卻是北京方莊舊單元樓,80平方米左右兩室一廳的老房子,破舊的傢具,狹窄的客廳,5平方米的書房,一切樸素得似乎與他的名氣完全不合。1987年,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吳冠中回顧展在包兆龍畫廊舉行,展出的100餘幅作品40分鐘內即售罄,吳冠中畫作《交河故城》更是被認定為其一生藝術造詣的里程碑,曾拍出4070萬人民幣的天價,創造了當年中國在世藝術家全球最高成交紀錄。

  吳冠中卻從此不再賣畫,他把所有的作品都留在自己手邊,有不少人登門拜訪,想以高價買他的畫,統統遭到吳冠中的拒絕,外面傳說吳冠中賣畫早就成了富翁,他不需要錢了,他對這些謠言一笑了之;其實,他生活仍然十分簡樸不富裕,從2005開始,吳冠中開始了捐畫之旅,捐了6幅畫給上海美術館;2006年將自己的經典作油畫長卷《一九七四年.長江》、水墨畫《石榴》、《江村》無償捐給國家文化部,珍藏於故宮博物院;2008年把113幅作品捐給了新加坡美術館,按當時的市場價值估算約達人民幣3億元;2009年再次捐贈5幅素描畫給上海美術館;同年捐贈了中國美術館36(1999年他已捐贈過10幅作品)

  「我的藝術是屬於人民,我希望普通人能夠在各大美術館裡看到我的畫,我不希望我的畫藏在收藏家的家裡和銀行的倉庫保險箱裡。」這是吳冠中生前最後一次的說話,多麼的豪氣。他勤於著述,立論獨特,文字生動;其中關於抽象美、形式美、形式決定內容、生活與藝術要如風箏不斷線等觀點,曾引起美術界的爭論。「畫家走到藝術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畫匠,可以發表作品,為了名利,忙於生存,已經不做學問了,像大家那樣下苦工的人越來越少」。吳冠中07年「取消美協、畫院」等言論曾引發激辯,08年,他又放炮說,「中國美術養了一群不下蛋的雞」,再惹軒然大波。如今吳老的「大放厥詞」恐成空響。

  此行真是值回票價,沐浴完吳老饗宴,其他樓層書畫古董收藏展,雖然精彩,也不想再多裝填多餘的藝術氣氛,稀釋了那份感覺,黃昏中享受那維多利亞港灣美麗的海景,散步回酒店,稍事休息,就在幾步路尖沙咀樂道25-27澳門皇朝茶餐廳,點了招牌軟骨皇子鴿、叉燒燒鴨飯、蠔油甘藍菜以及熱和冰奶茶各一,平凡簡單的菜色,卻是非常可口,叉燒燒鴨覺得已比老牌強記還好吃,精華地點,價錢也不貴,他的乳鴿據稱只養14天,雖然沒有沙田龍華乳鴿肥美,但有另一番風味,口齒留香;我沒選他們主打的澳門豬扒包、炒蘿波糕、蛋塔,因為在澳門已吃過,還是下次到澳門再嚐當地的料理吧。

  925上午在酒店用早餐,還不錯,因此錯過香港的飲茶,一點小遺憾,懷念小巷茶樓的腸粉、蘿蔔糕、鳳爪等點心。中午在台灣新認識的音樂顧問劇團公關岳芷羚小姐,由她男友開車來接,一起過海到香港中環,看一堆小型商業畫廊,了解當前香港流行的繪畫市場,這裡便是蘭桂坊,巷道轉來轉去、上上下下的蠻富趣味。

 

再興燒臘飯店                                              再興燒臘飯店切盤

 

中午我建議不去就近豪奢的鏞記酒家,我們去灣仔軒尼詩道265~267號的再興燒臘飯店,這裡多是市井小民最愛,大街上排長龍,外帶很多,我們運氣好,擠進一小桌(空間窄小),點的是燒豬燒鴨飯、油雞叉燒飯、一碗紅燒蘿蔔牛腩、切一盤滷牛肉叉燒,配洌湯,白飯淋上他們的醬油,顧客手肘互碰,不尚場面,吃的大呼過癮,就是這一味,不虛此行了。岳小姐很客氣,省了我們扛行李,直接送我們到香港機場,傍晚就飛回台北了,結束這一趟愜意之旅。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旅遊感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