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商智文化出版的《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真是讚,絕對應該是2006年台灣十大翻譯好書之一,因為內容所述的行動事實。
邊讀邊感人,這是一本會願意讀完還花錢買來送人的有意義好書,maybe當作聖誕節禮物不錯,給長輩晚輩,給同學、同業、友好,給陌生人。
看作者約翰‧伍德John Wood離開大好錢途的微軟主管缺,只因為到尼泊爾旅行參觀學校的破舊和圖書室沒書,承諾要帶書回去,是受到啟發和感召吧,1998年!
1999年他在中國北京處理好微軟老闆蓋茲的中國訪問之行,書中寫得很有意思,還在資訊業撈錢的可以看看,後,他離職,成立慈善機構,太大的轉變他不得不對不起女友,主動分手。
然後至今,才沒幾年,他已經在尼泊爾、越南、柬埔寨、印度、斯里蘭卡,還有書中沒寫到的南非,做了很多推展「閱讀空間」的實績,因為我上Room to Read網站去看,成績是:「Since our inception in 2000, Room to Read has impacted the lives of over 1,134,000 children by:
Constructing 221 schools
Establishing over 3,370 libraries
Publishing 99 new local language children's titles representing over 930,000 books
Donating over 1.2 million English language children's books
Funding 2,344 long-terms girls' scholarships
Establishing 108 computer and language labs 」,網址:http://www.roomtoread.org/about/index.html,我知道很多人英文都很好,要上去看看喔。
很巧的,今天連看最近三期的《商業周刊》,其中有一篇,陳履安那出家兩年後投入慈善公益事業的兒子,說到其實慈善公益事業比企業公司更難做,最好在企業公司歷練過7、8年才去好,因為把周刊留在85度c咖啡屋給人看,手邊沒周刊打資料,不過,倒印證在約翰‧伍德的例子上,很貼切,做慈善公益事業是憑空要人捐錢來,當然比企業公司至少還是賣東西給人更難。
再來看看本書的作者介紹,我只是利用盡可能找到的文字檔介紹些書,都不是自己全來寫,我目前還是要多看書去。
出版社的作者介紹:「約翰‧伍德 John Wood,前微軟中國事業開發部門負責人,1999年一趟令人難以忘懷的喜馬拉雅山地尼泊爾之旅,那一刻,他正好站在世界與事業的高峰。之後,在35歲那一年,他決定離開微軟毅然放棄在微軟的大好前程投入另一項事業與理想。
John Wood離開微軟,就是為幫助偏遠地區兒童,能夠有書可讀,因而成立「閱讀空間」(Room to Read) 非營利機構,六年內在柬埔寨、印度、越南及尼泊爾等地,陸續創辦了140間學校及2,300圖書館,捐贈逾一百二十萬本書、提供了1,750筆獎學金,堪稱:亞洲兒童的長腿叔叔(Daddy Long Legs)。
伍德(融合深思熟慮的熱情改革鬥士精神與強盛企圖心的執行長)與Room to Read基金會的目標是,2020年時,開辦20,000間圖書館,服務地區遍及至非洲、南美洲,甚至是全世界。該基金會於2006年展開非洲地區在衣索匹亞、南非與辛巴威的工作。
一趟尼泊爾之旅,徹底改變或是說翻轉了作者的人生。原本只是從某次業務簡報中看到尼泊爾的旅遊介紹,變成想從忙碌工作中抽離的休假旅點,結果,山中旅店的一場意外邀約,最後讓作者放棄在微軟的大好前程,成為全心投入為亞洲第三世界國家兒童提供教育機會Room to Read基金會的創辦人。
本書以紀事的方式,細述作者如何從微軟在中國第二把交椅的身份,成為矢志進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非營利、社會慈善世界工作者。作者希望讓全世界關注開發中國家嚴重的文盲問題,並廣召各界支持,齊力提供協助。目前,亞東與太平洋地區有超過4000萬名兒童,西南亞地區則有3000萬名兒童失學。
作者榮獲為2004年《亞洲時代雜誌》(Times Asia)亞洲英雄獎(Asia’s Heroes),Room to Read基金會也榮登美國財經雜誌《快速企業》(Fast Company)2004年20大「社會資本家榜」。更多相關資訊,歡迎上網查詢,網址為www.roomtoread.org。
書中,John Wood 除了回溯在微軟扶搖直上的工作經歷,人生轉捩點的決定過程,以及他如何運用高科技產業的模式及效率,來運作慈善單位「讀書屋」。
這個轉變讓John Wood 獲選為亞洲《時代》雜誌2004年風雲人物並三次贏得《快速企業》「社會資本家」殊榮。」
- 台大助理教授李明璁「野草莓集遊法案」,法官認為集遊法有歧視特定言論疑慮,有違反憲法比例原則及侵害人民集會自由之虞,也可能違反保障人權「兩公約」。停審聲請釋憲
- 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林保華 : 我們向陳雲林抗議甚麼?揭穿陳雲林視察災區等三個謬論
- 「愛的十個條件」導演傑夫丹尼爾紀錄片拍7年,只秀56分鐘;中國迫害熱比婭,紀錄片放映坎坷。
-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四日中時晚報,「共軍血腥鎮壓 天安門兩度大屠殺」,是為六四學運
- 5月9日思想坦克第六場「懸崖邊緣的台灣:馬政府執政週年總體檢」,謝長廷專題演講,野草莓主播組網路直播
- 野草莓學生4月29日聚集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呼籲民進黨竭盡全力阻擋越修越倒退的政院版集遊法。錄影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