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家寧聲明與嫌犯道歉
2025/03/23 19:52
瀏覽675
迴響1
推薦16
引用0

Andy所創頻道【眾量級CROWD】被家寧及其母親、哥哥、妹妹、新男友聯手奪取一事,最近是家寧前天晚上所念的聲明稿引發熱議,基於嚴謹,我自己去找來她唸聲明稿的影片來看,一來聽出當中有一段語句「各方來自的期待」不通順、有些字句發音不標準、看稿動作太明顯太頻繁不像是人的口吻,二來內容完全沒說明她們家近期的爭議。

且讓我拿臺灣公家機關自辦活動,或府外其他機關所邀請之活動,都需要準備的長官致詞稿來比較吧!

公家機關自辦活動或參加外部單位活動的致詞稿,至少都會要求要以長官口吻來撰寫,稿子第一段一定是先跟參加活動的長官、民代等打招呼,最後一段一定是感謝所有參加的人並給予一些祝福,中間便依序是活動的宗旨、目的、理念、項目,再順帶提一下主辦單位或受邀單位目前的重大政策,總之重點就是要就所自辦或所受邀參與之活動做些重點提要說明,當中常要提具體數據。

至於組織、單位、團體在特定事件上遇到公關危機會發的聲明,我也覺得最好是應該要就其該事件當中的爭議、指控加以說明,必要時最好還提出一些具體的數據、時間、地點、人事物等。

不過,就我以往透過新聞媒體所聽到或看到一些組織、單位、團體的聲明言語,似乎常迴避外界的質疑、指控、疑問,常給人一種「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感覺,家寧這回唸的聲明內容就是如此,應該是「群海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掌權者家寧媽,最後「決行」要她出來唸的版本。

另外也有些公司企業面對爭議、指控、疑問,其聲明稿包含放話說對提出質疑、指控、疑問的人「保留法律追訴權」,但仍不正面說明釋疑。

臺灣陷入【食品安全衛生法】或【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違法爭議的業者,其發布的聲明稿便常有「保留法律追訴權」這種無法學素養、帶恐嚇意味的內容,這也是一種印象管理的迷思,大概是怕不這麼做等於認了、自己證實自己被懷疑的偏差行為,就跟堅持說謊、不道歉一樣,但後續常讓人印象更負面、更糟糕。

而在家寧這則聲明發布不久之前,有傳出Andy遭提告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目前輿論是認為,提告者是家寧媽,這也大概是為了做印象管理,不過就我目前的觀察,此舉似乎也就跟家寧唸的聲明一樣,對他們一家人的社會形象毫無助益,且拿這提告Andy的動作對照,家寧的聲明更像是為了留住貢獻其流量、業績的網友,還有提供其業配的廠商,而非真的肯面對自己的錯誤。

這就好像臺灣過往兇殺案、傷害案、性犯罪案等社會案件的嫌犯,他們在他人跟前、媒體鏡頭前、法官眼前所做出的道歉行為或犯行承認舉動,為的也顯然就是要減輕自己的刑責,可能是經過律師或其他高人的指點,例如近日【掐死馬國女大生…原判無期今改輕判18年10月 陳柏諺4度膜拜謝法官】報導,從殺人兇手最後感謝法官輕判的行為,亦可證明他先前那些「符合自首條件」的行為,就只是為了要減輕刑責,而沒有要面對自己的罪行。

家寧近日的公開道歉聲明,還有陳柏諺等臺灣社會案件嫌犯的道歉反省或自首舉動,總之說穿了都只是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其實並未真心認錯,就好像【教出殺人犯I: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一書所主張的,人展現出來的道歉、反省行為,不一定都是真的有悔意,也有可能只是他們規避刑責、利益損失的手段。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安心
2025/03/23 21:17
典型的「道義放兩旁,利益擺中間」。尤其許多公眾人物的道歉或聲明,根本就沒有誠意,只有心機算計,可謂是「上下交相賊」,只求度過名譽危機而已,拼個「頭過身就過」即可。
上下交相賊,語出歐陽修【縱囚論】,是主張被君主縱放的囚犯因揣度君主必定釋放而回歸,這跟一些公眾人物認為輿論必定原諒而道歉,有的還做出哽咽、聲淚俱下的反應的情境確實很相似。 天蠍浪子2025/03/24 21:56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