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老矣,尚能飯否?----寫在陳雲林抵台之後
2008/11/03 14:00
瀏覽881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陳雲林揮動鐵鍬,抹汗如雨,挖了個八尺見方的坑,然後把李登輝引到坑旁,做出一個請的姿勢,說:「登輝伯,您且休矣,兩岸之未來,還看今朝。」
想當年,崢嶸歲月稠。
「辜汪會談」爲兩岸關係帶來了無限的美好遐想,汪道函就象今天之陳雲林。但是,當汪道函快要應邀來台灣的時候,李登輝坐不住了。
當是時也,李登輝在台灣一人獨大,乾綱獨斷。
於是,他輕描淡寫的一句「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使一切的美好願望都化爲泡影。
李登輝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操弄天下於股掌之中,使兩岸人民徒喚奈何,使兩岸的政治精英束手無策。
他睥睨四顧,天下莫敢誰何,何其雄哉。
而如今,無可奈何花落去。
「江陳會談」再續「辜汪會談」前緣,兩岸真正是撥開烏雲見晴天了。
李登輝行將就木之人,爲老不尊,四處大放厥詞,哭天喊地。
試看今日之宇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李登輝老矣,尚能飯否?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登輝有心無力,氣息奄奄。
皓首雞皮的他如風中之燭,令人不忍卒讀。
兩岸的核心問題是「統獨」, 「統獨」的核心問題是兩岸要不要接觸。只要兩岸接觸,就會逐漸走向和平,發展,統一,只要拒絕接觸,台灣就會逐漸走向獨立。這個問題大家心照不宣。李登輝老奸巨滑,比一般的政治人物知道這一點還要早的多,所以當年他用「兩國論」阻斷兩岸接觸的是時候,大家知其奸,不知其所以奸。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已經洞悉其奸,李登輝無所遁其形。所以,他的伎倆只能自我娛樂自我安慰,不再能蒙蔽任何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面對兩岸互相擁抱的洶湧大勢,面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光明前途,李登輝老矣,尚能飯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