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電腦輔助工程教學、輔導和教師培訓三十餘年下來,發現很多工程人員由於基礎沒打穩,對於電腦輔助工程基本原理、CAD 基礎概論、三度空間基本架構沒學好,學習的方法不正確或是對理論基礎不重視、幾何模型沒概念、應用技巧沒搞通。 很自然的,在國內學習環境不甚完整的環境下,工程人員在電腦輔助工程這條路上大多跌跌撞撞、事倍功半,所以對電腦輔助工程相關應用工具的掌握能力及使用效率當然不好! 而具體反映在實務上的現象,就是在電腦輔助工程軟硬體設備方面不符成本效益、形同浪費的過度投資,但在實質上的回收卻一直難以令人滿意。
任何學習首重基礎扎根,學習電腦輔助工程應用技術亦然。 先將基本原理及基礎入門學好,軟體操作及指令應用才易牢記,會 2D 繪圖就會 3D 塑形,進而實體模型、曲面模型,循序漸進、輕鬆掌握,最後各種和電腦輔助工程相關的延伸應用都將難不倒你。 掌握學習要領、觸類旁通,效率及生產力才會突飛猛進!
從全球電腦輔助工程的學者專家所累積下來的經驗中發現,想要扎實地學好電腦輔助工程應用技術,進而藉其提昇產業競爭力與生產力,下列概念性原則扮演著決定成敗的關鍵性角色:
要正確認知:電腦輔助工程發展至今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就和機械工程、電機工程、電子工程 ... 一樣已是一門內容廣泛而深入的應用科學,所以必須要將其視為一門獨立而有系統的專業學科來看待。 而且對於電腦輔助工程的理論概念、基礎原理等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才能真正的與機械、電機、電子工程等專業知識適切地整合而有所發揮。
要重視基礎:電腦輔助工程相關應用技術內容包羅萬象,乍然接觸之下往往令初學者眼花撩亂而心生畏懼,且學習過程中若無適當引導規劃,極易發生瞎子摸象之弊。 就像正規教育制度下,必然是由小學、中學、大學而研究所,按部就班地循序晉級。 因而在學習電腦輔助工程時,必須由基礎入手、循序漸進,最忌諱半途取巧,而且絕對要分辨清楚其中各專門技術領域的整體架構與其間的相互關係,才不致混淆錯亂。
要破除迷信:電腦輔助工程應用軟體及系統雖有成千上萬,但其背後的理論基礎、概念原理全天下只有唯一的一套。 只要掌握住觀念、原則,任何軟體、系統皆可一通百通,切勿拘泥迷信於單一系統,甚至被其牽著鼻子走。 這就像一位機械技術員說他只會操作 A 廠牌的車床,卻不會或不敢操作 B 廠牌的車床;或是某人告訴你他只會駕駛福特的車,卻不會或不敢駕駛裕隆的車。 請問這是否會令人摸不著頭緒且哭笑不得呢?
- 1樓. CADKEY Fans2008/04/01 17:56醍醐灌頂
恍然大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