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轉貼-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 /愛在波西米亞
2013/12/23 00:27
瀏覽2,91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不捨無名小站要關閉了,許多好文章也隨之消逝。我想轉貼這些文章,如果原作者希望我將文章撤下請告知,謝謝。

愛在波希米亞,一首很輕快、可愛的曲風。所以我去查了一下歌詞含意,這是作詞者 王小苗的無名。波希米亞與波西米亞都是Bohemia的翻譯字,但是前者較為廣用,向左走 向右走音樂劇配樂原聲帶歌名也是使用波希米亞。

Dec.22/2013 芛芛

-維基百科 波希米亞主義-

「波希米亞人」會讓他們聯想到四處漂泊的吉普賽人,他們是自外於傳統社會的一群人,不受傳統的束縛,或許還會帶來一些神祕的啟示。

-無名小站 Just Like A Star-

September 5, 2008    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 /愛在波西米亞

〈愛在波西米亞〉是最近寫的一首歌,建騏作曲,我填詞。它是9/12、9/13即將在台北小巨蛋公演的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裡的一首歌,由青峰和娃娃魏如萱合唱。

我想踏著不存在的音階往上
漂流在貓與兔子共處的海洋
我們互不相讓又不屬於對方
離開不是只關扇窗

和妳一起歌唱像密謀的拾荒
躺在命運前後顧左右而言他
兩個人交叉比對過後的信仰
總大過獨自感傷

反覆的 詠歎哪 有種愛叫做波西米亞
飄散的 薔薇花 天冷時也不流浪 
所以我 和你啊 該分手時候好整以暇
等晴朗 等健康 等到寂寞都退潮才收拾行囊

生命的月台上有愛也有失望
我是誰我也不懂只是愛吟唱
雨被春天的河床沒收成出發
告別轉彎的地方

反覆的 詠歎哪 有種愛叫做波西米亞
任時間 脫了韁 青春是耽溺的妝
睜開眼 夢中央 空盪盪星光佔領圍牆
輝煌的 仍張揚 只是微笑了送你從回憶離場



其實一開始聽到demo時,對這首歌沒有太大直覺上的反應,反而一直專注於建騏的歌聲。因為我沒聽過他唱歌啊!(笑)帥氣的建騏王子唱著還沒有詞的音階聲調,怎麼聽怎麼可愛。於是「我想踏著不存在的音階往上」成了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

導演說這首歌出現的時機,是劇中的娃娃和左邊樂團相遇的第一首歌。當時的情緒狀態,是娃娃想要加入左邊樂團,她渴望有同伴但其實內心又怕生,並且不知道對方需不需要自己,可要離開又捨不得。而左邊樂團也不曉得有了娃娃之後的左邊樂團會變成什麼樣子,但心想我們就試試看吧,不管之後會怎麼樣,我們一起唱唱歌,一起說說話,「兩個人交叉比對過後的信仰/總大過獨自感傷」。

這首歌也引用了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歌劇《波西米亞人》(La Boheme)的典故。編導黎煥雄改編的《向左走,向右走》和幾米原著相比有一些支線上的增補,特別是和其他文本對話的部分十分精彩,例如導演特別佈置歌劇《波西米亞人》原作中「Che gelida manina(你那冰冷的手)—詩人魯道夫的詠嘆調」,以及「Dunque e proprio finite(那麼,就真的結束了)—第三幕結尾」兩首歌曲,以呼應《向左走,向右走》故事中人物角色的情緒鋪陳。

《波西米亞人》的主角咪咪和魯道夫,原本大吵一架後就要分手,但兩人怎麼樣都還有一些難捨的情愫,最後決定共度寒冬後再離開對方:「所以我 和你啊 該分手時候好整以暇╱等晴朗 等健康 等到寂寞都退潮才收拾行囊」。這乍聽很荒謬,仔細想卻很深刻,有多少感情是盤旋在寂寞之上而飛翔的呢?我們沈浸在愛與被愛的情境中,即便發覺了害怕單獨生活的念頭大於珍愛對方的衝動,仍然拼命在心裡為自己找尋許多藉口,好讓華美的謊言繼續下去。

這個時候,「波西米亞」的隱喻便賦予了這樣的矛盾一個合理的解釋:「反覆的 詠歎哪 有種愛叫做波西米亞」。「波西米亞」最常見的用法被作為兼具流浪氣息和藝術才華的比喻詞,近年來被各類型的文案移植成一種人格特質甚至生活形態,但很少人知道「波西米亞」其實指稱跨經盆地而來的吉普賽人,而不是確指捷克這個地方。這是西方人對東歐民族的神秘想像,而愛何嘗不是建立於反覆的崇拜和自我催眠;我們便如是,在想像的縫隙之中為愛命名。

因而理直氣壯了,賴皮而爽朗地在一起,就算會有分離的一天,也要記得此刻的星光輝煌。認真為對方的光芒傾心,嘗試共同度過雨季和寒冬,任時間脫離韁繩一般往前奔馳,仍任性地讓自己耽溺在這一秒的幸福中,一如青春的妝容。

對我來說這是一首豁達而溫暖的歌,即使它看來微微心酸。我喜歡甜蜜的華爾滋帶出〈生命的月台〉(出自幾米音樂劇《地下鐵—一段音樂的旅程》,2004)的間奏,便順手帶了歌詞:「生命的月台上有愛也有失望/我是誰我也不懂只是愛吟唱」,此時吟唱者們在現實中的歌手身份、舊時空的幾米舞台以及正在上演的劇作,構成三者對視的關係。接續回《波西米亞人》精神:「雨被春天的河床沒收成出發/告別轉彎的地方」,這句歌詞是整首最後填上的部分,卻意外成為我心中這首歌的句號。春天來臨時,讓河床沒收雨的濕氣,我們的心情乾燥了便重新出發,那是帶著曾經濕潤過的記憶往前行的,僅是對於轉彎之地的告別,而不是一段徹底斷裂的旅程。



題外話,寫下「告別轉彎的地方」這句詞時,我心裡其實有背景故事,那出自陳克華詩作〈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



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
我在十字路口停下來,等你
希望你會跟上來,詢問
我再小聲告訴你
這裡是我生命轉彎的地方

很久了,我僅有的夢境遲緩地
自黃昏的櫥窗裡浮現--
你正飛快地奔跑,我跟在後面
撿拾你一路遺落的珠寶與首飾
把它們一一拋入相互撕扯的浪裡

而且月亮偌大地自海面升起了
一朵雲飽蓄著月光沉降,和平地灑下銀色的雨水
你手指著,喘息:曾經一個小孩在那裡走失了……
是啊!我想:是你嘆息的潮水
掩去了他身後的足跡

於是我們沉默著互道再見
彷彿你是遙遠的一道霓虹亮麗,在西門
鬧區複雜喧囂的巷弄裡,沉默著
我堅持,只是沉默不告訴你
曾經,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等你



一併附上,獻給所有仍在愛中窩居、遲疑、等待,或者不敢相信幸福其實近在眼前的人們。




★ 幾米繪本改編〈向左走向右走〉音樂劇的第三部曲

時間:9/12-9/13(18:30 進場 19:30 開演)
地點:臺北小巨蛋體育館—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2號 (南京東路/敦化北路口)
交通資訊:http://0rz.tw/e24gR
活動資訊:http://0rz.tw/9c4A5
售票資訊:http://0rz.tw/6d47v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檔案分享
自訂分類:Share
上一則: -轉貼-Maybe I Don't Care, 張懸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