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易經》的「太極」、「無極」問題.1
2012/12/17 05:38
瀏覽1,00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易經》的「太極」、「無極」問題.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國家文學博士
    張成秋

    讀書,腦筋要清楚。「太極」、「無極」觀念的混淆,固然是周敦頤(濂溪
)的一時糊塗,可是後輩的讀書人,被他誤導的也不在少。

    《易經》裡面,無論經傳,都沒有提到「無極」,只提到「太極」,所以「
無極」的觀念,不是《易經》原有的觀念,而是後人加上去的。那是誰加上去的
呢?是北宋的周敦頤(濂溪)。

    在他的〈太極圖說〉裡,有云:「無極生太極、太極本無極。」也就是說,
在《易經》裡面,只有「太極」的觀念,並沒有「無極」的觀念,而他自己把「
無極」的觀念加到「太極」之上。

    所以根據他的觀念,宇宙萬有是怎麼來的呢?宇宙萬有最早是一個「無極」
,由「無極」生下了「太極」,以後才產生了宇宙萬有。

    其實,這是有問題的。原來《易經》「太極」的觀念,就是宇宙萬有的根源
,前面沒有什麼「無極」;「無極」的觀念,是他自己發明的。

    我們看一下,「太」就是「最」。「最高」「最大」「最前面」「最早的源
頭」都是「太」字所涵蓋的。

    至於「極」,也有「到頂」的意思。「極」的原意,是屋子最高的棟樑,再
上面不可能有更高的了。

    因此,把「太」和「極」結合在一起,就是宇宙萬有最早的根源,其上、其
前不可能有更上、更前的東西了。你在上面、前面加一個「無極」,就表示你根
本不懂「太極」的意義。

    然而,周敦頤(濂溪)是如何想到「無極」的觀念呢?我以為是受了《老子
》的影響。

    《老子》與孔、孟(儒家),同主宇宙的最高原理、最早根源是「道」(有
人翻成「話」,英文都翻成 Word)。但是《老子》的「道」是「無」、是「自
然」,孔、孟的「道」是仁義、是天理,因而兩派哲學有所不同。

    尤其有意思的是,《老子》認為宇宙的發生,是「由無到有、由有到萬物」
,所以他說,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二章)

    前引第一段,是認為「無」是宇宙萬有的根源;
    前引第二段,是認為「道」是宇宙萬有的根源;
    合起來看,「道」與「無」,在《老子》,似乎是一個東西。

    「道」在《易經》,稱為「太極」,所以中華民國老莊學會楊會長汝舟博士
合稱之為「太極道」,不是沒有道理的。

全站分類:創作 另類創作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