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行至今已有兩年,眼見鄰國逐漸開放,政府擔心失掉開放的時機,國際地位不如人家,不再把守關口,邊關要塞不防守,病毒自然而然容易進入,就這樣....它輕易攻破雙北....。民眾大怒,怨聲載道,駐守的基層醫護疲憊,這樣的人生經驗,每個人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
開放孰與封閉好呢?許是開放的時間點不對,揭開帷幕之後發現防備物資不夠。怎麼樣應付這件事?是誰獻計策,讓官民合力抗疫?沒有深謀遠慮的定策當中緊迫開放,如同專家事前斷言這是一場剜肉補瘡鬧劇,果真如此,身在前哨的醫護有很深的無力感,面對複雜尖銳的問題,力圖將原議在沒有料想到發展成非常危急下削足適履,派遣了一些官兵合力作戰緊急應付1922,然而撥打半小時的才通的電話給的回覆不過是一封連結的簡訊。
單是這項事件就能發現事實~反映出匱少專業知識訓練的士兵不懂核心情節緊扣問題,這樣的敷衍,實在令求醫焦慮的人們感到內容混亂,編訂者了殘缺的條文,奈何迫於疾病醫藥欠缺,身體又非常不適,心中必然充滿遺憾與感嘆。在非常危急時刻的安定感十足重要,醫藥不使匱乏亦是,不過人們無法安枕無憂,而是十分驚恐,充滿憂思,這就不妥當了。
以往我們防備著出入人士身上帶著病菌,惟恐散開來成為社區感染,那時上下皆能從容沉著的應付,而現在浮躁的人心,充分表現出政府與民間的隔閡,政府是愛護百姓的,但不能掉以輕心,否則會讓民眾以為沒有視民如子,這就不太好了,國家讓人民可倚可恃,百姓方敬佩領導者,領導者的地位也才不會動搖。
抗疫這條路曲折綿延,兩年多來這漫長的路程國家與人民都一起辛苦跋涉而過,我們一起攀山越嶺越過溪崁,未來的路或許仍很漫長無盡,不過大家還是要一步步走下去,願祝福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們,早日遠離黑暗,漸露曙光,日日夜夜盼望的平安喜樂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