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國今年又核准興建10台核電機組助力減碳
2025/04/29 23:04
瀏覽125
迴響0
推薦14
引用0

中國今年又核准興建10台核電機組助力減碳

 

一、      中國又核准增建10座核電機組 

            根據中國電力報報導,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五項核電專案,此次核准的5個核電項目具體為中核三門核電5、6號機組、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5、6號機組、廣東台山核電3、4號機組,國家電投海陽核電5、6號,以及華能霞浦核電1、2號機組,合計10台機組。其中,華龍一號機組8台,CAP1000機組2台。從2019年至2025年,中國每年核准興建核電機組數量分別為6台、4台、5台、10台、10台、11台、10台,近三年每年核准10台以上,持續保持積極安全有序發展的良好勢頭,中國已核准及建設中的核電規模保持全球領先。另外,除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組化小堆(玲龍一號,ACP100)、兩台 CFR-600) 鈉冷快中子及1台6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外,其餘機組均為百萬千瓦級三代壓水堆核電機組。依照中國核能產業協會在「2025春季核能永續發展國際論壇」上透露的數據,加上這次新核准的10台機組,中國核准在建機組數量刷新為54台,商運核電機組仍為58台,總規模維持世界第一。 中國強調,發展核電必須確保安全,要壓實參建單位和業主單位主體責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標準建設和運營核電機組,持續加強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切實兜牢核電安全保障網。 

           據報導,台山核電專案、防城港核電專案均隸屬於中國廣核集團。 臺山核電項目位於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赤溪鎮,一期已建成兩台EPR機組,此次獲批的2台機組擬採用「華龍一號」技術; 防城港核電項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其中,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已分別於2023年、2024年併網發電,在技術路線上,3、4號機組以及此次獲批的5、6號機組均採用“華龍一號”技術。其他三個核電專案則分別隸屬於中核集團、中國華能以及國家電投集團。三門核電項目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境內,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此次擬建設2台「華龍一號」融合技術壓水堆核電機組,預計6台機組全部建成后,三門核電總裝機容量可達740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600億千瓦時。霞浦核電項目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長春鎮長門村長表島,此次擬建設2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同時,該專案總體將建設5台核電機組,項目總投資逾1100億元。海陽核電專案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和1台一體化小型堆。其中,1、2號機組是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專案,累計發出清潔電力超1280億千瓦時; 3、4號機組目前已正式開工,預計將於2027年全面投產; 此次新獲批的2台機組將採用中國國產化CAP1000壓水堆核電技術。 根據同日發佈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數據,中國商運核電機組數量為58台,總裝機容量為5976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在技術路線選擇上,此次新核准的10台機組中,共有8台機組採用「華龍一號」技術。 這也讓全球範圍內的「華龍一號」在運與核准在建機組總數增至41台。 

二、中國核電總體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發電量持續增長 

            浙江三門核電站1、2號機組是中國首個三代核電自主項目,採用AP1000第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3、4號機組於2022年4月20日獲國家核准,採用CAP1000技術,5、6號機組採用華龍一號技術。廣西防城港核電廠規劃興建6座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第一期工程已建成2號百萬千瓦級CPR1000壓水堆核電機組;二期工程為中廣核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已於2024年5月25日全面投產;新核準核能的5、6號機組亦採用華龍號機組。廣東台山核電廠規劃興建6台壓水堆核電機組,其中第一期工程建設2台175萬千瓦EPR(歐洲先進壓水堆)核電機組,此次核准的3、4號採用華龍一號技術。山東海陽核電廠第一期、第二期工程分別採用第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AP1000及CAP1000。第一期工程為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二期工程是山東「十四五」期間首個開工的核電項目,三期採用CAP1000技術。作為華能獲得核准的第三個壓水堆核電項目,福建霞浦核電一期採用華龍一號技術。至此,華能旗下山東榮成石島灣、海南昌江、福建霞浦三大核電基地壓水堆核電計畫均實現核准落地。作為清潔能源,核電是中國長期主要電力來源之一,對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建構新型能源系統、協助實現「雙碳」目標有重要作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並提出合理確定核電站佈局和開發時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保持平穩建設節奏。到2025年,中國核電運轉裝置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中國能源報》稱,經過40多年不間斷發展核電的技術積累和產業積累,中國核電不斷發展,產業鏈韌性不斷增強,目前具備同時建造40餘台核電機組的工程施工能力,能夠應對多項目、多基地、幾個堆型同步建設的挑戰。《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預測,以目前的建設速度和節奏,2030年前我國在運核電裝機規模將躍居世界第一;2040年我國核電裝機需達到2億千瓦,發電量佔比約10%。 

            4月27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佈《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 藍皮書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在運、在建和核准建設的核電機組共102台、裝機容量達到1.13億千瓦,核電總體規模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目前,中國在建核電機組共28台,總裝機容量達到3365萬千瓦,在建機組裝機容量連續18年保持世界第一; 我國商運核電機組達到58台,總裝機容量達6096萬千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稱,2024年中國核准5個核電專案,包括江蘇徐圩一期工程、廣東陸豐一期工程、山東招遠一期工程等,合計11台機組。中國已連續3年核准核電機組10台及以上。此外,我國核電發電量也持續增長。 2024年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達到4447億千瓦時,佔全國發電量的4.72%,位居全球第二,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1.27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34億噸。不僅是核電規模繼續擴大,我國核電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也顯著增強。 2024年,實現核電關鍵主設備100%國產化以及關鍵零部件技術的自主可控,全年國內核電主設備累計交付114台套,確保了華龍一號、國和系列、高溫氣冷堆等機組正常運行。中國自主研發不斷取得新突破,「華龍一號」結合工程建設及運維經驗,持續開展技術改進優化,完成了後續機型標準初步設計和初步安全分析。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和一號」示範工程首堆建成投產; 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商運後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玲龍一號」預計2026年建成投產。 

三、中國第四代核電發展 

             四代核反應堆的快速發展是中國過去兩個五年計劃的關鍵部分,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戰略重點。2023126日,中國大陸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廠商業示範工程正式投入商轉,標誌著中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準。中國掌握了高溫氣冷堆設計、製造、建設、調試、運維技術,中國華能和清華大學共同研發了高溫氣冷堆特有的調試運行六大關鍵核心技術,培養了一批具備高溫氣冷堆建設與維運管理經驗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中國還擴大核電站規模,即HTR-PM600,其中一台額定功率為650 MWe的大型渦輪機由6HTR-PM反應堆機組驅動。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CNNC)正在昌江核電站建造125 Mwe的小型輕水堆ACP-100及玲瓏一號,計劃於2026年運。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在福建省建設霞浦快堆示範工程。該堆也是雙反應堆項目,由CFP-600鈉冷池式快中子反應堆組成,計劃於2023-2025年運行。當台灣愚鈍廢核時,中國大陸卻在興建第四代快中子反應堆並研究核融合。目前世界上有四百多座核電機組,使用的鈾燃料是否足夠長久使用成為一個問題,目前急需解決的難題就是鈾礦資源的日益枯竭缺失。調查顯示,全球80%易開採的低成本鈾資源將會在2030年左右被消耗殆盡,而到那時,正是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鼎盛時期,核電站可能會出現無米下鍋的尷尬局面。快中子反應堆(FNR)可解決鈾燃料不足問題,被視為中國未來的主要反應堆。霞浦反應堆於201712月開始建設,使用鈉冷卻池式快堆設計。 

             無論沸水式或壓水式的輕水熱中子堆,都有一個難解的問題,就是核燃料利用率低。輕水熱中子堆以鈾礦資源中鈾235為分裂反應燃料,但鈾礦資源中]的可分裂鈾235只佔0.7%,其餘99.3%都是不可分裂的鈾238。鈾238因不易發生分裂反應故不能用作燃料,只能在發電過程中成為核廢料。以發電100萬千瓦的輕水堆為例,每天使用的鈾235只有約3公斤,但浪費的鈾238卻超過450公斤。更為嚴重的是,核電廠含鈾238的核廢料大量堆積造成廢料處理問題。如何讓作為核電站廢棄物的鈾238,成為鈾235一樣的發電燃料,一直是核電的主攻方向。於是便產生了快中子反應堆。快中子反應堆利用鈾235裂變所產生的快中子,讓 鈾 238變成可分裂的鈽239,然後用鈽239作燃料。這樣,鈽239在裂變產生能量的同時,又不斷地將鈾238變成鈽239。所以這種反應堆被稱為 「快速增殖堆」,簡稱 「快堆」。據估算,若核電快中子反應堆被廣泛應用,則鈾礦資源的利用率可從1%提高到60%以上。更為重要的是,鈾238大量廢棄堆積的難題得以破解,可實現放射性廢物的最小化。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民調顯示各國對川普失去信心
下一則: 憶秦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